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結合江門臺山供電局配網安全生產形勢,提出配網作業安全管控措施,力求從制度、人員技能、風險管控、作業程序、安全監護等多個方面進行規范和強化,提升配網作業人員的安全風險意識,管控薄弱環節,杜絕違章作業。
【關鍵詞】配電網;安全風險;作業現場;管控;安全管理;隱患排查
1.引言
保證人身、電網和設備安全穩定運行是供電企業安全生產工作的重心,也是供電企業發展的基本要求。隨著地區經濟的發展,地區配電網絡得到了飛速發展,配網現場施工作業出現點多面廣、作業環境復雜多樣的情況。在施工作業中,人的不安全行為、物的不安全狀態和環境的不安全因素總是客觀存在的,這些不安全因素在生產活動中就形成了風險,且一旦失控就可能導致不安全事故的發生?,F階段各類基建、技改、大修、檢修、搶修(急修)現場的不斷增多,使作業現場的安全管理成為配電網管理中的重中之重。
2.臺山供電局配電網概述
臺山市是廣東省面積最大的縣市之一。現轄廣海灣工業園區、16個鎮、1個街道辦事處和1個華僑農場,共分313個村(社區)委會,3655條自然村。市內常住人口98.4萬人。臺山供電分局所轄10kV公用配電線路165條、長度2689km,公用配電變壓器共2371臺、容量達329676kVA,同時還擔負著大量用戶配電變壓器和線路的日常運行維護。配電設施分布在東西長80km,南北寬100km,總面積3286平方公里區域內,共有18個供電所,配電專業工作人員221人。
3.配電網作業定義及特點
3.1 定義
配電網作業是針對架空線路、電纜、桿塔、配電變壓器、隔離開關、無功補償電容以及一些附屬設施的建設施工、技改、大修、檢修搶修(急修)等。
3.2 特點
配電網線路分為農網配電線路和城市配電線路。農網配電線路的特點為分布廣、線路長、較分散(遍布農村及住戶)、設備基礎差、缺陷及隱患較多。城網線路處在臺山市區,供電用戶較集中、供電方式較復雜,多采用“手拉手”或雙電源供電。城網線路有配電線路絕緣水平和設備完好程度較高,但作業環境復雜、用戶自備電源多、管理難度大、易發生安全事故等特點。配電線路涉及基建施工、高低壓線路、搶(急)修、裝表接電等專業,存在現場作業專業面廣、人身及設備事故發生率高、安全管理責任范圍大且難度大等問題。
4.配網日常安全管控措施
臺山局配網項目是以項目部為管理主體組織實施,管轄的范圍包括基建、技改、大修的項目,項目管理設配網項目經理1名,下設3個項目分部,共有17名項目管理人員(集中管理)組成,3個項目分部平時分片負責,遇到大型(聯合)施工時又統一、協同管理;從計劃管理、施工信息報送、開工許可、風險管控、現場監管等方面進行管理,著重過程管理,突出風險控制的原則,體現項目管理的作用。
4.1 各負其責,協同管理
(1)明確各掛靠供電所的領導、中層干部對所掛靠的供電所年度的安全目標(含屬地管理責任)負連帶管理責任,發生事故,一同問責。
(2)明確事故防范從反違章工作抓起的思路,落實反違章工作從思想教育、從人員責任意識抓起的做法,每年初組織全體員工簽訂《不違章承諾書》和開展反違章動員和教育。
4.2 嚴抓開工前準備工作,杜絕盲目開工
施工安全風險管控從準備工作抓起的原則,推行我局的“六不入計劃”和“六不能開工”管控機制,規范施工、作業安全管理,確保各項風險管控措施落實到位,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4.3 計劃性作業安全管理措施
(1)嚴格執行《江門供電局現場作業“1-3-5”管控機制(試行)》,切實控制每日施工數量,確保每一項施工都有人到點到位進行管理。
①編制每日施工計劃時必須安排好現場監管人員,原則上定好的監管人不能隨意變更,如需變更的必須經原委派人員同意并另安排監管人,委派人需對新安排的監管人進行工作交底;
②現場監管人的工作直接對委派人負責,委派人應提前向現場監管人開展監管任務交底,包括其監管范圍的作業的危險點和控制措施,監管的重點和關鍵部位、關鍵工序和其他注意事項等。
(2)強化計劃管理。
①日計劃必須是周計劃的一部分;
②工程管理部門所有日計劃在報安監部前必須經部門負責人審核確認;
③周計劃外的作業還須經主管領導審核同意;
④嚴格按“誰批準,誰負責”的原則進行管控。
(3)嚴把風險等級審查關。
①所有施工任務的風險等級必須在報施工計劃前完成集中審查(由部門或業主項目部組織);
②審查結果須經項目部負責人確認;
③施工方案必須在施工任務集中審核風險等級前完成,并提供作為審核風險等級的材料。
(4)實行每日報送的原則。
①對審批通過的施工計劃按每日報送的原則進行,由項目管理部門在施工前一天16時30分前報安監部。每日的施工計劃以安監部統計、審查后發出的為準,否則視為無計劃施工。
②除緊急缺陷處理和事故搶修,不允許當天臨時增加非計劃性作業。
(5)執行施工作業信息監控管理。
通過手機傳遞信息機制,使各層面安全第一責任人每日全面掌握自己管轄范圍內的施工作業情況,組織和督促相關管理人員按到位要求管理好施工作業的全過程。
①信息逐級報送關系:供電所工程業務員(所有作業)→供電所所長(“低”風險等級及以上或作業人員30-59人)→工程管理部門及安監部負責人(“中等”風險等級及以上或施工人員超過60人)→局長及分管領導。
②特殊時期按提級原則報送。
(6)實行會議紀要制度。
①凡涉及多班組聯合施工或中等風險的施工作業,必須召開施工協調會進行風險評估及討論控制措施,落實現場管理相關要求,并形成會議紀要(發至局領導、安監部、項目管理和屬地供電所等)。
②以會議紀要作為安監部對該項施工計劃審批的前提條件。
(7)嚴抓施工前的查勘管理。
①項目開工前必須由業主項目部、監理、施工方三方共同進行現場查勘工作;
②查勘后由供電所長(正、副所長均可)簽名確認,才可列入施工計劃。
(8)梳理和管控施工關鍵節點或工序。
①針對每項施工實際情況,篩選風險較高節點和工序,對高風險節點或工序進行差異化管理,設立專門“旁站人”進行專人監管。
②在施工方案、安全交底中要書面明確具體的“旁站人”,“旁站人”不在場時不得實施該工序及以下工序。
③施工安全管理中,根據施工作業的風險評估結果,對不同風險的工序實行差異化管理。關鍵工序(特別是人身安全風險突出的作業環節)設立專人進行重點旁站監管,突出重點地抓好全過程安全監管。
(9)落實“違章說清楚”機制,實施凡違章必組織“違章說清楚”及問責,及時將事故苗頭消滅在萌芽狀態。
“違章說清楚”是指由違章發生的相關責任人向局安委會就事件的經過、原因、整改措施等說清楚。
4.4 緊急搶修作業安全管理措施
(1)使用搶修作業表單;
(2)嚴格執行搶修信息報送要求;
(3)安排現場督查(包括非工作時間);
(4)結合實際情況,按城區與鄉鎮及作業量不同、風險等級不同,制定了各級人員的到位要求,實行差異化管理。
4.5 狠抓開工前培訓和交底管理
(1)每周五對下周施工計劃的所有施工作業人員進行集中交底和培訓。
①無開展集中交底和培訓的作業任務不能列入每周施工計劃;
②無參加集中交底和培訓的人員不能進入施工現場;
③未按要求開展現場勘查工作的項目作業人員不能參加交底、培訓。
(2)常態化開展施工前施工機具、個人防護用品集中檢查,防止不合格的工器具進入施工現場。
①由業主項目監管人負責對施工機具檢查;供電所監管人負責對人員的個人防護用品檢查,施工方監管人協助供電所監管人對人員身份、資格核對;并填寫檢查表單、簽名確認。
②檢查過程需拍照保存,由各項目部主管每周五15時前收集并交安監部備案。
4.6 重視現場監管的作用
(1)組織現場監管人員進行工作規范的培訓、交流活動,統一工作規范,提高現場監管人員的工作效率。
(2)執行開工許可制度,在業主方現場監管人員沒到場的情況下,禁止擅自開工。
不論風險值高低,實行每一作業組至少有1名項目管理員駐點進行全過程監管。
(3)齊抓共管,開展安全問題約談工作。由黨群工作部定期對日常存在較普遍安全問題的單位負責人開展約談工作,提高安全責任心,加強現場監管執行力度,防止安全問題屢查屢犯。
對凡約談過的安全內容,各工程管理部門、供電所如犯同一安全問題的,將作屢查屢犯,納入工作效能處理。
5.施工高峰期的安全管控措施
每年第四季度是各基建工程、檢修、消缺等現場工作的高峰期,也是發生人身事故和誤操作事故的高風險時期,存在較大的作業性風險,因此這段時間重點是落實防范人身事故和誤操作事故的工作,制定保安全的管控措施。
5.1 明確思路,統一原則
一切工作的開展以保證安全為前提,以保人身安全為重中之重。
①2012年,制定和組織落實《百日行動保安全工作重點措施》和《關于進一步加強“百日行動保安全”工作的通知》要求。2013年,制定和組織落實《第四季度重點保安全措施》和《今冬明春重點安全工作措施》要求。
②合理安排工作任務和節奏,保證作業人員能勞逸結合,保持良好的狀態;保證管理力量足夠。
5.2 嚴控工作節奏
(1)嚴格控制施工作業點總量,每周增加不能超過20%,并確保每天的總量不得超過20項。
(2)所有施工任務的現場管理按提一級管理的原則進行。
①每日施工計劃必須經安全生產領導審批和簽名確認。
②項目管理部門要保證當天至少要安排本部門1名中層干部到現場進行安全檢查。
③按高一級風險等級的管理標準安排人員到位管理。
(3)加大現場安全督查覆蓋面,抽調各供電所人員協同局安監部督查人員進行跨區域督查。
由各供電所指定1人,安監部對其進行現場安全督查業務培訓后,將根據作業量采取就近的原則安排進行跨所區域督查。
(4)強化領導帶頭管理現場的作用,第四季度至次年春節期間實施局領導周末輪流值班下現場檢查安全工作機制,消除周末施工現場監管相對薄弱的隱患。
6.結束語
在配電網作業安全的管理中,有關從業人員應不斷學習,提高自身技術和安全素質,認真分析研究作業現場出現的問題,以減少因措施不到位、管理不到位導致的事故發生,確保配電網的安全穩定運行。
參考文獻
[1]李寶慶,賈玉堂,解振學,等.電力安全工作規程學習問答[M].北京:中國電力出版社,2006.
[2]蔡樹人,陳其祥,陳祖嘉,等.供電企業安全性評價重點問題和整改措施[M].北京:中國電力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