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自2012年塞浦路斯爆發金融危機以來,其爆發危機的原因受到廣泛關注。本文通過分析塞國金融危機爆發和加劇的一系列表面原因總結其根本原因。
關鍵字:塞浦路斯;金融危機
2012—2013年塞浦路斯金融危機指的是發生在塞浦路斯的一次嚴重的經濟危機,它牽扯到過度負債的本國房地產企業和因希臘債務危機而大幅減計的希臘國債對塞浦路斯銀行的惡劣影響。塞浦路斯政府被國際評級機構降至垃圾級級別,因不愿對金融業重組而陷入困境,為獲取“三駕馬車”的救助而犧牲部分儲戶的存款等一系列事件。
塞浦路斯僅有約100萬人口,國內生產總值不足200億歐元,僅占歐元區經濟總量的0.2%。然而,塞浦路斯金融危機不可小覷。如果塞浦路斯金融危機得不到妥善救助,可能會致使其退出歐盟,則這會使歐盟解體危機再次浮出水面。此外,它并非孤立事件,與此前的迪拜、冰島、愛爾蘭、希臘、西班牙危機具有不少相似之處,并且存在不同程度的關聯,所折射出的矛盾和問題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因此,分析塞浦路斯金融危機發生和加劇的原因并進行經驗總結很有必要。
塞浦路斯金融危機發生和加劇的原因可以分為表面原因和根本原因。
1、塞浦路斯金融危機發生和加劇的表面原因
從表面看,此次塞浦路斯金融危機發生和加劇的原因有以下三個:1.塞浦路斯銀行對希臘國債的非審慎的購買;2.塞國銀行不良貸款率的大幅上升;3.塞浦路斯政府對部分儲戶的存款進行征用。
1.1 塞浦路斯銀行對希臘國債的非審慎的購買
從歷史文化與貿易的角度,塞浦路斯與希臘關系密切。塞浦路斯不僅與希臘相鄰,而且大約有77%的塞浦路斯人口為希臘族,語言和信仰極為相似。貿易方面,希臘在塞浦路斯進口國別中排第一位。
由于地理位置優越,且具有低稅優勢,作為離岸金融中心的塞浦路斯吸引了大量來自國外的資金。出于密切的關系以及對希臘國債的看好,塞國的銀行投資購買了大量的希臘國債。希臘債務危機爆發后,希臘國債巨額減計,塞國的銀行損失嚴重。根據統計,在2010年第一季度,塞浦路斯的兩大銀行—塞浦路斯大眾銀行和塞浦路斯銀行,分別持有的希臘政府債券余額為29.4億歐元和18.9億歐元。到2010年底,大眾銀行和塞浦路斯銀行持有希臘政府債券余額分別為34.1億歐元和24.1億歐元,總風險寸頭增加10億歐元。由于希臘債務危機爆發,到2012年第三季度,大眾銀行投資的希臘政府債損失24.2億歐元,塞浦路斯銀行損失18.7億歐元,這些投資損失約占這兩家銀行股權資本的50%。①另外,投資到希臘私營企業的貸款也為塞國銀行帶來巨大威脅。
1.2 塞國銀行不良貸款率的大幅上升
在遭到因希臘國債巨額減計而使塞浦路斯損失慘重的時候,塞浦路斯國內的宏觀經濟也在惡化,不良貸款率大幅上升。從表1可以看出,從2008年開始,塞浦路斯的不良貸款占總貸款的比例不斷上升,并在2012年達到了10.7%。龐大的不良貸款率致使塞浦路斯資不抵債。
塞國銀行不良貸款率大幅上升是“熱錢”、國內宏觀經濟的惡化和對希臘私營部門的大量貸款共同作用造成的結果。
1.2.1 “熱錢”問題
由于塞浦路斯處于歐亞非三大洲的交匯點,占據極大的地理優勢,而且,塞浦路斯的企業所得稅僅為10%,是整個歐洲企業所得稅的最低水平。基于以上兩點,塞浦路斯吸引了來自很多國家的“熱錢”。大量“熱錢”的涌入導致了塞浦路斯國內經濟泡沫尤其是房地產泡沫,同時也引發了通貨膨脹,成為塞浦路斯國內宏觀經濟長期穩健發展的不利因素,同時,部分“熱錢”進入了塞浦路斯的銀行系統,造成塞國的銀行過于膨脹。并且,在塞浦路斯危機爆發后,大量“熱錢”涌出塞浦路斯,房地產等價格水平迅速下跌,而銀行由于之前對房地產等產業的投資而損失連連。
1.2.2 國內宏觀經濟惡化
世界金融危機爆發以來,塞浦路斯國民經濟增速放緩,失業率不斷攀升,財政收入大幅減少,對外貿易量迅速下滑,旅游、房地產、金融服務、船舶運輸等支柱產業均出現不同程度的萎縮。2011年塞浦路斯最大電廠的火災事件為塞浦路斯帶了巨大損失,使其雪上加霜。因此,塞國銀行發放給各行企業的貸款由于受宏觀經濟的影響出現信用風險,最終轉化為不良貸款。
1.2.3 對希臘私營企業的大量貸款
除購買大量的希臘國債以外,塞國的銀行對希臘的私營部門也提供了一筆不小的貸款。根據統計,塞浦路斯銀行系統中27.8%的貸款(相當于189億歐元)發放給了希臘的居民,在希臘宣布有條件違約后,塞國銀行的不良貸款率迅速上升。
1.3 塞國政府對部分儲戶的存款進行征用
在塞浦路斯金融危機爆發后,為獲得歐洲央行的救助,塞浦路斯決定通過分別對10萬歐元以下及10萬歐元以上存款分別一次性課征6.75%和9.9%的稅來籌集58億歐元,在遭到國內議會的否決后,塞浦路斯高官又一次與“三駕馬車”談話,最終決定犧牲未保險的儲戶利益來獲得救助金。在此過程中,塞浦路斯的第二大銀行大眾銀行被迫關閉,其中,大眾銀行低于10萬歐元的存款將被轉移至塞浦路斯銀行而高于10萬歐元的存款將被凍結用于解決債務問題。這引起了人們的恐慌以及對銀行安全性的質疑,使不少國內以及國外的儲戶急于取出自己的存款,造成了大量的資金外逃,加重了塞浦路斯的危機。
2、塞浦路斯金融危機發生和加劇的根本原因
筆者認為,對希臘國債及私營部門的非審慎投資、不良貸款率的大幅上升以及塞國政府對部分存款的征用背后反映的是塞國銀行業的盈利結構簡單、寬松的金融監管體制、不當的經濟發展模式以及不完善的存款保險制度,這些正是此次危機發生和加劇的根本原因。
2.1只開放不發展:銀行業盈利結構過于簡單
自塞浦路斯危機發生后,不少人認為塞浦路斯金融規模相較于其國的GDP而言過于龐大,且本國對金融業的依賴性過強,這導致了塞浦路斯的銀行業危機。然而,同為歐元區國家的盧森堡、馬耳他、英國、丹麥,其銀行總資產占GDP大概比例分別為22倍、7.5倍、5倍、4.8倍,而塞浦路斯則是7倍,比英國、丹麥相比不算特別高,且低于馬耳他,甚至還遠遠低于盧森堡。目前,歐元區中該項比例排名前6的國家,只有愛爾蘭(7倍)和塞浦路斯出事,其他4個國家都比較健康。②因此,筆者認為,過于龐大的金融業并不是塞浦路斯發生金融業危機的原因,塞浦路斯發生金融危機原因在于對其金融業只擴大了規模而沒有重視發展。而長期忽視發展的結果就是銀行的盈利結構過于簡單。
希臘債券的巨額減計與不良貸款率的大幅增長導致銀行盈利下降,并因此重創了塞浦路斯的銀行業。由圖一可以看出,2010年后不久,塞浦路斯的銀行的資產收益率就已經為負,而且此后情況不僅沒有好轉,反而不斷惡化,并隨著銀行收益率的逐年下滑,塞浦路斯金融危機爆發。
只是因為希臘國債的減計以及國內的不良貸款就重創塞浦路斯金融業向世人展示了塞國銀行的盈利結構較為簡單。塞浦路斯只是依靠放開管制與自由化來促進金融開放,擴大金融規模,并沒有趁機研發高端業務,進行金融發展。在缺乏高端業務以及良好穩定的投資渠道的情況下,塞浦路斯銀行將大量的資金投在了債券與信貸等風險性較高的產品。由于用于購買希臘政府債券和放貸的資金寸頭所占比例過大,當兩項業務出現問題時,足以讓塞浦路斯銀行業受到重創。
2.2 金融監管制度不完善
塞國的銀行對希臘政府和私營企業進行非審慎的投資、“熱錢”問題、不完善的存款保險制度歸根結底是金融監管制度的不完善。
因為監管寬松,塞國的銀行在進行風險性高的投資時并沒有受到嚴重組織和警告。在監管寬松的條件下,塞浦路斯銀行業出于對希臘政府債券息利的考慮,購買了大量的希臘國債,對希臘形成了大量風險敞口。而且由于塞國的銀行業股本要求不夠高,一旦危機出現,監管防火墻如同虛設,塞浦路斯必然會出現很大的動蕩。同時,塞浦路斯對“熱錢”的監管也不嚴格。這使很多出于投機目的的外來資金可以順利的進入和涌出塞國的金融市場和房地產市場。另外,塞浦路斯的存款規模巨大,只依靠本國政府已無法完全保障存款的安全。
2.3 不恰當的經濟發展模式
很多人將塞浦路斯的危機形容為戲劇性的,因為塞浦路斯電廠的意外爆炸使塞浦路斯損失慘重,并成為塞浦路斯進入經濟萎靡時期的直接原因,從而引起了塞浦路斯的危機。其實,電廠爆炸事件確實是塞國經濟迅速下滑的原因之一,但是,致使經濟下滑的最主要的原因是塞國的經濟模式本身就存在問題。
塞浦路斯缺乏實體經濟。塞國的經濟主要圍繞金融服務業發展,并以旅游業為龍頭。近幾年來,塞浦路斯的房地產業發展迅速,并成為其支柱產業之一。相對與其他產業,塞國的金融業大約每年占GDP的40%。對于長期的經濟發展而言,占GDP比例如此之大的金融業或許會成為塞浦路斯的弱點。另外,由于塞浦路斯是外向型經濟,對外部經濟環境的依賴程度很高,因此,一旦外部經濟狀況不樂觀,塞國的經濟情形也不會太好。同時,由于缺乏實體經濟,銀行的生產性投資以及政府的生產性支出所占比例不大,相應就加大了政府及銀行支出中高風險高收益項目的比重,即使短期內為塞國帶來較高收益,但由于經濟泡沫嚴重,實質性的經濟增長不大,本國經濟對危機的抵御能力也不大。
參考文獻:
[1] 王彥博,郭宏宇.塞浦路斯金融危機與救贖[J].銀行家,2013(5):64—65
[2] 徐奇淵.塞浦路斯的教訓[OL].[2013-04-27] http://www.ftchinese.com/story/001050167
[3] 路艷麗,范紅燕.塞浦路斯銀行危機對歐洲中央銀行的啟示[J].知識經濟,2013(10):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