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國是世界上人均耕地最少的國家之一,在工業化快速推進過程中,由于各種因素大量工業用地存在閑置浪費、產出較低等問題,并與供應緊張問題疊加出現。處理這雙重問題成為當前地方政府管理治理的一個重要課題,關系到國民經濟和社會民生的長遠發展。本文提出工業用地“畝產論英雄”理念,分析探索導向、激勵約束和綜合服務三大實施機制和路徑,以期對實務工作有所裨益。
關鍵詞:工業用地;畝產論英雄;實施路徑
如何將有限的土地資源進行節約集約利用,平衡耕地保護和經濟社會發展是一個重大課題。在快速城市化和工業化推進中,各地都出現工業用地供給緊張、成本高企的情況,但另一方面工業用地閑置浪費、有效產出低也客觀存在。解決這個問題,有效的辦法就是建立“畝產論英雄”實施機制,以單位面積綜合產出來衡量工業用地績效,通過土地準入制度、產業規劃、項目會審制度、政策引導、科技投入、項目跟蹤、淘汰落后產能等方法措施,不斷提高單位土地的產出效益,種出工業高產地,以達到土地資源最有配置目標。
一、創建“畝產論英雄”導向機制
1、樹立“畝產論英雄”的理念。發展經濟最有效的方式,就是通過投資帶動。產業推動。大規模推進城市化和產業化進程,促使各地產生大量城市新區和工業園區,投入規模和數量大幅度提升,但投資質量和效益很難同步提升。所以,在發展經濟尤其是工業經濟時,要樹立“畝產論英雄”的理念,把工業用地綜合產出放在評價工業項目、工業用地的第一位,來統籌工業項目招商和入駐,改變以往粗放發展的經濟增長方式。要對工業企業的評價要從做大做強跳出來,變成大和強同步要求,甚至把做強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只有做強才能促使做大。社會輿論也要加大畝產英雄典型企業的宣傳力度,形成全社會“談論畝產、重視畝產、崇尚畝產”的良好氛圍,并借助媒體定期公布“畝產英雄榜”引導企業轉變經營意識,合理利用土地資源,走新型集約化發展道路。
2、建立“畝產論英雄”的項目會審機制。政府在對工業項目入駐是要主動把握綜合產出。一是工業項目招商上,提高招商項目用地門檻,從“招商”向“選商”轉變,重點引進科技含量高、投資規模大、經濟效益好、污染程度低的優質產業項目,將有限的土地資源向優勢項目傾斜,對綜合產出低、污染嚴重的項目實行一票否決。二是工業項目前期審核上,要看投資強度,投資強度一定意義上決定了工業項目的科技水平和經濟價值,實踐證明投資強度與后續工業項目產出水平保持正相關關系,目前高效的工業項目投資強度基本達到200萬/畝(不包括土地出讓費);看建筑容積率,要限制較低建筑容積率的項目,防止產生“花園式”廠區,大量浪費寶貴土地資源,特別是要禁止建筑容積率0.6以下的工業投資項目,鼓勵企業造多層標準廠房以及重型設備上高層,實現向空間要土地。三是項目建設進度上,要在建設資金、開工期限、竣工周期等方面設立嚴格準入條件,嚴格審核項目業主自由資金擁有率避免出現爛尾項目,并且盡可能杜絕多期滾動開發防止摘牌土地過長時間閑置。
二、創建“畝產論英雄”激勵約束機制
1、建立“畝產論英雄”產業政策體系。要以“畝產論英雄”理念統領各項經濟激勵政策,按照畝產貢獻來核定企業獎勵幅度,畝產貢獻指標包括畝產產值、畝產稅收、畝產勞動率等方面,并可以延伸到畝產能耗、畝產減排等方面,這樣可以發揮財政資金最大的激勵作用。在政策覆蓋上,把畝產貢獻的理念覆蓋到財政政策、土地政策、科技政策、招商政策、人才政策等方面,形成全方面的政策體系。比如按照畝產貢獻,分檔次規定企業年度財政返還比例,對產出效益低的用地,取消所有政策獎勵。
2、建立低效工業用地改造政策體系。對現有的低效用地,要加大對技術改造補貼,可在面上政策的基礎上再提高若干個百分點,引導企業進行技術改造和生產線升級,提高產品的技術含量。不改變土地用途且符合城鎮規劃的前提下,鼓勵企業通過壓縮超標綠地面積和輔助設施用地來擴大生產性用房,通過對廠房加層改造、利用地下空間等途徑提高工業用地容積率,可不再增收土地價款,免收市政基礎設施配套費。鼓勵工業企業在符合規劃的前提下,實施“退二進三”工作,把工業廠房用于工業設計、創業設計等相關現代服務業。發揮土地使用稅調節作用,嚴格規范土地使用稅的征收機制,對畝均稅收貢獻值較高的企業,實行分級獎勵制度。
3、建立低效工業用地退出的政策。對大宗閑置地塊,在自身盤活存在困難的情況下,通過規劃功能的調整,以市場化、公平、公開且更具操作性為原則,采用稅收、地價補差等方式,平衡改造中涉及的利益分配問題,實現地塊功能轉換。抓住城市開發及產業結構調整的機遇,對因能耗大、污染重、效益差、經營困難而關閉的工業企業,其土地由各地土地儲備中心收儲或轉投產業導向目錄鼓勵類項目的。例如:以地換地方式進行盤活,在對土地價格進行市場評估后,將優勢地塊的商業用地按照一定比例與其置換,以實現對大宗閑置用地的徹底盤活;大力吸引因城市化進程需要搬遷的優質企業及項目入駐,并為引入企業提供相關稅費減免等優惠政策及優質服務;可引進大專院校、科研院所以及信譽良好的中介機構等合作平臺,積極打造產業升級轉型的大中型平臺。
三、創建“畝產論英雄”服務機制
在保持市場經濟公平競爭環境的前提下,政府要著重圍繞畝產貢獻高的企業做好綜合服務工作。
1、加強“畝產論英雄”督促考核體系。一是政府部門內部考核體系上,工業經濟工作考核方面,要加大工業用地單位產出的考核權重,引導各地各部門做好這項工作。二是政府對企業考核上,主要是加強用地合同管理,強化履約保證金制度,進一步提高建設期內的投資強度、容積率、開竣工時間等履約保證金比例,著重增加產出履約保證金的比重,另一方面要強化建設項目竣工驗收制度,建立落實項目后評估制度,如未達到協議書規定的建設進度或畝均效益有關指標,視情予以扣除保證金,增強政府對項目投資的調控力度,抑制工業地產投機行為。
2、建立“畝產論英雄”畝產標準。由于不同行業具有不同產出效率,傳統行業相對高新技術行業普遍存在產出差距,在科學衡量的基礎上,建立分行業標準的產出標準,以有利于行業之間進行比較分析,同時區域也可以按照這個標準,充分發展高畝產貢獻的產業和企業。畝產標準要充分考慮出口型企業的退稅政策,出口退稅政策是國家鼓勵出口的戰略安排,對于出口退稅這部分稅款要計入企業的畝產稅收貢獻,以更全面、更客觀反應企業的貢獻。對于總部型工業企業的稅收,要納入畝產貢獻,以更好的促進企業跨地區發展,在本土發展總部經濟。
3、加強“畝產論英雄”綜合服務。對畝產貢獻高的企業實行“綠色通道”制度,在項目審批領域多采用并聯審批、模式審批、重點項目會商會審制度等,加快前期進程;在稅收返還上,要做好前期政策知識服務,按合同約定及時進行申報返還,加快政策兌現?;I建土地資源和工業項目信息服務平臺,實現雙向儲備和供需對接,定期收集匯總有效資源信息,通過信息平臺對外公布;分類儲備有意愿的產業項目,實行項目儲備制度。項目儲備可以是新項目,也可以是效益良好的本地企業的擴張項目,解決資源與項目的錯位矛盾。
結束語
綜合而言,推進“畝產論英雄”機制,需要從政府管理治理的各方面入手,結合企業的愿望和預期,貫穿于項目招引、落地、建設、竣工、生產、運營全過程,調動政府部門的各類政策舉措,把關注點更多放在產出效益上,鼓勵先進、督促后進,充分發揮有形之手的作用。當然也要正確對待和有效分析市場競爭對企業的影響,對周期性、基礎性行業企業賦予特殊的畝產貢獻政策,可以從更長的周期來進行評估分析,保護這些行業企業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