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社區矯正被提升到國家法律層面的高度,充分凸顯其重要性。具體而言,社區矯正具有以下五個方面的意義:一是貫徹落實國家寬嚴相濟的刑事政策,確保國家刑罰權得以實現;二是促進罪犯改過自新并融入社會,切實維護社會和諧穩定;三是提升司法公信,拓展司法功能;四是節約行刑成本,實現輕刑刑罰;五是優化刑罰結構,提高刑罰質效。
關鍵詞 社區矯正 重要意義 法律層面
社區矯正被提升到國家法律層面的高度,充分凸顯其重要性。具體而言,社區矯正的意義以及作用體現在以下五個方面:
一、貫徹落實國家寬嚴相濟的刑事政策,確保國家刑罰權得以實現
寬嚴相濟的刑事政策是國家的基本政策,對罪犯該寬則寬,該嚴則嚴,寬嚴相濟。就涉及社區矯正的幾種罪犯類型而言,充分體現了國家對罪犯的寬嚴相濟刑事政策的合理運用。社區矯正對象必須是社會危害性比較小的罪犯,或者是改造比較好的罪犯,對于罪犯社會危險性高低的考量,成為是否適用社區矯正的首要考慮因素,只有社會危險性小的罪犯才能適用社區矯正。由此可見,社區矯正充分體現了國家寬嚴相濟的刑事政策,因此,有效開展社區矯正工作,對貫徹落實國家寬嚴相濟刑事政策,確保國家刑罰權得以實現,具有重要意義。
二、促進罪犯改過自新并融入社會,切實維護社會和諧穩定
懲罰與教育是刑罰的基本任務,不僅要對罪犯的犯罪行為予以嚴厲打擊,也要通過各種措施,加強對罪犯的勞動改造力度,促進罪犯深刻反省自己的罪行給社會帶來的嚴重傷害,從而悔過自新,重新做人,盡快融入社會,做一個有益于社會的人,不再給社會帶來不穩定因素,進而有效地維護社會和諧穩定。社區矯正能夠讓罪犯回到生活的正常軌道上來,充分感受到黨和政府的關懷及溫暖,能夠盡早提前融入社會,回歸社會,回報社會。社區矯正將罪犯置于社會化環境下生活,使罪犯能夠最大可能地承擔家庭和社會責任,并在此基礎上對罪犯進行有針對性的心理引導和行為規范,促進罪犯形成健康的社會人格,實現再社會化,使罪犯最終能夠以普通社會成員的身份,順利回歸社會,避免監禁矯正可能帶來的以消極服從、自信心與進取心重度喪失為特征的“監獄人格”、“囚犯人格”的出現。
三、提升司法公信,拓展司法功能
法院的判決必須得到執行,法院的判決才不是空判,也才不給人一種法院判決是白判的感覺。社區矯正是罪犯在“特殊監獄”服刑的一種方式,如果社區矯正開展得不好,不到位,不充分,那么法院的判決就沒有得到有效執行,司法公信就會受到損害。比如被假釋的罪犯,如果在社區沒有得到很好地改造,那么就存在再危害社會的危險,從而造成社會公眾對法院假釋裁定的不信任,進而導致社會公眾對司法公信的質疑。另外,通過社區矯正,不僅能夠實現對罪犯的改造,還能延伸司法功能,加強對群眾法律的普及力度,改變司法行政機關在群眾中的形象,有利于更進一步地推動國家法治建設。
四、節約行刑成本,實現輕刑刑罰
根據科斯的成本理論可以知道,任何行為都是有“交易成本”的。落實國家刑罰也不例外,也是有成本的。在懲罰犯罪的同時,也要考慮減輕刑罰適用的成本問題,實現“經濟刑罰”。把罪犯放在社區進行矯正不僅可以減少監獄的人力和財力負擔,而且可以減少國家對監獄的經濟投入,降低監禁行刑的成本,緩解監獄矯正的壓力,使監獄能夠集中人力、財力、物力去矯正那些主觀惡性較大、社會危害性較大的罪犯。社區矯正的價值體現在 “社區矯正不是一個孤立的系統,也不是一個孤立發揮其矯正功能的措施,矯正目標的相同性顯示社區行刑與監獄行刑是相關聯的統一體。” “實施社區矯正,可以依托和借助社區的各種矯正資源和服務力量,有效應對犯罪,這既是社區矯正與監獄矯正的根本區別,也是社區矯正較之監獄矯正最大的優勢。
五、優化刑罰結構,提高刑罰質效
華東政法大學劉憲權教授在2010年11 月9 日《檢察日報》中指出: 此次社區矯正寫入刑法,意味著我國刑罰體系和執行制度上的重大變化,即將我國刑法中管制這種刑罰方式改造成社區刑,從而以生命刑、自由刑、社區刑重構我國刑罰體系的主體部分; 此外,以緩刑、假釋作為連接社區刑與自由刑、生命刑的通道。劉憲權教授明確提出了社區刑這一刑種的觀念,但是從上面的分析可以知道,社區矯正是一種刑罰措施,不是一種新的刑種,是監禁刑的替代措施,與監禁刑構成兩大矯正系統,社區矯正只不過是對一些特殊的罪犯在“特殊監獄—社區”服刑而已。因此 “我認為,我國傳統刑罰體系中并不存在社區刑,而此次社區矯正寫入刑法是否可以認為創立了社區刑,并且使得社區刑成為與生命刑和自由刑并列的刑種仍有待進一步研究。但社區矯正的引入的確促進了我國刑罰結構的合理化?!?“社區矯正有利于探索建設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刑罰制度;有利于對那些不需要、不適宜監禁或繼續監禁的罪犯有針對性地實施社會化的矯正,充分利用社會各方力量,提高教育改造質量?!?/p>
參考文獻:
[1]高銘暄.社區矯正寫入刑法的重大意義[J].中國司法,1994-2011.
[2][英]科斯.企業的性質 [M].1937.社會的成本 [M] . 1962.
[3][美]大衛·E·杜菲.美國矯正政策與實踐[M] .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出版社,1992 .
[4]王順安.論社區矯正的利與弊[J].法學雜志,1994-2010.
(作者單位:中國政法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