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籃球運動攻守對抗矛盾日益激烈,從世界高水平大型比賽和國內聯賽中可以看出,對抗技術差、攻防能力弱的球隊在當今激烈的對抗中很難取得理想的成績。因此,對籃球運動對抗技術及其規律的研究就顯得尤為重要。本文從籃球對抗性規律的角度去分析籃球技術,認識它的形式、功能、要求以及技巧,為籃球運動的實踐活動提供理論依據。
關鍵詞 籃球運動 技術對抗 運動技術
隨著世界籃球運動的不斷發展,強對抗是當代競技籃球運動的現狀和未來的發展趨勢。目前世界籃球運動攻守對抗矛盾日益激烈,已經達到“瘋狂”和近似“犯規”的程度。這種攻守對抗極大地推進了籃球本身的發展與創新。而在發展與創新中,誰用發展的眼光把籃球運動的對抗規律擺在較高的位置上,誰就占據了比賽的主動。美國職業籃球運動是當今世界籃球運動的最高水平。它既代表了現代籃球運動的發展方向,又是引領和促進世界籃球運動發展的主要潮流。通過深入研究美國高水平籃球運動的先進理論和技、戰術打法,我們會發現,所有的技、戰術都是建立在高強度對抗的基礎上。現代籃球對抗技術訓練研究,是依據籃球比賽的對抗性特征,設計、構建符合現代籃球技術運用的訓練手段與方法,創新情景體驗、進行模擬訓練,發展和提高運動員的對抗技術和運用能力,使其適應現代籃球比賽大強度和強對抗的要求。從世界性大賽和國內各級聯賽中可以看出,對抗技術差、攻防能力弱的球隊在當今激烈的對抗中很難取得理想的成績。因此,對籃球運動對抗技術及其規律的研究就顯得尤為重要。對抗技術的研究可以使籃球在教學與訓練過程中更加系統性、合理性、科學性,并形成綜合性的概括、歸納與創新,建立正確的對抗意識和指導思想,從而增強對籃球運動對抗規律的理解和深層次的重新認識,推動籃球運動向更深的層次不斷創新與發展。
一、籃球運動技術對抗的涵義
籃球運動對抗技術是把對抗作為一種手段在比賽中與對手進行互動的基本概念。它與單純的“技術”概念有所區別,有所不同。區別在于,它含有對抗前提與互動過程;不同在于,限于比賽之中,不僅指隊員個人技術,還以全隊整體技術為考量。另外,比賽中,技術對抗總是伴隨著身體接觸,技術對抗兼有身體對抗的基本特征,這是它有別于技術的重要標志?;@球運動的技術對抗分為直接對抗和間接對抗。直接對抗是攻與守的對抗關系,是一次完整的局部對抗過程,并發生在同一時間段,以隊員個人技術對抗行為為主,得失結果立見分曉。間接對抗是直接對抗的結果與分項對抗內容的得失累加,是多個局部對抗過程,并發生在不同時間段,以全隊技術對抗行為為主。例如投籃命中率、進攻成功率,犯規、失誤、籃板球次數等等。比賽技術統計數據均源于直接對抗,匯于間接對抗。每一次直接對抗的結果影響和改變間接對抗的結果,而兩種形式的對抗結果最終將決定比賽勝負。
二、籃球運動技術對抗的特點
籃球運動技術對抗最本質的特點莫過于對抗性。籃球比賽,參賽雙方是在對等公平的規則下進行技術的爭奪爭斗。這是一種自然約定的,有條件的矛盾斗爭形式。這種斗爭形式最突出的特點是通過限制對方去解決矛盾。比賽中雙方針鋒相對的對抗過程是用技術來解決矛盾的過程;技術是解決這種對抗矛盾的唯一方式。由于是對抗性矛盾,所以技術對抗必須具備對抗的功能,發揮對抗的作用,體現對抗的特點。攻與守的互為對象易于理解,而其它則要通過細化技術對抗的內容,逐一對應。首先,攻與守是平衡對等、兩相對應的對象性目標。進攻是把防守作為它的對抗對象,反之亦然。這種對抗形式屬于典型的直接對抗,以技術對抗質量作為得失評價標準,以質取勝。對象性的存在是技術對抗的一大特征。其次,技術對抗內容之間存在同項、同一的對抗對象。例如,投籃命中率、罰球命中率、籃板球、犯規次數等等,其對抗對象完全對應。它們既是隊員個人的同項技術對抗,也是全隊的。不同技術對抗內容,在一次攻守對抗中,只能有一次得失記數,但可以同時分記在個人與全隊的名下,而以全隊方式與對手進行對抗。比賽雖然使技術對抗的表面形式起伏變化,比分上你追我趕、跌宕起伏,但實際上有著深層次的動態規律。有意識地研究這種動態規律,對比賽中出現的高潮與低谷就會有所預見,有所作為。
三、籃球運動技術對抗的作用
籃球比賽是以攻守對抗的形式進行技術對抗。隊員在對抗的狀態下,運用技術去支持比賽中攻守的對抗需求,滿足速度與高度爭奪的對抗需求。其間,隊員技術對抗活動大量、頻繁地存在和進行,而所有得失利益都是通過技術對抗手段獲取的。因此,運用技術對抗手段去支撐和支持頻繁的對抗需求是技術對抗的首要作用。在籃球比賽中,為了爭取主動,贏得勝利,必須有效地制約對手。而制約對手的直接方法和唯一途徑就是運用和依靠技術對抗,同時也是技術對抗的第二個主要作用。技術對抗的另一主要作用是聯系、溝通、整合諸如戰術、身體、作風、意志、心理、心智等對抗活動共同參與籃球比賽。比賽需要多種對抗活動參與,技術作為載體、作為紐帶與它們緊密聯系起著核心的主導功能。例如,運用速度、跳躍、力量等等身體能力所組合的技術動作,圍繞投籃、突破之類核心技術所串聯、整合的戰術行為,在比賽中都以具體的技術對抗形式表現出來。除技術對抗以外,任何其它對抗活動對比賽只能產生影響,不能帶來結果,唯有技術對抗才能對對抗得失產生直接結果。因為,任何其它對抗活動不能單獨參與比賽的對抗,都必須以技術對抗的形式,在技術對抗的主導下發揮作用。發揮其它對抗活動的作用,關鍵是技術對抗與之聯系、溝通、整合的過程質量。質量越高,其作用越大。
四、籃球運動技術對抗的要求
任何技術都必須經受住對手的沖擊。說到底,技術對抗是技術用于比賽的對抗。它對沖擊與破壞有一定的承受能力,并能適應身體接觸以及速度與高度爭奪的對抗環境。評價耐抗性,首先是看技術對抗在身體接觸時的表現,因為它始終要在身體接觸的對抗環境下證明自己,不能經受身體接觸的對抗沖擊,耐抗性就差。在速度與高度對抗中,耐抗性還表現在重復、反復的對抗得失結果的數量上??傊夹g對抗對耐抗要求并非可有可無,而是至關重要。
技術對抗還應該從數量上滿足對抗的要求。技術全面是技術對抗在數量上的基本保證。在世界籃球強隊中,隊員位置模糊化非常明顯,其構因是隊員技術具備數量保證。例如,中鋒與大前鋒的區別,大前鋒具備背對籃圈與面對籃圈的攻擊技術,具備遠離籃圈的攻擊技術,具備多于中鋒的攻擊技術。所以,優秀大前鋒目前在NBA賽場上走俏是重視隊員技術全面的最好解釋。掌握技術的數量決定隊員技術全面的水平。掌握技術越多,技術越全面,越符合技術對抗要求。NBA著名教練波波維奇,在談到籃球運動員的培養問題時曾經說過:“技術全面,能勝任比賽的任何位置是未來籃球運動員的培養方向”。由此可見,隊員技術全面的重要性已成為共識。
五、籃球運動技術對抗的技巧
1、節奏技巧,節奏是技術運用時動作速度快慢變化的一種現象。動作速度快是一種簡單優勢,快慢相繼才能取得良好效果。在技術對抗中,并非所有的快就能獲得利益,恰到好處的慢常常會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利用時間差是節奏技巧的主要策略。動作速度快是節奏技巧的能力條件,快不起來也就免談節奏技巧??傊?,技術對抗的技巧要表現在節奏變化上,體現在速度對抗中。
2、合理、合法性,合理性是指技術對抗在運用中,與戰術要求相一致,與戰術配合相協調的行為技巧,并且是符合籃球規則規定的動作技巧。首先,不合理的技術對抗動作違犯籃球規則規定,造成違例或犯規。任何技術對抗必須符合籃球規則,接受規則的約束,服從規則規定。在身體接觸的對抗中,技術對抗的合理性能有效地避免犯規,保證對抗的合法性。例如,在掩護的身體接觸時,掩護隊員靜立地雙腳著地,手或手臂無非法動作。技術對抗必須滿足對抗的合理性、合法性。身體接觸時的力量對抗特別要注意其合法性,否則再強的對抗能力也不堪一“哨”。對抗中,屈人之兵的最好方式則是造成對手出現規則上的錯誤。其次,技術對抗要服從戰術要求與戰術配合。例如,戰術配合需要主動掩護、正確跑位、及時傳球、快速攻擊時,隊員的技術對抗行為能恰到好處,不失時機地去執行各項任務,最終使戰術配合得以成功。在整個戰術配合過程中,隊員之間的協調統一是借助于技術對抗行為實現的。他們的協調統一及行為過程反映其技術對抗的合理性。其間,個人戰術行為與戰術意識跟技術對抗行為有機地聯系在一起,才能共同完成對抗任務。掌握合理性技巧不僅使技術對抗的功效能更充分地發揮,而且戰術配合質量也會更高。
3、躲閃技巧,躲閃是技術對抗很重要的一項技巧。并非所有的籃球技術都可以毫無保留地去用于身體對抗。例如,持球技術和投籃技術在與對手進行身體接觸時往往處于被動。其原因是,對抗中持球隊員多一層保護球的責任和負擔。若能躲開和避免一些身體接觸,并保護好球,對順利完成技術任務非常關鍵。持球隊員經常性地進行球的擺動與運球變向,既是避免對抗,也是進行球的躲閃保護。持球隊員的假動作同樣是干擾對手判斷,避免對抗,進行躲閃的有效方法。當身體接觸不可避免時,也要盡量用身體與對手對抗,而不是用球與之對抗。
4、轉移焦點,技術對抗在比賽中是全方位、多層次、多層面的,有時它會不知不覺地集中到局部,形成焦點。例如,隊員準確投籃或強力突破,在局部形成焦點,巧妙地進行機會轉移體現技術對抗靈活多變。局部對抗雖然重要,但技術對抗焦點應當進行轉移,去避強擊弱。經常性地焦點轉移會有兩大好處,一是給對手造成變化的不適應,并加以利用;二是使自身的技術對抗更具主動性。轉移焦點頻繁體現出技術對抗靈活多變。
5、擴大范圍,局部對抗處于不利時,把技術對抗范圍擴大,去彌補、平衡對抗損失是技術對抗的運用技巧。此技術對抗補救其彼,是籃球比賽的慣常現象。例如,籃板球對抗的失利,可以通過提高進攻成功率得到補償。攻守對抗需要調動所有技術對抗的優勢,擴大技術對抗范圍是調節和調動技術對抗優勢的變通行為。作為一種技巧,它必須參與到比賽的對抗活動中去發揮作用??傊夹g對抗范圍寬泛會使對手失勢于無所適從之中。
參考文獻:
[1]劉巍.論當代籃球運動的發展趨勢.體育科技文獻通報, 2007(9).
[2]吳曉勇.論籃球運動的技術對抗.成都體育學院學報,2006(4).
[3]全國體育院校教材委員會.籃球運動高級教程[M] .北京:人民體育出版社,2002.
[4]于振鋒等.籃球對抗技術[M].北京:人民體育出版社,2001.
(作者單位:江西外語外貿職業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