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針對當前發行庫風險防控體系的構成方式,在現有客觀條件下,以COSO理論為基礎對發行庫風險防控體系進行優化。
關鍵詞:發行庫;風險;防控
一、現有發行庫風險防控體系的構成方式
現有發行庫風險防控體系,是以防控制度為核心,同時以人防、技防以及物防三種防控方式作為主要手段,從業務流程上對人員行為進行控制,對潛在風險點進行排查的一套完整體系。
防控制度作為整個風險防控體系的基礎,其完備程度直接決定著整個體系內的風險程度,它最主要的特點是受人為影響較大,人員一旦出現問題,如利用內部人員身份和熟悉環境的特點,便可以繞過或直接違反制度。因此,在制定制度的同時,需要考慮到整個制度的可執行性、完整性,同時建立制度內互相監督以及事后防控機制,增加違反制度的成本,才能對潛在違規行為起到預防和威懾作用。
人防手段是發行庫防控體系最核心,同時也是最不穩定的部分。據不完全統計,80%的金庫被盜案件,皆為內盜案件,監守自盜或內外勾結成為金庫被盜的主要形式。由于發行庫一般處于院內,周圍環境較為簡單,發行庫安防重點在實際操作中更偏向于防內,而非營業時間的金庫防盜,更應作為發行庫風險防控的重中之重。
技防手段主要依靠科技力量,特點是較為可靠,可以升級,持續投入較大,包括攝像頭、探測器。目前發行庫安全防控技術主要分為三個部分:門禁管理系統、防范報警系統、視頻監控系統。門禁系統屬于事前防范,讓犯罪分子進不去;防范報警系統屬于事中報警,與保衛室或武警值班室相連,能夠對犯罪行為做出報警提示,以做出快速反應;視頻監控系統屬于事后追蹤系統,可以對未發生的犯罪行為形成威懾,也可以對今后檢查或事后案件偵破提供依據。
物防手段包括庫區設施、庫房主體、金庫門等硬件設施的配備,一次性投入較大,但投入后作用和效果穩定明顯。
二、基層發行庫安全現狀
以一個普通縣支庫為例,該縣支庫上世紀八十年代設庫,90年代被評為二級發行庫,庫房地處縣城中心,周圍環境較為復雜,庫房主體一面臨街,三面在院內。庫房庫容為100平方米左右,附屬區域100平方米。庫房配備兩名管庫人員,另有一名替補管庫員,三人年齡均超過50歲。由于該行進行柜員制改革,沒有單獨設置貨幣金銀股,因此部門負責人、發行會計、會計復核、均為會計國庫股兼職人員,守衛人員為合同制員工。
由于建庫較早,該庫的基礎設施較為落后。一是表現為上世紀80年代設計時的庫容已經遠不能滿足現今業務需求,同時由于近年來加大了小面額人民幣投放量,使得庫容更趨緊張,導致庫內堆垛過高,直接影響攝像頭的監控效果,容易造成監控死角;二是設施陳舊,如監控設施長時間沒有更新,攝像頭的清晰度過低,后臺監控設施由于設備老化,接口損壞,導致現有攝像頭不能全部發揮作用;三是人員不足,兩名管庫員均超過50歲,且從事發行工作多年無法輪崗,同時由于實行柜員制,無專門的貨幣金銀部門負責人及發行會計、發行會計復核。
庫容不足,設備需更新,人員可選范圍小成為發行庫尤其是縣支庫存在的普遍問題,這些客觀環境對發行庫風險防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三、以COSO理論為基礎,對發行庫風險防控體系的建設提出幾點思路
COSO(內部控制框架)作為一種評估企業內部控制的標準,其報告認為,內部控制系統是由控制環境、風險評估、內控活動、信息與溝通、監督五要素組成。
(一) 控制環境
控制環境是所有組成要素的基礎,在發行庫風險防控體系的建設中,作為背景主要表現為發行人員的考核及選擇制度、庫主任及查庫小組參與對發行庫檢查制度、發行庫管理及操作人員職責的劃分上。
1.現有制度明確對發行人員的選擇和考核做出了詳細的規定,以保證貨幣發行人員的“純潔性”。
2. 在監督檢查方面,現有的發行庫管理辦法及發行庫檢查辦法,較為完善地規定了檢查次數,檢查范圍及檢查程序,達到消除了制度違反者的僥幸心理的作用。
3. 在現有的制度體系下,基本明確規定了各崗位人員職責分工。
(二)風險評估
風險評估的前提是設立目標,而發行庫管理的首要目標就是實現安全管理,實現安全管理相關的最核心的風險就是庫款安全,其中風險因素包括庫款被盜搶、因人為原因或自然原因發生災害或事故。針對這些風險,應采取適當的控制活動。
(三)控制活動
在發行庫風險防控體系中,控制活動是指為了削弱風險的措施,其中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 制度執行方面。現代管理理論認為,風險不能完全排除而只能控制,制度措施制定的嚴密程度決定了整個防控體系可能出現風險的大小,而執行制度的完整性則決定了在現有制度體系的控制下,剩余風險的大小。目前,依托于2007年頒布的《發行庫管理辦法》以及細則辦法,由貨幣金銀庫房管理系統對業務操作進行流程控制,有效地降低發行庫風險。可以預測正在開發的二代貨幣金銀庫房管理系統將對業務操作流程進一步規范,讓自覺遵守制度,轉變為不能違反制度、不敢違反制度。同時,在制度中沒有明確劃分責任的部分(如封簽鉗的管理人)應責任明確到人,堵塞漏洞。
2. 人員防控體系建設方面。人員管理作為發行庫防控體系中最核心同時也是最不穩定的部分,思想政治工作及管理考核工作對其發揮的作用顯得極為重要。制度制定得如何嚴密,如果違反制度,繞過流程控制,潛在的風險將集中爆發并被放大。會計舞弊GONE理論認為,人性的貪婪(Greed)是造成舞弊的一個風險因子,當舞弊者既有貪婪之心(Greed)且又需要錢財時(Need),只要有機會(Opportunity),并且認為時候不會被發現(Exposure),他就會發生舞弊行為。在發行人員的選擇上,保證發行人員政治素質、道德品質及身體狀況合格的是前提條件,在此條件下無論對發行人員的誠信及價值觀做何等考量,都應該堅持“疑人不用,用人也疑”的原則。同時將發行庫人員作為特殊崗位人員,嚴格進行考核,如果發現問題,必須馬上采取措施,予以撤換。
3. 在物防及技防方面。可以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綜合考慮風險大小及投入成本,逐步對現有物防及技防設施進行升級。對新建或改擴建的發行庫,在規劃上應充分考慮到業務發展的需求。同時,庫區結構應充分滿足封閉式管理的需要,因建設時間早,受條件所限,庫容不足而造成堆垛過高的,可以通過技術手段,升級技防來化解潛在風險。如監控設備,可以采用高清攝像機,同時選取合適的機位,避免死角。目前普遍使用的GIF、D1攝像機只有10萬、40萬像素,而高清攝像機可以使圖像提升4-8倍甚至更高,高清攝像機視角寬,圖像覆蓋范圍廣,安裝簡便,同一場景可以替代4-6臺傳統攝像機。攝像機機位減少的好處,一是可以準確判斷庫內人員的業務操作是否符合規范,二是單個機位清晰的圖像資料可以為調查取證提供重要的依據。
(四)信息與溝通
建立完善談心談話制度,利用工會、共青團組織與群眾的橋梁和紐帶優勢,積極開展談心活動。主管領導、工會、人事部門要定期與發行人員進行談心談話,發現并了解他們的思想變化,對于存在的思想問題,及時予以解決。貨幣金銀部門應與人事部門、內審部門、監察部門及時溝通,做好信息共享工作,以便及時掌握情況,減小風險,預防事故的發生。
(五)監督
監督作為內部控制體系的組成要素,是檢查內控缺陷的必備手段。監督包括持續監督活動,個別評估和報告缺陷。在現有體制下,可以依托內審及紀檢監察部門對發行業務進行審計或持續監督,對內部控制體系進行補充。同時,建立形成報告缺陷機制,對內部員工的欺詐行為進行告發也能夠阻止事故的進一步惡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