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在綠色機場評價指標體系總體架構研究的基礎上,著重討論環境評價指標體系的設計問題。本文從資源節約、環境友好、創新引領三個維度出發,借鑒國內外權威機構和國家各部委制定的指標體系,通過綜合比選、專家小組討論、德爾菲法意見征詢、機場調查研究等方法,初步建立了一套含3個目標層、15個專題、36個定量指標、11個定性指標的機場可持續發展環境評價指標體系。
關鍵詞:綠色機場;可持續發展; 環境評價指標體系
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和可持續發展的綠色機場系統,追求人與環境和諧共處,優化、提升機場服務體系的水平和能力,實現機場系統的可持續發展,已成為全國乃至全球機場發展的共識。綠色機場與機場可持續發展這個理念,是可持續發展理念在機場的應用。可持續發展機場是指“在規劃、設計、施工、運行、發展、廢棄的全生命周期內,實現資源節約、環境友好并適航、服務人性化、按需有序發展、能與周邊區域協同發展且社會經濟效益良好的機場”[1]。
一、我國機場可持續發展指標體系設計
機場的可持續發展評價指標體系的構建是機場可持續發展方法論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構建切實可行的機場可持續發展評價指標體系,我們不但可以使得機場可持續發展可衡量、可操作,還能夠指導機場可持續發展的實踐工作,從而使得機場可持續發展的理論體系臻于完善。
1、國外指標體系研究與實踐現狀
國外在機場可持續發展評估方面也有一定的研究與實踐,主要是美國體系。美國奧黑爾機場(2003)提出了《機場可持續設計手冊(OMP-Sustainable Development Manual)》[2],該手冊采用LEED結構和體例,分別從可持續場址管理、水資源利用率、能源與大氣、材料與資源、室內環境品質、機場設施運行、擴建項目廢除資源協調利用和施工方法這八個方面,對機場可持續發展進行評價。美國洛杉磯機場(2008)推出了《可持續發展的機場規劃、設計和施工導則(Sustainable Airport Planning,Design and Construction Guidelines)》[3],規劃導則運用系統方法來評價機場的可持續發展特性,給出了各個項目水平的評價標度,他們實際上也構成了初步的可持續發展機場評價體系。
美國科學院對機場可持續發展問題先后列出十余個項目,足見其對該領域研究的重視(見:《Guidance for Quantifying the Contribution of Airport Emissions to Local Air Quality》研究報告)[4]。在項目報告《This digest summarizes the findings of Airport Cooperative Research Program (ACRP) Project 11-02》[5]中從能源利用率角度對機場的可持續發展評估問題進行了研究。在項目報告《Evaluating Airfield Capacity》[6]中從環境容量角度對機場可持續發展進行了研究與分析。在這些研究的支持下美國建立了機場可持續評估系統。
2、我國指標體系架構設計
目前為止,國內尚沒有完整的機場可持續發展評價指標體系。本項目研究團隊通過對上海浦東機場和虹橋機場調研和考察,初步制定了機場可持續發展評價指標體系。機場系統是一個由經濟、環境、社會各個子系統構成的一個復雜系統,通過研究我們初步建立的指標體系結構框架(如圖1)。
■
圖1 機場可持續發展評價指標體系總體架構
其中,在機場可持續發展的理念下,環境評價指標體系是機場整個評價指標體系架構的重點內容。我國已設立了許多有關環境保護和環境影響評價的機構,召開了一系列有關環境保護的會議,開展了該方面的研究和交流。制定的這些標準和規范都為機場環境保護措施研究工作提供了重要的參考依據、方法和手段。
限于篇幅,本文后面主要對環境評價指標體系的研究與設計過程進行展開。
二、構建環境評價指標體系的一般性原則
指標的甄選需要綜合考慮對綠色機場的指導性、數據的可獲取性等原則,提出科學、合理、實用的指標體系。通過借鑒國內外指標體系確定的原則[7][8],根據本指標體系構建目標,我們主要從以下6個方面考慮指標的選取原則:
1、 科學性原則。指標要有明確的科學定義與計算方法,可以明確地用定量監測或者定性評價來計算。
2、 時效性原則。指標應該能夠及時獲取,以定期地反映機場的發展狀況。
3、 決策相關原則。指標應該能夠反映機場在環境方面的情況,明確該指標的好壞與機場環境的關系,最好直接與政府制訂政策相關聯。
4、 簡明性原則。指標應該簡單明了,顯而易見。
5、 普適性原則。適用于不同地理區域、性質、類型和規模的機場,避免由于地理區位、城市規模和發展水平等因素導致的指標自身差異。
6、 敏感性原則。指標變化能明顯反映該指標指示的要素是變好還是變壞,要有較好的區分度。
三、構建環境評價指標體系的工作流程
本研究借鑒國際上通用的指標體系制定方法和研究框架,通過以下5個步驟來完成機場可持續發展環境類指標體系的制定。具體步驟包括:
1、 確定綠色機場發展目標。廣泛參考國內外相關機構組織和已建或在建綠色機場提出的發展目標與戰略,借鑒國內外科研機構和學者的研究成果,總結提煉,明確綠色機場的內涵和發展目標。
2、 確定指標體系分類框架。根據綠色機場發展目標,借鑒國際通用的相關評價指標體系的分類框架,參考我國各部委和當前在建綠色機場環境的指標體系分類框架,通過多輪專家研討,確定機場環境評價指標體系的分類框架。
3、 確定指標選取標準。根據綠色機場建設發展要求,借鑒國內外權威指標體系選取標準,結合我國實際國情,提出綠色機場環境評價指標體系的指標遴選標準。
4、 確定潛在的指標庫。以環境指標分類框架為指導,通過廣泛查閱聯合國、歐盟等國際權威組織,環境保護部等國家部門確定的指標體系,綜合比選確定本指標體系初選指標庫。
5、 遴選指標。根據指標選取標準,綜合利用專家評分、專家小組討論、德爾菲法意見征詢、機場實地調研等方法,遴選確定最終指標。
四、構建環境評價指標選取過程
1、指標搜集
機場可持續發展環境評價指標體系一方面要與國際接軌,要被國際機場廣泛認可,另一方面要符合我國國情和統計制度。因此,在本研究初步確定的指標架構基礎上,充分借鑒國內外已經被廣泛認可和實施的指標體系,擴大指標選取范圍。通過廣泛搜集相關資料和綜合比選,共確定聯合國可持續發展指標等7個國外指標庫和3個國內指標庫,作為選取參考(如表1)。
表1 機場可持續發展環境評價指標選取參考國內外指標體系
2、 研究框架的確定
一個良好的分類框架是確定科學合理指標體系的前提。分類框架原則為覆蓋面寬,描述性、靈活性、通用性較強,易于比較等。本研究基于特定發展目標、領域和專題進行設置的專題型指標體系框架。經過對國內外各指標體系分類框架的綜合比較分析,結合多輪專家研討建議,確定機場可持續發展環境評價指標體系分為資源節約、環境友好和創新引領三個目標層,每個目標層下面設置不同的專題,每個專題下面設置一系列的指標來表征各專題的狀況(如表2)。
表2 綠色機場可持續發展環境評價指標體系
3、 指標初選
指標初選過程主要包括:
(1) 指標提名。在確定的各專題下,列舉國內外指標庫中反映本專題的指標,并進行同類合并、剔除明顯不符合中國機場實情和統計制度的指標,優選出一定數量的備選指標。指標選擇過程盡量參考國家層面和機場層面已經進行年度考核和評估的指標。
(2) 指標精選。在初選出的指標之中,由研究人員對每項指標進行單獨評分,根據每個指標的科學性、可比性、決策相關性、易于獲取、簡明性、普適性、敏感性等特征進行詳細評估。
(3) 確定初選指標。在研究人員指標精選基礎上,邀請從事環境研究的專家及機場工作人員,分小組專題討論,確定初選指標。
五、環境評價指標體系的初步設計
本研究充分結合專家小組討論、上海機場集團調查研究結果,最終確定資源節約、環境友好、創新引領3個目標層 ,水資源、能源等15個專題,36個定量指標,11個定性評價指標的機場可持續發展環境評價指標體系。表3列出了初步確定的指標體系。
表3 機場可持續發展環境評價指標初選
六、結語
本文從資源節約、環境友好、創新引領三個維度出發,結合國內外權威機構和國家各部委制定的指標體系,通過綜合比選、專家小組討論、德爾菲法意見征詢、機場調查研究等方法,初步建立了一套機場可持續發展環境評價指標體系。
本研究未來將在指標參考值設定、指標釋義、實施路徑和數據獲取等方面開展研究,并對上海浦東機場、虹橋機場開展試點評估,不斷根據實踐情況深入完善、檢驗修正,使綠色機場環境評價指標體系逐漸完善,以期指導中國機場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綠色機場-上海機場可持續發展探索[M]. 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 2010.
[2]O’Hare Modernization Program sustainable design manual .Dec 2003
[3]Los Angeles Sustainable Airport Planning, Design and Construction Guidelines .Version 4.0,April 2009
[4]This digest summarizes the findings of Airport Cooperative Research Program (ACRP) Project 11-02, 2011(研究報告:美國科學院).
[5]Guidance for Quantifying the Contribution of Airport Emissions to Local Air Quality.2008(研究報告:美國科學院).
[6]Evaluating Airfield Capacity, 2009(研究報告:美國科學院).
[7]曹斌,林劍藝,崔勝輝. 可持續發展評價指標體系研究綜述[J]. 環境科學與技術,2010,03:99-105+122.
[8]張世秋. 可持續發展環境指標體系的初步探討. 世界環境, 1996, 3. 8~9.
United Nations. Indicators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uidelines and Methodologies. ( Third Edition): Methodology sheets[R].New York,2007.
基金項目:上海市教育委員會科研創新基金重點項目;
項目名稱:機場可持續發展定量分析評估方法研究;
項目編號:14zz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