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家統計局日前發布數據顯示,8月份住房租金價格同比上漲4.4%,已連續44個月上漲。而北京房租連續上漲52個月、廣州房租連續上漲45個月,已遙遙領先于全國平均水平。數據還顯示,北京再次拔得全國房租上漲速度最快頭籌。第一季度,北京單套房平均租金價格已攀升至3660元,較2008年大漲了82%。
房租的逐年攀升,讓很多身處大城市的租房群體不堪重負,先是合租再到群租,而現在群租也租不起了,只能去住“膠囊公寓”。如今已經有很多年輕人因承擔不起高房租而逃離“北上廣”這些大城市。如果說房奴每天一睜眼就要為償還房貸而努力奮斗,那么租房奴們整天辛苦忙碌,到手的工資大多都繳給了房東,更像是在為房東打工。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導致北京等一線城市房租連續上漲的現象呢?
首先,房租上漲都是房價飆升惹的禍。從表現上看房租連續幾十個月不斷飆升,但即使這么漲,也跟不了房價上漲的速度,北京房租上漲與2008年相比也只漲了82%,與北京房價連年飆升的速度相比真是小巫見大巫。有數據顯示,一線城市房地產租售比已經突破了1:500,這意味著房東靠租金要42年左右才能收回成本。可見現在投資房產收益還不如把錢存銀行劃算。雖然近兩年來房租漲幅明顯,但租售比差距依然巨大。所以政府要想控制住房租,就必須讓房價不漲。
再者,都是物價上漲預期惹的禍。一個不爭的事實是,這些年來貨幣超發嚴重,盡管官方的最新CPI數據基本都控制在3%以內,中國的通脹水平并不算高,但實際上人民幣貶值速度驚人。舉個例子,2002年初的北京市,一張煎餅要價1.5元人民幣,到了2013年的4月份,它的要價達到了7.5元,上漲了4倍之多。“錢越來越不值錢”,成了廣大百姓最深切的感受。面對物價的隱性上漲,房東為了盡力維持房租的實際購買力,房價上漲在所難免。
其三,面對一線城市房價出現了“價漲量滯”的局面,房產中介覺得雖然房價上漲了,但是動輒三四百萬一套的房子已越來越不好買了。于是他們把重心轉向了房東,很多房產中介在聯手哄抬房屋租金,在營造租金大漲氛圍的同時,也力勸房東及時跟進漲價。正是由于房產中介市場的烏煙瘴氣,一片混亂,極不規范,才導致了北京等地房租的無序上漲。
最后,近日有報道稱北京80平方米出租房里住25人。7月18日,北京出臺了出租房屋人均居住面積標準,規定出租房人均居住面積不得低于5平方米,單個房間不得超2人,不得分割出租,不得按床位出租, 廚房、衛生間、陽臺和地下儲藏室不能出租。上海等地也出臺了相關禁止群租的條例。這一方面推高了一線城市的房屋租金的價格,另一方面讓低收入的外來人員因無力租房,只能作出離開大城市的選擇。
房租、房價連年飆升,已經成為一個越來越急迫、需要政府部門高度關注的問題。先別說買房,當低收入民眾連租房都租不起時,這已經關系到他們基本的生存問題。
筆者認為,面對這種租房難局面,現在政府部門有四件事應盡早提上議事日程:一、控制貨幣超發,遏制房價過快上漲,從而間接穩定房租。二、規范、整頓房產中介市場,房東、中介不能聯手胡亂漲價。三、開征房產稅,把腐敗分子、投機客手中的房產逼向市場,只有房產市場供需平衡了,房價和房租才能趨于穩定。四、推出大量的廉租房源進行托底保障,這樣既可以確保中低收入群體在大城市居者有其屋,還可以平抑房屋租賃市場的房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