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實現2013年助農取款點在縣農村鄉鎮基本覆蓋的目標,按照《中國人民銀行關于推廣銀行卡助農取款服務的通知》(銀發[2011]177號)文件的有關要求,人行各縣市支行從2012年開始在縣農村鄉鎮開展了推廣銀行卡助農取款服務的活動,為了解助農取款服務在這一年半的工作開展情況及存在的問題,我們對江西省于都縣開展的助農取款服務開展了調查。
一、基本情況
從2012年開始,人行于都縣支行聯合縣中行、縣農信聯社在全縣范圍內開展銀行卡助農取款服務??h中行、縣農信聯社通過深入調查市場,廣泛聽取當地鄉鎮政府和群眾意見,選擇了誠信的代辦人員進行業務培訓,選擇了合適的網點布放商易通,并為各個網點配備了點鈔機、銀行卡助農取款服務臺帳等辦公用品,截止到2013年五月,于都縣共設立銀行卡助農取款服務網點302家,其中中行18家、農信社284家,2012-2013年累計實現取款交易筆數1002筆,查詢交易筆數134筆,交易金額為18226元。然而由于該服務尚處于試點初期,還存在著對該項服務認知度低、參與機構積極性不高、相關放職責權限不明、管理成本過高等問題。
二、主要措施及做法
2012年開始人行于都縣支行聯合縣中行、縣農信社按照“政府主導、人行推動、涉農金融機構主抓、多部門參與”的聯動工作機制,逐步在全縣范圍開展助農取款服務,專門成立了助農取款服務點推廣領導小組,人行和中行、農信社工作人員走訪鄉鎮60人次,開展了針對性選址工作。目前助農取款服務的宣傳工作主要按照省市文件內容向助農取款點操作員宣講,并上門培訓,在助農取款點懸掛橫幅、助農取款點標牌、服務標識、取款須知等,并在縣電視臺播出新聞廣告,讓更多人知道該項服務。對助農取款服務點按照助農取款協議的雙方權利、義務進行風險管控,對取款做到有簽字、有登記、有憑證,日終和POS機扎賬核對一致,設置取款最高限制,每日最高取款金額1000元,每筆最高取款金額1000元。
三、存在的問題及困難
經調查,目前助農取款服務工作的開展也存在一些問題和困難,主要有以下幾點:
1、服務點設置未經人民銀行或有權機構審批
因涉及現金服務,銀行卡助農取款服務點的設置本應參照商業銀行營業網點的增設審批程序進行審批,但調查發現目前于都縣兩家銀行卡助農取款服務機構在設置服務點時僅向其上級機構進行報備,而未向當地人民銀行或銀監部門報備,向當地人民銀行每季僅報送《銀行卡助農取款服務點季度統計表》,局限于對服務點增減數量、終端數量、查詢筆數、交易數量的了解,對服務點具體布放地點,特約商戶的情況卻沒有一點概念。
2、實施操作管理責任不明確
雖然《中國人民銀行關于推廣銀行卡助農取款服務的通知》明確了取款點開通使用卡種僅限借記卡,且每卡每日最高取款限額為1000元,助農取款服務只允許使用普通POS和有硬件加密功能的電話支付終端,但未就如何實施日常操作管理、管理責任區分等給予明確規定,對服務點的直接經辦人員也沒有明確要求。據特約商戶反映,兩家機構對服務點的管理比較松散,除非機器出現故障無法操作,給金融機構相關人員打電話才會上門解決問題,平時金融機構工作人員很少上門對他們進行培訓,而鄉下特約商戶大多是沒多少文化的老人,接受能力差,記性不好,操作時經常出錯,導致無法取款。
3、管理成本高,影響了相關方的積極性
目前,銀行卡助農取款服務涉及收單銀行、發卡銀行、中國銀聯、特約商戶等相關方,因為運營成本偏高,也影響了參與銀行和特約商戶的積極性。據調查,參與銀行為每一服務點固定投入約1500元(商易通機具成本425元/臺,密鑰卡38元/張,保險柜600元/個,驗鈔機400元/臺,打印紙耗材2元/卷),目前于都縣農村信用聯社已為284個服務點投入成本42.6萬元,對中國銀行、農信社而言,開展助農取款工作成本投入大與日常風險管理、現金管理工作強度高、刷卡業務量不大的比較導致金融機構不愿意開展助農取款服務。雖然上級要求各地政府對助農取款每新增一個服務點給予100元的補助,但這僅是指導性意見,2年來于都縣政府未對兩家機構的助農取款服務給予任何形式的補助。對銀行卡助農取款服務點來說,銀行卡助農取款服務電信部門是按每筆取款兩毛錢的標準收取刷卡交易通訊費,兩分鐘之內無論時間長短均以此標準收取,因此頻繁的小額取款及余額查詢的網點,商戶承擔的費用較高,商戶的積極性不高;對農戶來說,銀行卡取款時持卡人需按取款金額的1%收取手續費,最低1元,最高不超過8元,但對于人均收入不高且崇尚節儉的農民來說,手續費還是貴了。
4、服務效能低下,不能滿足農民們的實際需求
目前現有的助農取款服務規定,每張借記卡每日最高只能提取現金1000元,隨著經濟的發展,農民面臨著子女上學、房屋裝修、購買化肥等多種大額需求,區區千元的取現額度明顯過低,不能滿足農民們的實際需求;同時助農取款服務也僅僅提供取款和查詢功能,尚不能辦理轉賬、存款、代理交費等功能,特別是農民就近存款問題尤為突出。同時由于大部分助農取款點離管理網點最近25公里,最遠40多公里,導致金融機構對服務點的管理難。如發生通信及故障,就無法保證及時進行維護。
四、建議
1、建立實效的財政資金支持機制。作為一項政府的民生工程項目,上級應要求政府和財政對服務點、收單銀行、通訊公司、銀聯等相關人提供專項補貼經費,以提高各方開展此項工作的積極性。
2、提高服務效能,滿足農民實際需求。適當提高取款額度,建議以單卡每筆金額1000元,每天3000元為取款上限比較合適。
3、逐步完善服務功能。金融機構要充分利用“惠農一卡通”積極深化銀行卡助農取款服務的功能,在助農取款服務的基礎上,逐步增加刷卡消費、公用事業繳費、轉賬匯款、跨行交易等支付結算服務功能,使金融創新服務在涉農、惠農的各項工作中發揮更大的作用、取得更好的效益,達到各方共贏。
4、改進系統功能。對現有的服務點建議要解決縣一級機構無法系統取數的問題,改進現有系統,開通他行卡取款功能,提供外派柜臺服務綠色政策,從根本上解決農村發卡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