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主要探討了利率市場化下的商業銀行經營策略。首先,透過對利率市場化內涵和我國利率市場化改革的簡要描述,分析了我國利率市場化改革的現狀、利率市場化改革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其次,進一步分析了利率市場化對我國商業銀行經營運作的影響。最后,給出了利率市場化條件下商業銀行經營策略的建議,為商業銀行有效地管控利率風險提供了有益的借鑒。
關鍵詞:利率市場化 商業銀行 利率風險 經營策略
一、我國利率市場化現狀
(一)利率市場化的內涵及我國利率市場化改革
利率市場化包括利率決定、利率傳導、利率結構和利率管理的市場化。實際上,利率市場化就是指將利率的決定權交給金融機構,由金融機構根據資金狀況和對金融市場動向的判斷來自主確定利率水平,最終形成以中央銀行基準利率為基礎,以貨幣市場利率為中介,由市場供需決定金融機構存貸款利率的市場利率體系和利率形成機制。利率市場化包括貨幣市場利率市場化、債券市場利率市場化和存貸款利率市場化。
建國以來,我國不斷地推進利率市場化改革。計劃經濟時代,我國的利率處于被嚴格控制的狀態,通過利率市場化改革,后來商業銀行具有了一定的利率浮動權。今年以來,我國利率市場化改革的步伐明顯加快,在利率形成機制、利率管理機制和利率結構調整方面取得了長足進步,為下一階段的利率市場化改革打下了良好的基礎。隨著債券市場利率的進一步放寬、貸款利率浮動范圍的擴大、利率結構調整的加快,我國的利率市場化改革正在逐步深化。
(二)利率市場化改革的必要性
長期以來,我國一直實行較為嚴格的利率管制政策。雖然利率管制有助于實現國家對社會經濟活動的有效控制,但由此帶來的副作用和損失也是巨大的,學術界和業界對利率管制的弊端已經達成了共識。利率管制會導致央行的公開市場操作效率低下,無法實現貨幣的供需平衡,不能達到貨幣的有效配置。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不斷發展,大部分商品價格已經由市場供需來決定。然而資金的價格卻不然,這導致稀缺的資金不能實現帕累托有效配置。此外,國家對商業銀行存貸款利率的管制不利于央行各項貨幣政策的有效實施。所以,放開利率管制,實施利率市場化是我國金融體制改革的重中之重。
(三)利率市場化改革的可行性
利率市場化改革是一個復雜的系統性工程,要實施利率市場化改革需要具備一定的客觀條件。通過分析發達國家的利率市場化改革進程,可以發現,利率市場化改革需要滿足以下幾個條件:宏觀經濟穩定、資金供需基本平衡、金融制度完善、金融監管和金融市場較為有效。近年來,我國國民經濟保持平穩較快增長,宏觀經濟穩定,各商業銀行資金較為充裕,資金供需基本平衡,金融制度不斷完善,金融監管不斷加強,金融市場趨于有效,這些客觀條件為實行利率市場化改革提供了必要的基礎。
二、利率市場化對我國商業銀行經營運作的影響
(一)利率市場化對我國商業銀行經營運作的有利影響
作為國家經濟金融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商業銀行在利率市場化下面臨著諸多機遇。
第一,利率市場化有助于增強商業銀行的競爭力。利率市場化之后,貨幣市場、債券
市場等將變得更加有效,利率市場化將有助于構建健全的金融監管體系和實施有效的宏觀經濟調控,從而為商業銀行營造出一個良好的競爭環境和經營環境,有助于增強商業銀行的競爭力。
第二,利率市場化有助于提高資金的配置效率。利率市場化使得商業銀行能夠依據資金的供需,自主決定資金價格,不再受制于國家的管控,使得資金的配置更加有效。
第三,利率市場化有助于提升商業銀行的業務創新能力。利率市場化將使商業銀行所面臨的競爭更加激烈,從而迫使商業銀行改變其傳統的業務結構和盈利模式。我國商業銀行的主營業務主要是傳統的存貸款業務,業務結構單一。利差收入是我國商業銀行最重要的利潤來源,高利差導致商業銀行缺乏創新的動力。利率市場化之后,存貸利率之間的差額將變得越來越小,如果商業銀行不改變傳統的經營模式,不進行業務創新,商業銀行的利潤將面臨大幅削減,一旦面臨利率風險,商業銀行將面臨巨大沖擊。因此,商業銀行必須不斷提升自身的業務創新能力,大力發展中間業務和表外業務,改變收益結構,以有效應對可能發生的利率風險。
(二)利率市場化對我國商業銀行經營運作的不利影響
除了機遇,利率市場化也會給我國商業銀行帶來諸多挑戰。
首先,利率市場化將放大商業銀行的利率風險敞口。利率風險主要來源于市場利率波動的不確定性,在利率市場化的條件之下,利率的波動將更加頻繁,波動的幅度也將加大。這樣一來,當商業銀行的利率敏感型資產和利率敏感型負債不匹配時,一旦利率有較大波動,就將對商業銀行的凈利潤產生巨大影響,從而放大商業銀行的利率風險敞口。
其次,利率市場化將對傳統的商業銀行存貸款業務造成極大的沖擊。我國商業銀行的主
要業務為傳統的存貸款業務,利率市場化之后,存貸利差將變得越來越小,商業銀行利潤將面臨大幅削減,一旦面臨利率風險,商業銀行將遭受巨大沖擊。
三、利率市場化下商業銀行的經營策略
(一)深化商業銀行體制機制改革,加快構建現代商業銀行
第一,加快商業銀行產權改革。在利率市場化的條件之下,商業銀行傳統的經營運作會面臨諸多問題,要從根本上解決這些問題,必須要深化商業銀行體制機制改革,加快構建現代化的商業銀行。深化商業銀行體制機制改革的著眼點主要包括如下兩個方面:國有商業銀行的產權改革和大力推動商業銀行上市。首先,在國有商業銀行的產權改革方面要著力推進國有商業銀行的產權股份制改造,使其建立起明晰的產權制度,使其從繁重的政策任務中解脫出來,使其能夠真正實現市場化的經營運作,使其成為自負盈虧和追逐商業利潤最大化的市場主體。國有商業銀行的產權改革能夠徹底轉變其傳統的經營運作模式,有效建立起國有商業銀行的利益驅動機制,激發國有商業銀行的贏利潛能,構建現代化的企業制度。其次,我國商業銀行的資本充足率普遍較低,商業銀行應對經濟金融風險的能力較弱。要有效解決這些問題,就要大力推動商業銀行上市融資,用所融資金補充商業銀行的自有資本,從而提高商業銀行的資本充足率,提高商業銀行應對經濟金融風險的能力。例如,浦發銀行于1999年在上海證券交易所正式掛牌上市,其資本充足率從8.6%瞬間飆升至19%。推動商業銀行上市,除了能夠提高商業銀行的資本充足率,還能夠促使商業銀行改變其傳統的經營運作理念,提高經營運作效率,從而促進稀缺資源的有效配置。
第二,推動商業銀行構建通暢的信息傳輸網絡。利率市場化對利率制定和利率信息傳遞的時效性要求較高,商業銀行必須構建起通暢的信息傳輸網絡,保證利率信息能夠快速及時地傳遞至各銀行網點,使商業銀行的利率政策能夠得到及時的執行。
(二)提高商業銀行的利率風險管理能力
在利率市場化條件下,商業銀行必然會面臨利率風險。為有效規避和化解利率風險,商業銀行必須提高利率風險的管理能力。
第一,要建立健全利率風險管理機構。由專業人士制定和執行利率風險防范方案,有效減少商業銀行所面臨的利率風險。
第二,要加強商業銀行對利率風險的識別能力。科學合理地分析商業銀行現有的資產和負債所面臨的利率風險敞口,綜合運用缺口分析、凈持續期分析、凈現值分析和動態收入模擬等利率風險分析方法,合理確定商業銀行所面臨的利率風險大小。
第三,要提高商業銀行對利率風險的控制能力。商業銀行要增強市場敏感度,密切關注中國人民銀行貨幣政策動向,科學分析,構建合理的利率預測模型,增強商業銀行對利率變動的預測能力,從而增強商業銀行對利率風險的事前控制能力。同時,商業銀行要依據利率變動的方向,不斷調整利率敏感型資產和利率敏感型負債的結構。當預測利率將要上升時,商業銀行要增加利率敏感型資產和減少利率敏感型負債,縮短資產的有效持續期和延長負債的有效持續期;當預測利率將要下降時,商業銀行要減少利率敏感型資產和增加利率敏感型負債,延長資產的有效持續期和縮短負債的有效持續期。
第四,商業銀行要有效地利用金融市場和金融衍生工具來規避和防范利率風險。單純地依靠商業銀行內部的利率風險管理機制也許還并不能有效地化解商業銀行所面臨的利率風險,有時還必須通過金融市場和金融衍生工具來進行利率風險的轉嫁。商業銀行可以通過遠期利率合同、利率期貨、利率期權和利率互換等金融衍生工具來鎖定未來利率,有效規避和防范利率風險。
(三)轉變商業銀行經營運作模式
第一,促進商業銀行收益結構的多樣化。我國商業銀行的主要業務為傳統的存貸款業務,利率市場化之后,存貸利差將變得越來越小。如果商業銀行不改變傳統的經營運作模式,商業銀行的利潤將面臨大幅削減,一旦遭遇利率風險,商業銀行將面臨巨大沖擊。商業銀行必須徹底改變業務結構單一的局面,不斷發展中間業務和表外業務,使得商業銀行的收益結構變得多樣化,以有效應對可能面臨的利率風險。
第二,實施以客戶需求為導向的市場營銷戰略。利率市場化之后,商業銀行所面臨的市場競爭將加劇,要想吸引優質客戶,商業銀行的市場營銷戰略必須要以客戶需求為導向,合理滿足客戶需求,不斷提高服務水平,推行高附加值的個性化理財服務,實施差別服務戰略,不斷推出為客戶量身打造的創新性金融產品。
第三,加強網絡銀行建設。利率市場化之后,大力加強網絡銀行建設,一方面,可以極大地減少商業銀行的經營成本,從而提高商業銀行的競爭力。另一方面,可以很大程度地方便客戶的投資理財,節約客戶的時間成本,使得網絡理財中心直接面向客戶,從而真正做到了解客戶,繼而服務好客戶。
參考文獻:
[1]余正萍.利率市場化對國有商業銀行的影響與策略[J].中國市場,2011(35).
[2]王洪林.利率市場化下的銀行經營策略[J].上海經濟研究,2002(7):66-69.
[3]周梅,扈照軾.利率市場化改革對商業銀行經營的影響及建議[J].金融論壇,2009(5):77-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