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事工作是高職院校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人事部門工作人員的能力與素質會直接影響到整個院校管理工作的開展。一名優秀的人事部門工作人員,除了要具備高尚的職業道德素質、高度的責任心和崇高的敬業精神以外,還要具備過硬的文字處理能力、語言溝通能力、計算機應用能力和學習能力。人事部門的整體工作能力和水平的提高,會帶動整個學院管理體系素質的提高,作為一名合格的人事工作人員應具備的素質及能力,是筆者在文中想探討的問題。
一、高職院校人事工作人員應具備的素質
1、高尚的思想道德水平與嚴格的組織紀律性
人事部門的一舉一動都牽涉到教職員工的切身利益,每個文件的實施與落實都緊緊圍繞著政府和國家最新的政策實施。
這就要求工作人員首先,要嚴格依據國家、政府、學院政策法規的同時,也要考慮到人事工作關系到學院的改革、發展和穩定。在制定政策之前充分考慮到教師的個人需求;其次,由于人事部門掌握著一個學院的人員的調配與調動,這就需要組織人事處成員嚴于律己,端正工作作風與工作態度,不論大事小事都應該秉公辦事、不徇私情,辦事公道給人以正義感。
2、不斷學習以及開拓創新的意識
俗話說“打鐵先得自身硬”。
人事工作雜、矛盾多、任務重時間緊、難度大、要求高、而且沒有現成的參考教材作為指導,這就要求人事工作者虛心向有經驗的前輩學習,善于總結自己工作的失誤與不足,在工作中不斷學習各項國家及校內各項政策法規,以規則制度為行為準繩來開展工作。在長期繁瑣的工作中,很多人事工作人員在工作中墨守成規,不僅僅跟不上現今高職院校的發展,而且不能更好地為學院的發展做出貢獻。這又要求工作人員要有開拓創新意識,在積極加強業務學習的基礎上,主動掌握新的理論勇于實踐,敢于創新,開創新思路。在與學院發展規劃高度統一的基礎上,嘗試新方法,不斷在工作和學習中研究更適合學院發展的管理方案。這樣,人事工作才充分展現生機和活力。
3、“以人為本”的服務意識
人是生產力中最積極、最活躍的因素,對生產力的發展起著主導作用,以人為本是科學發展觀的本質和核心。
人事部門的工作人員不斷完善自我,不斷加強自身建設,不斷提高自身素質的同時還要把以人為本的服務意識貫穿在人事工作的每一個環節中。人事工作者是學院管理工作的窗口,直接與廣大教職工接觸,所以人事部門工作人員的一言一行都是代表了學院的觀點與態度,傳達著上級部門的意見和精神,這就要求我們以全心全意為教職工服務為本,吃苦耐勞,細心工作,耐心解釋,熱心幫助,樂于奉獻。杜絕“門難進,臉難看,話難聽,事難辦”的工作態度,做到行政為教學服務、管理為教學讓路,確保教師的教學工作能正常有序的開展。
二、高職院校人事工作人員應具備的能力
1、精煉的語音文字表達能力
在人事工作中,經常要處理各類上級發文,執行上級相關政策,并在此基礎上制定相應的校內管理辦法,這就要求人事干事要有較強的語言表達能力,要有一定的文字處理能力,能獨立起草各項規章制度以及通知、通報、通告等公文;善于傳達上級指示并解釋政策,與學院內其他各相關部門進行良好溝通,使各項規整制度的執行能得到廣泛支持;善于有清晰的表達自己的意圖,有說服力的進行諫言。
2、組織溝通協調能力
人事部門工作人員作為連接學院與部門、部門與教師的紐帶,良好的協調和溝通組織能力是工作人員的基本素質。
每當一個政策出臺,總會牽涉到一些教師的利益,這就要求人事工作者在政策出臺后對整體工作有一個充分了解,然后耐心向每位教師解釋制度。在做好解釋工作,通過良好的溝通技巧,建立起相互之間的良好的橫向、縱向關系。此外,人事部門還擔負著對外溝通的責任。因此如何增進與上級主管部門之間的溝通合作,加強與上級領導機構的聯系,也是人事工作者的責任。
3、工作業務能力
人事工作繁瑣而又復雜,不但要求人事工作者熟練在掌握勞動經濟學、統計學、社會學、管理學、財政學、心理學、法學、計算機等專業知識、同時還要具有較強的數字計算能力、文字組織能力、口頭表達能力、能夠做到熟練操作、應用信息化系統。不僅如此,隨著社會的進步也日益趨于管理職業化。進入新時期,國家進一步推動事業單位人事制度改革,高職院校的人事管理開始與企業接軌,而伴隨著事業單位編制改革,教師也開始實行聘用制和雇傭制,這就要求人事工作者熟練掌握新《勞動合同法》相關政策法規。
(作者單位:蘭州石化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