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港鎮的農村財務“雙代理”起始于1997年,十幾年來,從開始的“村賬鎮管”起步到現在的賬務資金“雙代理”,對于后港鎮農村加快民主建設,建立健全民主管理機制,全面實行村務(財務)陽光操作,規范村級財務管理,加強村務公開和民主監督,發展農村經濟,鞏固稅費改革成果等方面發揮了積極的作用,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和深遠的歷史意義。
一、后港鎮農村會計“雙代理”工作的現狀
后港鎮轄有30個村,4個社區,人口6.61萬,戶數1.78萬戶。目前,我鎮農村會計“雙代理”服務中心共與30個村和4個社區共34個單位簽訂了賬務、資金的“雙代理”協議,簽訂率100%,代管率100%,“雙代理”中心有四名工作人員,自2003年以來就配備了電腦,運用太陽軟件公司的農村“三資”管理軟件進行賬務處理。2011年共代管村級資金9777萬元,全年記賬三次,各村開展民主理財活動102次,實行村級財務公開6次/村·年,村級的“三資”資源全面實行了網上微機管理,使我鎮的農村財務和“三資”管理得到進一步的規范和提高。
二、具體做法和成效
針對后港鎮農村財務的管理特點和實際情況,后港鎮的農村財務雙代理工作主要做到了以下幾點:
1、實行委托代理制。就是由村級集體組織將村級財務書面委托給村級財務核算中心,統一實行規范化管理。村級財務委托代理的范圍包括村集體組織除村民股份經營以外的一切資金、資產。村級財務核算中心設立了3名代理會計,每個代理會計負責11個村。
2、實行兩級審核制。主要是村級財務所有收支必須通過村民主理財小組和村財務核算中心審核。村民主理財小組對村收支票據逐一進行真實、合理性審查合格后方予蓋章通過。
3、實行民主監督制。首先是接受群眾監督。村村建立民主理財小組,負責對村級財務管理的全過程進行監督,并對村級財務管理和村務活動實行全面公開。其次是接受審計監督。鎮農村財務雙代理中心每季對村級財務收支進行審核。再次接受上級檢查監督。每年結合上級的財務大檢查,對檢查中發現的問題,及時通報并整改。
4、實行“五統一”制:即統一管理制度;統一資金賬戶;統一報賬程序;統一公開賬務;統一檔案管理。
通過采取農村財務“雙代理” 的模式,我們認為村級會計委托代理的實施,增加了村級財務的透明度和可信度,變事后監督為事前、事中和事后全過程監督,提高了農村集體資產的效益,促進了農村集體經濟發展,維護了廣大農民的利益。
三、存在的問題
(一)認識不到位
一是部分村干部認識不到位,認為自己的賬就應該自己管,以村民自治為由不愿讓別人干涉村級的財務管理;還有部分村組干部因利益受到一定影響而消極應付,存有抵觸情緒,不積極配合工作。二是部分村民認識不到位,沒有將監督作為應履行的義務。特別是有的民主理財小組形同虛設,不能充分履行職責,致使在審批過程中經常出現把關不嚴或敷衍了事等問題。三是一些有部分業務發生頻繁的村,以實行會計委托代理后,要在村、鎮之間來回跑,浪費時間和精力為由,不愿意委托。四是部分村干部認識不到位,誤以為對農村進行財務審計,就是要“揪問題”、“抓辮子”,會造成農村的不穩定,因此找借口,尋理由推脫,阻擋審計,雖能保暫時穩定,但為長期和諧穩定埋下了禍根。
(二)制度執行不夠規范
一是對山林土地承租、房屋出租、征地、道路拆遷補償、村辦企業等主要集體經濟收入, 極少數村干部實行“家長式”管理,搞暗箱操作。二是“以支抵收”。一些村干部收取承包費、租金、征地補償等收入后,長期不報賬,隨后則以各種費用支出沖抵收入,收支均不入賬。三是“寅吃卯糧”。由于村級財務常常是入不敷出,一些村干部就采取“寅吃卯糧”的辦法,預收各種款項,甚至有意延長承包期、租賃期,預收幾年到幾十年的收入,致使村集體資產被嚴重“透支”。四是個別村民長期無償占用村集體資產,拖欠村集體資金數額越來越大,村干部卻無能為力,村集體資產流失嚴重。
(三)監管乏力
主要體現在:(1)現在所代管的資金大多只是上級轉移支付資金和專項撥款,村級的其它資金還有一些游離于監管之外,村級的“三資”的規范化管理還亟待提高,村委會有時在資金使用上“先斬后奏”等等,使農村財務“雙代理”中心起不了真正的全過程監管。(2)村級民主理財小組形同虛設,對財務的監督乏力。(3)部分村財務不夠公開。一些村長期財務不公開,上級來檢查了,匆匆建個財務公開欄,搞點數字上去,等檢查一結束,財務公開欄就長期無人問津,上面的數據幾個月甚至長年不變。
(四)代理機構辦公經費得不到保障
目前后港鎮的村級賬務資金“雙代理”中心由財政分局的人員兼任,沒有成立專門機構,也沒有撥付專項的“雙代理”經費。
四、措施及建議
(一)營造良好環境
要加大宣傳力度,高度重視對代理服務工作的宣傳和動員,采取多種有效的宣傳手段,提高村干部、村民的思想認識,爭取社會各界的支持,切實做好協調組織工作,使代理服務相關政策深入人心,讓老百姓能夠廣泛了解代理服務的內容及其所擁有的權利和義務,打消村干部和村民的顧慮,自愿將村財務資金納入代理服務的委托管理。
(二)堅持民主理財
民主理財是村級自治組織財務管理中的一項重要制度,理財小組要嚴格履行各自的監督職責,堅持“客觀公正、實事求是、少數服從多數”的原則,積極開展民主理財活動。要堅持原則,不講情面,拋棄家族宗派的影響,不怕得罪人,對村干部的一些不合理支出,堅決拒簽。要采取多種形式,定期向村民公布村級財務收支計劃、收支明細賬、債權債務、財產物資、上級補助資金、投資項目進度等群眾關注的事項及熱點、難點、疑點問題要及時開展專項審計,接受村民的質詢,堅持有問必答,努力給群眾一個滿意的答復。
(三)搞好財務公開
要嚴格規范財務公開的內容、時間、地點、程序、形式等。做到內容上要詳盡,重大的、實質性的開支必須公開;時間上要定期按時公布;地點上要在村民集中地;形式上要多樣化。要重點公開土地征用補償款、民政救濟補助、村級轉移支付補助以及上級其他撥款等外來資金和集體資產承包、租賃費等收入,徹底消除群眾心中疑慮。
(四)加強會計隊伍建設
要加強對農村各級會計人員的業務培訓。一是要培訓“雙代理”中心的記賬會計。在培訓內容的選擇上既要有會計知識、計算機知識,又要包括農村土地管理相關的政策、法律、法規的培訓,還要有職業道德教育,以建立一支業務精、紀律嚴、意識新、作風實的農村委托代理中心會計隊伍; 二是要將培訓人員要擴大到村干部,特別是村主要干部和民主理財人員,增強其法律意識,嚴格規范運作,逐步提高管理水平,要將培訓常規化、經常化。
(五)給予一定的經費保障
主要是要根據實際工作需要,將村級會計委托代理服務機構的辦公經費納入財政年度預算予以保障。
(作者單位:湖北省沙洋縣后港鎮財政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