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隨著國際貨運代理的不斷發展,貨運代理人的身份變得復雜化。從法律上辨析國際貨運代理人的法律地位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關鍵詞 國際貨運 代理人 承運人 法律地位
隨著國際貿易的不斷發展,國際貨運代理也蓬勃發展起來,隨之而來的糾紛也越來越多。如何解決糾紛,明確責任,就需要厘清國際貨運代理人的法律地位,只有這樣才能根據法律的指向處理好當事人之間的關系,明確誰是誰非,從而確定責任。
一、國際貨運代理的業務范圍
《國際貨物運輸代理業管理規定》第二條對國際貨物運輸代理作了解釋:“國際貨物運輸代理業,是指接受進出口貨物收貨 人、發貨人的委托,以委托人的名義或者以自己的名義,為委托人辦理國際貨物運輸及相關業務并收取服務報酬的行業”。從中明確了國際貨運代理人就是進出口貨物收貨 人、發貨人的代理人。其從事的業務就是接受委托代為辦理接貨、訂艙、保管、裝卸、倉儲、報關等事項或手續
但是隨著國際貨運代理的發展,情況也出現了變化。國際貨運代理企業在長期的業務服務中,手中逐漸擁有了大量的客戶,有了固定的貨源。另一方面,由于與承運人的長期接觸,使得國際貨運代理企業往往能夠從承運人那里得到優惠運價和優先訂艙權等特權。伴隨著資金的不斷積累,業務技能和見識的不斷提高,此時的貨運代理企業已不在滿足僅僅只是充當發貨人或收貨人的代理人了,而逐步發展到直接參與經營運輸業務,盈利方式也逐漸由收取代理費向賺取運費差價(運價本價格與優惠價格之差)轉移。這時貨運代理人的內涵已經超出其字面的法律含義了,逐步拓寬放開,貨運代理的性質也就發生了一些變化,他已經不僅僅局限于是貨方的代理,在很多情況下,貨運代理逐漸以當事人的身份參加到國際運輸中。
為此,《國際貨物運輸代理業管理規定實施細則》也對貨運代理業重新定義: 國際貨物運輸代理企業可以作為進出口貨物收貨人、發貨人的代理人,也可以作為獨立經營人,從事國際貨運代理業務。國際貨運代理企業作為獨立經營人從事國際貨運代理業務,是指國際貨運代理企業接受進出口貨物收貨人、發貨人或其代理人的委托,簽發運輸單證、履行運輸合同并收取運費以及服務費的行為。其業務范圍也擴寬到:(一)攬貨、訂艙、托運、倉儲、包裝;(二)貨物的監裝、監卸、集裝箱裝拆箱、分撥、中轉及相關的短途運輸服務;(三)報關、報檢、報驗、保險;(四)繕制簽發有關單證、交付運費、結算及交付雜費;(五)國際展品、私人物品及過境貨物運輸代理;(六)國際多式聯運、集運(含集裝箱拼箱);(七)國際快遞(不含私人信函);(八)咨詢及其他國際貨運代理業務。這些規定預示著國際貨運代理企業的業務范圍的放開和擴寬。業務范圍擴寬的合法化,促進了國際貨運代理市場的蓬勃發展,但同時也使得國際貨運代理人的身份復雜化。
二、國際貨運代理的法律地位
貨運代理業務的擴寬,使得貨運代理人的身份復雜化。實踐中,國際貨運代理和委托人或承運人之間往往沒有較規范的合同。這使得他們之間的法律關系也就不能明朗和確定,于是就出現這樣的糾紛:貨運代理人代為辦理運輸后,貨物在運輸途中滅失或受損,或到港后發生無單放貨,托運人或正本提單持有人要求貨運代理人承擔賠償責任,這時貨運代理人就以代理人自居而拒絕承擔責任。而如果托運人向貨運代理人托運貨物,貨運代理人代為辦理運輸后,就又會自詡承運人而要求托運人支付運雜費。這些現象的出現損害了廣大貨主的利益,擾亂了國際貨運代理市場的正常經營秩序。因而確定國際貨運代理人的法律地位具有了現實的意義。
國際貨運代理人的法律地位有以下幾種:
1、貨主的代理人
貨運代理人基于貨主的委托以貨主的名義辦理接貨、訂艙、保管、裝卸、倉儲、報關等事項或手續,這時貨運代理人是貨主的代理人,其權利義務關系受《民法通則》關于代理的規定和調整。其經營收入為代理費或傭金。貨運代理人作為代理人,只需在安排有關貨運事務時謹慎盡責即可。
2、貨物運輸合同中的承運人
貨運代理人作為獨立經營人從事經營活動,此時的貨運代理人已不是字面意義上的代理人了,而是承運人,是運輸合同的當事人。其經營收入為運費。這時他們與貨主之間的關系受《海商法》的調整和規范。其主要的義務是將貨物安全運抵目的地并交給收貨人。
理論上,國際貨運代理人的法律地位并不是復雜的問題,但由于實際情況比較復雜,國際貨運代理人的身份往往不是一目了然,其身份的多變性,增加了判斷的難度,而貨運代理人以不同身份出現時所承擔的責任又不一樣,因此,如何區分和認定貨運代理人的身份就成了解決問題的關鍵。
三、國際貨運代理人法律地位的區分和認定
判斷貨運代理人的法律地位在實際生活中是一個較復雜的問題,判斷時只能依據具體案件的事實,依據法律的規定作出判斷。
首先是合同。合同是明確當事人之間權利義務關系的協議,通過合同條款來判斷當事人的關系,從而確定合同當事人的法律地位。
其次是提單。如果貨運代理人向托運人簽發了提單,則他們之間就是托運人與承運人的關系。
再次是貨運代理人收取報酬的方式。如果貨運代理人收取的是傭金,則不是承運人。反之,如果貨運代理人收取的是運費,則是承運人。
總之,很難形成一個一目了然的標準來判斷貨運代理人的法律地位,只能結合具體的案件,綜合各種情況來分析、判定貨運代理在一筆交易中到底是代理人還是承運人。
(作者單位:湖北三峽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