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某大學2014年畢業生供需見面會上,大部分用人單位僅將學歷要求定為本科,有些甚至將擁有高學歷的研究生一律拒之門外。難道研究生還比不上本科生嗎?用人單位表示,高學歷學生眼界更高,怕“委屈”了他們。(據《武漢晨報》報道)
仔細分析起來,不難發現,一些用人單位拒絕研究生而歡迎本科生,其實是一種理性的選擇。其中原因顯然得歸結于人才供應與需求之間出現了一些新的矛盾。 其一,研究生盲目擴招與社會整體對研究生的需求之間出現矛盾。其二,研究生對工作崗位、工種、薪酬等的要求,與用人單位實際工作崗位、工種、薪酬給付水平之間的矛盾。
我們不妨舉一個例子來說明,在前不久山東舉行的2013屆畢業生雙選會上,碩士研究生小雷(化名)自曝投了200份簡歷,才收到了4個回音,最終決定錄取他的某單位,“薪酬待遇一般”。小雷有一句話很具代表性,他說:“(工作)對我們來說,本科稍微好找一些,因為生物類的公司都是基本操作生產,像我們這樣的碩士進去都是做研發,這樣就比不上博士,碩士就是夾在中間?!边@話說明了兩個道理:一是用人單位的研發工作崗位并不多,博士等更高學歷的人才足夠了。二是很多研究生并不愿意放低身段,去基本操作生產崗位上工作。
不難發現,一方面是用人單位的用人觀念發生了根本性轉變,不再像以前一樣唯學歷論,動輒就要高學歷的人才,他們更看重人才的實際能力。比如在武漢此次畢業生供需見面會上,某大型企業招聘負責人就說:“我們需要的不是學歷,而是工作經驗和能力。”
另一方面,一些大學生、研究生等求職者,求職觀念卻依然停留在十幾年甚至幾十年之前,依然拿學歷當“敲門磚”,而且如今的研究生,也在一定程度上出現了20世紀末本科生所有的一些“眼高手低”的毛病。
我們國家的總體教育水平并不高,高學歷的人才更沒有出現過剩。過去如此,今天如此,以后相當長的一段時期內,也依然如此。因此,研究生就業遭拒,甚至比不上本科生有優勢,并不是說明研究生的學歷太高了,也不是說用人單位已經不需要高學歷的人才了,而是學歷的盲目追求與社會人才需要之間出現了較為嚴重的脫節。
基于此,一方面,教育者要認清形勢,轉變一味追求高學歷而輕實際能力培養的教育理念和方式,做好市場調查,多培養一些社會真正需要的人才。另一方面,一些研究生等高學歷人才,有必要做好定位,把眼光和身段都略微降一降,先工作起來,在工作中積累經驗和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