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焱
摘要:大學生就業工作是高校重點的工作之一,學生的就業率、就業質量,檢驗著學校的辦學質量,關系著學校的社會影響力,關系到每個學生、家庭、學校、社會及國家的安定、進步與發展。而就業指導課程是其中重要的一個環節,合理地設計教學時間和內容能有效地促進學校就業工作的開展,并能促進學生確立就業目標、學習目標,提高學習的自主性和動力;為學生的就業提供有力的幫助,促使學生的就業層次、就業穩定性、就業滿意度提高。
關鍵詞:醫學生;就業指導;教學改革;實踐
大學生就業指導在高校受到的重視程度越來越高,學生的就業指導工作更是得到了很好的開展,學生的就業率普遍較高,同時也出現了如學生的就業層次、就業穩定性、就業滿意度較低等問題,影響了學生就業的質量。學校如何才能很好地保障就業質量,高效地開展就業指導課程,本文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了探索。
一、研究學生特點,了解學生情況,加強管理和服務
要做到學生就業率、層次高,就必須保證人才培養質量,就必須抓好學生在校的學習和管理工作。高專醫學類學生學制為3年,在校學習2年和1年的實習期,在校的學習時間短、任務重,如果沒有很好地安排好學習和實踐的時間,理論知識和實踐技能得不到很好的學習和鍛煉,很難保證學生的就業質量。
1.高專醫學院校的學生情況調查。以保山中醫藥高等專科學校為例,對1969名學生進問卷調查,92.3%的學生覺得有必要開設就業指導的課程,并希望學校能提供就業形勢、就業政策、求職技巧、求職心理調試等方面的內容。其中72.8%的學生的就業期望是醫療衛生單位。18.1%的學生的就業期望是企業或其他,9.1%的學生的就業期望是進行自主創業。
2.加強學生日常管理。根據學生特點嚴格管理。對在校學生日常學習有嚴格的考勤管理制度和保障機制,如給學生自由安排自習時間的同時,明確規定學生必須參與的集體自習時間。通過這樣的方法讓學生很好地利用好自己的自習時間,來很好地完成學習任務。
二、以往就業教育教學情況
以往就業指導課程的安排是在大二下學期,教材的主要教學內容有:就業形勢分析、自我探索、職業與職業定位、求職準備、面試、創業等。但這些教學內容已經不能很好地解決學生在就業過程中遇到的新問題。例如,外部求職環境,新的心理問題的面對和解決,求職面試,創業的變化等。鑒于出現的如上情況,本文提出了進行如下改革。
三、合理安排就業指導的教育教學的過程和內容
1.畢業生就業工作程序、就業形勢、政策、法律、法規就業市場的介紹、了解和學習。介紹學校整體的就業相關工作,讓學生在這項工作中充分發揮主導作用,積極配合和完成相關工作,如就業情況的反饋等。針對各專業學生特點對專業就業形勢的分析,讓學生了解勞動力市場的情況,明確細化自己的就業目標,做到有的放矢。對就業政策的解讀,讓學生很好地把握就業政策動向,能充分使用政策,利用政策的幫扶就業,并為就業提供政策保障。學習就業和勞動法律、法規,并通過就業案例分析的方式進行解讀,通過這種情景模擬的方式,讓學生在就業過程中能運用法律的保障行使自己的權益和履行自己的義務,盡量避免勞動糾紛。
2.求職心理。由于學生在就業過程中會因各種原因,產生恐慌、焦慮、自怨自艾、自負、自卑、盲從、嫉妒等負面情緒或心理問題。而這些問題將對學生的就業產生嚴重的影響。例如,大學生多是第一次面臨“自我推銷”的場面,由于缺乏經驗,心理過于緊張或異常膽怯、謹小慎微,從而影響就業過程中水平的正常發揮。這對于大學生達到擇業目的是非常不利的。故通過求職心理調適的課程讓學生了解今后就業過程中,如產生或遇到這樣的負面情感或心理問題時應該怎樣正確地去面對和解決。
3.求職準備與技巧。一個合適的職業選擇和正確的就業觀念是成功就業的前提和保障。首先,通過課堂教學讓學生系統地了解求職材料的制作、就業信息的獲取渠道,理性分析獲得的就業崗位信息,能適時調整就業期望,并克服“一次就業定終生”的觀念、“目標過高、過于理想化”的心態、樹立“多元化”的就業觀念等。其次,幫助學生了解用人單位在不同渠道中常用的招聘方法,確定求職策略,避免盲目匆忙求職。最后,通過介紹撰寫求職材料的方法、技巧,面對不同途徑的求職,如何來精心準備材料,讓求職材料充分展示自己的才華和風采,表達個人的愿望與心聲,更使用人單位了解自己的能力和水平,提高求職成功率。
4.求職中的筆試與面試技巧。首先,幫助學生了解一般面試基本知識,如儀表風度、專業知識、工作實踐經驗綜合分析能力、反應能力與應變能力、溝通能力、自我控制能力與情緒穩定性、工作態度、上進心和進取心、應聘動機、業余興趣等。讓學生了解根據這些測評要素如何來進行充分準備。了解筆試的考核相關內容,做好提前學習的準備。其次,做好面試前的信息、資料、心理、個人衛生、儀容修飾、儀態把握等方面的準備和練習。最后,精心組織學生進行模擬面試,讓學生通過實踐來更好地進行鍛煉。
5.職場的適應和創業。如何很好地進行個人角色的轉變,適應新的環境,如上崗初期的注意事項、人際交往等。除了介紹一般途徑的就業外,再進行創業相關內容的學習,如政策學習、創業項目選擇的一般方法,介紹大學生創業成功和失敗的典型案例,讓學生能對創業作出明智的選擇,讓有很好的創業條件的學生可以去積極地嘗試,勇于開拓,同時也不能盲目跟風。
總之,在完成教學任務的同時,要有機地將社會需求結合到教學中,不斷地更新教學過程和內容才能實現預期的教育教學目的,為學生答疑解惑;才能很好地引導和幫助學生樹立職業目標,培養學生學習知識、技能的積極性,進而提高自己的專業性、適應性、靈活性等各項能力,增強就業競爭力。最終實現就業層次好、就業穩定性強、就業滿意度高的目標。
參考文獻:
1.陳德嚴,《高職高專院校學生管理模式探索之嚴格管理實證分析》[J],《高教高職研究》,2008.7
2.高思銘,《就業指導教改應緊扣職業發展能力的培養》[J],《思想政治課教學》,2005.7
【責編 田彩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