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在對福州市出口化妝品的情況進行簡單介紹的基礎上,指出出口化妝品的監管難點和存在問題,并提出解決問題的針對性建議。
關鍵詞:福建福州;化妝品出口;對策研究
一、福州出口化妝品情況及趨勢
福建是化妝品的生產及出口大省,2012年1-11月福建檢驗檢疫局轄區出口化妝品1974批次,共計5613萬美元。福州是福建省出口化妝品主要產地,現有出口化妝品企業8家,占福建局轄區出口化妝品企業二分之一,2012年1-11月福州口岸出口化妝品742批次、貨值2134.7萬美元,占福建地區化妝品出口額約40%。福州出口化妝品歷史悠久,形成了出口種類全、產品多樣化、貿易國家廣等特點,目前出口包括彩妝、發用、潔膚、口腔四大類35個品種,產品遠銷包括美國、歐盟、非洲及阿拉伯國家等30個國家和地區。
今年以來,福州地區出口化妝品呈現三個發展新趨勢:一是進一步開拓了歐盟和美國等高端市場,在保持傳統市場——美國的基礎上,今年向歐盟市場拓展取得明顯成效,尤其是英國,據統計2012年前三季度出口英國化妝品達422.6萬美元,同比增長25%。二是出口產品檔次提升。針對圣誕節,以出口精美化妝盒為主,產品主要銷往專賣店、商場。化妝盒精美,內容物集眼影、腮紅、唇彩、眼線筆等多種彩妝,受到了歐盟市場的歡迎。三是出口洗浴用品大幅增加,且主要銷往美國、歐盟等發達國家。
二、出口化妝品監管中的難點
在出口形勢總體樂觀的情況下,因化妝品相關的管理制度還不夠完善、外部信息不對稱等因素存在,當前在化妝品的生產、出口方面還面臨著三個監管難點:
1.化妝品原料的監管難點:化妝品是以天然、合成或者提取的各種物質作為原料,經加熱、攪拌和乳化等生產程序加工而成的化學混合物質。化妝品的原料種類繁多,性能各異,同時化妝品原料還隨著化妝品消費市場需求的變化、消費者對護膚品的要求變化而不斷更新換代。化妝品原料的危害有兩種,一是化妝品的原料和組成中常含有某些有毒性的重金屬如汞、鉛、砷等;二是化妝品原料中含有禁限用物質,其具有較強的毒性、致癌性和致畸性。化妝品原料監管的難點有以下二點:一是化妝品原料種類繁多,化妝品企業在原料質量驗收上難以把控。我們在日常監管中發現,大多數生產企業主要通過和原料供應商簽訂采購合同來控制原料質量,很少有生產企業要求原料供應商提供MSDS(Material Safety Data Sheet,原料安全性數據表)或其他相關檢測報告,難以把關原料安全性。二是缺乏化妝品原料安全性標準。國內對化妝品原料的基礎性研究不夠,包括禁用物質定性/定量檢驗方法、限用物質定量檢驗方法也不完善。目前相關禁限用物質檢測方法僅30多種,難以滿足當前的需求,企業也難以判斷原料的安全性。
2.標簽檢驗和備案的難點:化妝品的標簽,是告知消費者產品信息的重要載體,它反映了化妝品產品的所有信息,既有化妝品生產包含的全成分,也包括了它的名稱、廠家、生產日期、使用說明、注意事項等相關內容,它是化妝品產品的品牌質量的主要表現之一。目前大部分國家對化妝品標簽的管理均有明確要求和規定,體現了人們對化妝品安全的重視及對消費者權益的保護,又以美國、歐盟等國家和地區最為嚴格。化妝品標簽的檢驗監管的難點有以下二點:一是目前國際上大多數國家都對化妝品標簽全成分標示、成分名稱的順序、語言及警示用語等均有相關要求。在實際出口監管中大部分企業尤其是一些剛起步的小企業,對各國標簽標示要求不了解,有些則責任意識不強,不按相關要求進行標示,給標簽檢驗備案等工作帶來較大難度。二是隨著化妝品鏈的國際化,涉及的國家越多,則監管的難度進一步加大。目前福州地區化妝品出口國達30多個國家,大部分化妝品的標簽里涉及多種產品、多種外文,審核工作難度大。其潛在的風險也越高。
3.企業生產監管的難點:目前食品行業已推行良好生產規范、HACCP體系等來控制生產過程,提高產品質量。而化妝品在這方面相對食品而言較為落后,目前國家暫時還沒有規定化妝品要通過GMP認證,2007年國標委推出了進出口化妝品良好生產規范(ISO 22716-2007),該標準為化妝品生產企業在生產、控制、儲存和裝運提供了很多實用性的建議,但該標準為推薦性標準,也并沒有在實際中大范圍推行。因此,當前化妝品生產規范的不完善、相關工作規范尚未出臺也給日常監管帶來難度的增加,對企業監管缺乏抓手。
三、應對策略
1.建立科學的化妝品原料監管模式:一是檢驗檢疫機構應對化妝品原料實施全備案,避免使用禁用物質和超范圍超量使用限用物質。二是督促企業建立原料從采購、驗收、使用等各個環節的管理制度,并做好相關記錄,確保可追溯性。三是鼓勵企業向原料供應商索要相關安全性評估資料,把好原料采購關。
2.檢企共同加強對標簽的審核:首先,要及時了解國外關于標簽規定的相關法律法規,尤其是對標簽標示要求嚴格的美國、歐盟等國家,保證更好地符合國外的標準。其次,加強標簽審核行為,以確保標簽的合格。一方面檢驗檢疫機構可針對近年來主要進口國美國、歐盟等國家對化妝品標簽強制性標示措施,強化出口化妝品標簽檢驗和備案;另一方面出口企業應強化自身主體責任意識,將出口化妝品標簽審核作為把關出口的重要環節之一。
3.進一步加強出口化妝品企業的日常監管:督促出口化妝品企業自律,提升主體責任意識,鼓勵企業建立健全質量管理體系和安全質量自檢自控體系,加強對原料的把控及生產過程的質量控制,不斷提高產品質量安全水平。
4.加強對國外相關法律法規的收集:建立風險預警的檢企溝通機制,檢驗檢疫機構及出口企業均應指定專人負責,并及時有效溝通,有利于在最短時間作出預警反應,有效規避國外技術性壁壘,避免因信息不對稱導致出口產品受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