摘要:資源枯竭與經濟發展的矛盾已經激化到了不能調和的程度,所以可持續發展的戰略已經成為企業的必然選擇,而綠色財務管理作為提高企業生態競爭實力的重要基礎,也就成為了企業可持續發展戰略中的重要一環。本文從持續發展戰略與綠色財務管理研究入手,闡明綠色財務是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必要條件,也分析了實現綠色財務管理時企業所采用的必要措施。
關鍵詞:持續發展 財務管理 綠色財務 協調措施
一、企業可持續發展戰略概述
經過幾百年漫長的發展,人類對自然資源的消耗已經達到了巔峰,使得環境保護與資源消耗的矛盾不斷激化。所以,可持續發展已經作為一個企業發展的戰略被應用到企業的管理中,其本質就是戰略管理與可持續發展理論在企業管理中的結合。企業可持續發展戰略上指企業在不危害公共利益和第三方利益的前提下,通過自身的要素控制與自身體系的調試,通過與外界的物質、能量、信息的交換,培養一個具有自身特性并為市場所接收的具有持續競爭優勢的核心競爭力,從而避免可預見的某個產業因資源枯竭的效益滑坡等不利因素的戰略。可見,企業可持續發展戰略的根本思路就是利用自身的研發、生產、管理、營銷策略的調整來適應資源枯竭,進而實現一種永續發展狀態。在實施可持續戰略的時候,企業考慮的不僅僅是當前市場地位的保證,也應保證企業在未來的發展中也處在一個領先的地位,從而保證企業在一段很長的時間內處在穩定發展的態勢中。
二、企業綠色財務管理理念
(一)綠色財務管理的基本概念
綠色財務管理的基本概念來自于綠色管理,即在綠色管理的理念下針對與財務管理的綠色化理念。在綠色管理中企業不能僅僅考慮某個運營周期的盈利狀況,應更多的考慮企業社會效益,以企業發展適應社會需要為基本思路,利用綠色環保的發展理念來指導企業的管理,使得企業的發展與社會效益保持一致,從而獲得一個持續發展的動力。所以綠色管理與持續化發展的思路是相輔相成的,其可以幫助消除企業發展與社會進步的矛盾。而作為企業管理的核心--財務管理而言,綠色財務管理就將資源有限性、社會效益性、環境保護性、企業盈利性綜合在一起而進行的一種財務管理,其目標就是將企業效益與社會效益最大限度的統一起來,從而進入到持續化發展的軌道。
(二)綠色財務管理的基本目標
針對綠色財務的管理目標經過實踐總結,形成了一個相對統一的結論,即企業綜合價值最大,在適應財務管理要求和風險最低的條件下,充分發揮生態資本和經濟資本的價值驅動作用,實現生態資本與經濟資本之間的相互轉化,將經濟、生態、社會效益有機地結合起來,實現經濟價值、生態價值、社會價值的最大限度的統一,并獲得最大的綜合價值。同時應當注意的是在這個目標中,社會效益的測度相對復雜不易進行評價,而生態和經濟資本的相互轉換與價值相對容易計量。所以在企業實現綠色財務管理時,往往從生態資本的合理開發與利用入手,實現向綠色財務管理的轉型。
三、企業持續發展戰略中綠色財務管理必要性
從上面的分析不難發現,選擇持續性發展戰略是企業發展的終極目標,而綠色財務管理則是幫助企業實現永續發展的必然,具體看:
(一)綠色財務管理幫助協調企業效益與社會效益的關系
目前企業發展必須適應世界經濟的轉型,在日趨嚴峻的資源枯竭問題面前,只有持續發展戰略才能幫助企業在未來的經濟體系中占有一席之地。在科學的持續發展觀下,企業的成本和效益范疇已經改變,企業效益與社會效益、環境效益已經逐步結合,而綠色財務管理正是幫助企業協調三者關系的重要模式。綠色財務管理幫助企業承擔社會經濟責任,協調企業與社會之間的利害關系,幫助企業樹立良好的社會形象,以及更加合理的利用生態資本,從而提高企業的競爭力。
(二)綠色財務管理幫助協調經濟效益與環境效益的關系
從目前看,經濟效益與環境關系在傳統的生產與發展模式下是矛盾的。因為資源的消耗和廢物的產生都是對環境效益的損害,在人力、物力、財力有限的企業中經濟與環境是不和諧的,其沖突十分明顯,甚至在某個時段內人們會犧牲環境來保證企業的利益。但是在資源不斷枯竭與環境惡化今天,保護環境的呼聲越來越高,企業破壞環境的成本也越來越大。此時企業只有將環境效益和企業效益結合起來,才能保障企業效益的穩定。所以從長遠看,經濟效益與環境效益必然會統一起來。而綠色財務管理的根本目標和本質就是將企業效益與環境效益結合起來,獲得企業綜合效益的最大化。
(三)綠色管理幫助企業適應市場競爭要求
企業的發展必須與市場競爭的要求相適應。在當前的經濟環境中“綠色競爭”的理念成為了企業發展的主流需求,借助于綠色創新來提高企業的生產與管理水平,提高資源的利用率與可循環性,已經成為企業發展的重要條件。因為資源的枯竭意味著資源成本的增加,而多數資源都是原材料,進而引發了原材料價格的上漲,企業成本增加,產品售價也隨之提高。連鎖反應的結果就是企業陷入高消耗、高成本、高價格的循環,而產品將失去市場競爭力。所以綠色競爭力就成為企業發展的新理念,而綠色財務則是企業提高綠色競爭力的重要基礎。
四、企業持續發展戰略下的綠色財務管理模式構建
(一)改變傳統財務管理目標
企業戰略的實現必須以管理目標的改變為基礎,要保證企業持續發展戰略實施就必須借助企業財務管理目標的調整。從前面的分析看企業持續發展戰略的根本目標就是適應經濟環境的要求從而達到企業永續發展,而綠色財務管理正是幫助企業實現持續戰略的重要基礎。所以在實施綠色財務管理時必須改變傳統的財務管理目標,以綠色財務管理目標替代原有的財務管理目標,以此建立與管理企業效益、環境效益、社會效益的監督與管理機制。在實際的管理中引導企業運用綠色財務管理方式,進行財務決策與財務評價,以此平衡成本與收益的關系使之符合循環經濟的需求,并對此進行評價,計算財務指標判斷項目的綜合價值,幫助企業提高持續發展的能力。
(二)調整企業生態資本的比例
綠色財務管理在企業中的重要作用就是調整企業的生態資金的占有比例。即在生產與營銷中應改變傳統的資金投入與產出模式,增加生態資本的比例。如從設計、生產的過程入手增加生態化產品的開發與營銷,改變傳統的生產工藝利用引入節能設備,支持企業利用自身的工藝優化與管理優化來提高原材料的利用率,并對三廢的治理加以支持,對產品的持續開發加以支持。利用一系列的措施使得企業的生態化資本比例得以提高,從而達到支持企業轉型進入持續化可循環的發展模式。
(三)增強統計核算環節的綠色轉變
企業綠色財務管理的建立實際上就是為企業建立一個開放型的財務管理系統。需要借助多方面的信息匯總與分析才能實現系統的良性運行,統計核算、會計核算等都是財務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這些都應在綠色財務管理體系中得到協調與統一,這樣才能支持綠色財務管理更好的為企業持續發展的服務。具體看核算業務的協調要點為:
一是財務管理體系協調各項核算活動。就是在綠色化財務管理中必須將統計核算、會計核算、業務核算、財務管理四者建立一個有機的體系。
二是財務管理體系協調系統核算層次。第一,統計核算需要對生態資本及其反應的生態資產實物、價值量的增減進行量化統計與監督;第二,企業中反映生態資本的實物與價值必須在統計核算中得以體現;第三,利用有效而全面的統計,將各種財務信息轉變為會計信息,進而實現統計核算與會計核算的過渡;第四,統計并完成轉變成為會計信息的數據將被應用到財務管理中,即幫助企業財務管理完成狀態評價、財務決策、財務評價。
三是財務管理體系強化對核算主體的管理。企業的綠色財務管理體系的建立還應重視將各個核算主體納入到綠色管理中,即財務部門參與企業的財務核算、生態資產核算、綠色投融資、財務評價等;而具體的生產部門車間、廢物處理、營銷采購部門等參與經濟資產的統計、生態資產統計、業務核算等。
結束語
總體看,企業的綠色財務管理的最終目標就是幫助企業獲得經濟效益、生態效益、社會效益結合與統一,而這個目標與企業的持續化發展戰略目標是完全一致的。因為在現有的資源與經濟環境下,企業要持續發展就必須走綠色道路。所以企業可持續發展戰略中建立綠色財務管理是必要條件,也是重要的基礎。
參考文獻:
[1]彭琳.構建循環經濟型企業綠色財務管理通道探討[J]. 會計之友,2011(02)
[2]周益民.實現綠色財務管理目標促進企業可持續發展[J].經營管理者2011(14)
[3]張秀婕.綠色財務管理與企業可持續發展[J].科技信息 2009(14)
[4]葉敏紅.循環經濟理念在綠色財務管理中的應用[J].黑龍江對外經貿200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