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曉青
農民工子女應該說是校園里一個特殊的群體,他們的生長環境、成長經歷、家庭狀況、知識情感、認知局限與心理特質和城市孩子相比都有一定的差異。這些孩子渴望維護尊嚴而尊嚴時常被冒犯,內心變得敏感而脆弱;渴望開闊眼界而不能明辨是非,不能抵制誘惑而容易誤入歧途;渴望過富足的生活,渴望像城市孩子一樣擁有漂亮品牌服飾和時尚的通訊工具而家庭經濟拮據,變得自卑;渴望自立自強而又畏首畏尾,縮手縮腳,信心不足。我所在的嘉峪關師范附屬學校有60%以上的學生來自于農民工家庭,因此,尋找正確的途徑,做好他們的德育工作,謹防他們精神荒蕪成了我德育工作的重心之一。
一、為他們點亮心燈
農民工子女最顯著的特征就是自信不夠,不能主動地為自己尋找機會、創造機會,有時候機會來敲門,也會因為他們的膽怯而失之交臂。因此,要利用多種途徑,給他們提供展現自己的機會,為他們點亮心燈。比如,我們班隋佰強是來自黑龍江的孩子,私下里他喜歡給同學講笑話、講故事。一個下午,我來到教室,他正在給同學講著東北方言版的《貓和老鼠》,手舞足蹈,繪聲繪色,我暗暗驚喜。于是我動員全班學生做準備,將在接下來的周一班會舉辦才藝大賽。才藝展演的班會上,隋佰強和同學搭檔表演了一個小品,但他非常緊張,老是忘詞,表演的效果遠沒有私下的好。后來在類似的活動中我有意識地讓他鍛煉,并教給他一些克服緊張心理的辦法。多一次機會,他就會多一份鎮定、多一份從容、多一點自信,慢慢地他終于丟掉了自卑的包袱,上一學期他和同學一起成功地主持了全校的歌詠比賽,最近又成功地競選為學生會文藝部部長。隋佰強的這點成長經歷對他自己和其他農民工子女都是大有裨益的,他們明白了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秘訣,自己是自己永遠的救世主,讓心靈高高站立,會享受更多的陽光。
二、培養孩子堅韌的心,拒絕誘惑
農民工子女從偏僻的農村來到繁華的城市,新鮮的視覺、聽覺誘惑充斥著他們好奇的心。網絡游戲誘惑是一切誘惑之最。這些孩子一旦染上網癮就如成人染上毒癮,會變得自私冷酷,會毀了自己,甚至會毀了父母,毀了家庭。我目睹過穿著臟舊工作服的父母歇斯底里地捶打玩了通宵早晨直接來上學的孩子,也看見過有家長拉著有網癮的孩子低三下四地懇求教師再給一次機會,而孩子卻表情麻木。安康就是這樣的學生,這學期三次離家出走去網吧,每次出走時間都較長。離家后和父母玩著躲貓貓游戲,趁父母不在家偷走了家里二百多元錢,后來又透支了大姨的一百八十元的電話費用來上網打游戲。蘇霍姆林斯基說應該把道德感、理智感和美感緊密地聯系在一起進行培養,才能達到實際的目的。這教會青年人控制自己的各種愿望,自覺地限制它們,要成為愿望的主宰。因此,一開始我就用心保護學生本真的淳樸善良。教給他們很多時候需要用理智來控制情感,抑制沖動,分清美丑善惡。
三、文字交流有著奇特的功效
記得在八年級的時候,我在賈斌的雜記上看見她用大字號寫著的一行字:我的心是寂寞的城,我在運動,城在扭曲。讀完后有一種不寒而栗的感覺,我心想一定要幫助這個學生走出陰影,我便在這句話的旁邊寫了一句:試著打開你的城,讓陽光灑進來,你將會面朝大海,春暖花開。賈斌是個怪學生,很有文采,也很努力,但總是不快樂。有一次閑聊的時候她告訴我說他們家族有好幾個憂郁癥患者,她擔心自己將來會患憂郁癥。這樣的學生用語言去說教只會事倍功半,選擇用文字交流效果就會好得多。于是,她常常會在日記里對我坦露真心,我也會真誠地寫下我的認識或見解,她確實在一點一點變化。前幾天中學籃球賽,她站在場邊,大聲地、熱情地給本班加油。看來她寂寞的城真有陽光灑入。文字可以保存,反復閱讀,不斷玩味,因此,有著語言所不可比擬的功效。起初我和學生只是通過寫信、寫紙條的形式交流,后來有幾個學生在雜記本上自創“貼吧”“留言板”等欄目要我給他們寫一些東西。就這樣師生之間有了朋友似的關系,德育工作開展起來就游刃有余。
四、切忌急于求成
蘇霍姆林斯基說:“要記住,人的潛能和力量是無窮無盡的。一個學生可能整整一年什么也學不懂和學不會,但他學懂和學會的時刻眼看就會到來。這種‘頓悟(指思想的覺醒)、這種蘊含在兒童意識里的內在精神力量,有一個漸進的積聚過程。而我們教師則要用信賴去促進這種力量的積聚。無論什么時候也不要急于求成和悲觀失望。”教知識如此,教做人亦如此,教農民工子女做人更是如此。這些學生的父母工作很辛苦,下班后精神疲倦,沒有精力對孩子進行教育;有的很忙碌,和孩子幾乎是兩頭不見,無暇顧及對孩子的教育,因此,對他們的教育主要落在教師的肩上。有的時候,辛辛苦苦教育了五天,剛有點兒起色,結果一個雙休日,因無人管理就功虧一簣。這種時候也不能灰心,慢慢再來。例如,郭茹佳是父母離異之后跟著媽媽來到嘉峪關的,是個自尊心很強的女孩,和她的五人小團體是我班女籃的主要成員,可她身體瘦弱,缺乏對抗性;平常很少運動,身體的靈活性也不好;我更擔心她腦垂體中的瘤子。一次籃球賽進行了二十分鐘的時候我把她換下場,看得出她非常不滿意,用腳狠狠地踢著場地邊一個空了的礦泉水瓶子從我面前過去。后來我給她解釋了原因,想著她會豁然開朗。可緊接著又發生了另一件事:我校考試的日子不統一組織上早操,我到校早,動員學生出去跑幾圈,美其名曰“熱熱身”。其他學生聽我這樣一說,紛紛離開座位涌向操場,郭茹佳卻用腳狠狠地踹前面的凳子以示不滿。我輕描淡寫地告訴她不想跑就不去跑,這是自愿的,并告訴她漂亮的女生用腳踹凳子會嚴重損壞形象。在當天的雜記上她告訴了她對我不滿的原因:自己練了那么長時間的籃球竟然不如才練了幾天的于睿(是我班的體育苗子)。我終于有了好好開導她的機會,通過她的雜記本我告訴她集體的利益高于任何個人利益,她和于睿都是我的學生,手心手背都是肉,我不會厚此薄彼。希望她加強鍛煉,有了強健的體魄和精湛的球技不害怕沒有球賽打。看到這些她才笑容綻放,我的心里也暖暖的。就這樣堅持著,不驕不躁,一點一點鞏固教育成果,積少成多,積小成大。
為農民工子女撐起一片藍天,讓他們渴望維護尊嚴就會得到尊重;渴望開闊眼界就能得到正確引導;渴望過富足的生活,就先讓他們的精神富足起來;渴望自立自強就讓他們的內心都亮有一盞燈。正如泰戈爾所說:“不是錘的打擊,是水的載歌載舞,使鵝卵石臻于完美。”
參考文獻:
蘇霍姆林斯基,《學生的精神世界》,《給教師的100條建議》
【責編 田彩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