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電子商務基礎》是電子商務專業(yè)的核心基礎課程之一。本文闡述了《電子商務基礎》課程的性質、地位及我校該課程教學基本情況,分析了該課程在教學中存在的問題與困難,并在此基礎上提出了教學改革的建議與具體做法及成效。通過探討,希望能把《電子商務基礎》這門課的教學工作做得更好。
【關鍵詞】商務基礎;教學模式;改革
一、課程性質與地位
《電子商務基礎》是一門跨學科、跨專業(yè)的綜合性課程,是我校電子商務專業(yè)的專業(yè)基礎必修課,也是全國電子商務員的必考內容。該課程主要講授電子商務基本理論和原理、基本應用和技術、前沿問題的介紹,主要培養(yǎng)學生對電子商務的理解能力、認知能力和實踐應用能力,培養(yǎng)信息社會需求的新型商務人才。
二、教學基本情況簡介
電子商務是運用電子設備和網絡技術進行商務活動(包括營銷、生產、管理活動)的過程。《電子商務基礎》課程涉及商務內涵、計算機網絡技術、網絡營銷、物流配送、電子交易、安全分析、保障等多方面知識。整體課程通常設置為80個課時(每周4課時),其中,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并重,各占約40課時。教學內容和教材建設與勞動部電子商務員鑒定無縫對接。
三、教學中存在的問題與困難
(一)教材問題
電子商務行業(yè)發(fā)展迅猛,電子商務的教材無法滿足當前教學的需要。教材內容滯后,重理論,輕實踐,不能與電子商務的發(fā)展與時俱進。電子商務的教材應該同時具備可讀性、綜合性、可操作性,深淺或繁簡適宜等特點。
(二)課程開設與教學重難點問題
該課程基本上會開設在第一或第二學期,但該課程所涉及的專業(yè)知識多半是在二、三年級才開始學習的,這樣教師就要補充該方面的專業(yè)知識基礎內容,自然導致教學內容繁多。但是,如果將《電子商務基礎》課程調到第三學期或后面才開設,就會影響其他專業(yè)課程的開設,也屬不妥。
該課程教學內容廣泛和更新速度快,既要求學生要有比較綜合的知識面,也要求教學重難點要突出。但往往在這種情況下,課程信息量過大,教師很難確定教學的重難點,從而導致學生對學科難以深刻理解。
(三)學生基礎及需求問題
中職學生的專業(yè)基礎較薄弱,知識面普遍較窄,面臨著許多學習障礙。同時,學生的水平參差不齊,有的計算機網絡水平較高,很早就已經懂得開網訓甚至已經成功進行網店經營了,但有的卻連WORD、EXCEL也不會操作。針對以上問題,如何進行有效學習成了一大難題。
(四)教學處理問題
《電子商務基礎》課程教學通常包括理論和實操兩個部分。但是,這兩個部分的教學往往脫節(jié)。理論部分的學習主要是要解決“什么是電子商務”和“電子商務干什么”的問題,是要使學生理解電子商務的概念、特點、分類、作用及其他專業(yè)的基礎知識等,樹立電子商務意識。每個章節(jié)都可作為一門獨立的課程,關聯(lián)性不大。盡管理論教學后會有相對應的實踐學習安排,但是由于兩者相隔時間較長,學生對理論知識又容易淡忘,教學效果往往達不到預期的效果。
實操教學的學習主要解決“電子商務要用哪些工具”和“如何做電子商務”的問題,主要包括模擬實訓和現(xiàn)實網絡環(huán)境實訓兩個部分。雖然模擬系統(tǒng)軟件可幫助學生了解電子商務操作流程,但模擬流程畢竟滯后于現(xiàn)實網絡商務,軟件的更新也需要一個過程,這樣必然會導致學生的動手能力得不到很好的提高。此外,若直接采用現(xiàn)實網絡環(huán)境進行實驗教學,學生能隨時上網,網絡安全與教學管理將成為新的問題。
(五)缺乏科學的評價機制
我們現(xiàn)在采用的評價方式是“理論筆試(期中與期末考)+平時表現(xiàn)分”,這種考核形式往往沒有突出實踐能力的考查。實訓項目的設計沒有典型性、操作意義不大或結果難以衡量,也會直接造成教學上無從評價或者評價結果不準確。
四、教學改革的建議
(一)選擇時效性強的教材
電子商務的資訊迅猛發(fā)展,我們對教材的選擇就顯得尤為重要。希望盡量能夠在一些知識點上達到內容的更新,這里面有許多教材都是很不錯的。我在這推薦電子工業(yè)出版社出版的《電子商務基礎與應用----“學·用·做”一體化教程》,它是國家精品課程教材。該教材主要分為三篇,上篇“看一看:什么是電子商務”(包括電子商務概述、技術基礎、市場分析、其他應用等),中篇“用一用:如何使用電子商務”(包括網絡信息搜索、網上支付、電子商務物流、電子商務安全等),下篇“做一做:怎樣開展電子商務”(包括網上開店、企業(yè)網站策劃等)。該教材內容豐富,案例時效性強,讓學生能更好地掌握最新商務資訊,很好地提高了學生的學習熱情。
此外,根據我校商務教學現(xiàn)狀,以“網實一體”為核心,優(yōu)化課程結構,開發(fā)突出學生實踐能力、職業(yè)能力、創(chuàng)業(yè)能力的校本教材,也是一個新途徑。
(二)實時調整教學重難點,注重職業(yè)資格證能力提升
教師依照教學大綱制定教學計劃后,可適當?shù)貐⒖紝W生的意見和班級的實際情況,來對教學的內容和學時進行相應的調整。針對不同的專業(yè)、不同的學情,保留學校獨有的課程特色,采用不同的教學計劃。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階段性地與同學們溝通,深入了解教學效果與原定目標是否相符,并及時作出調整,同時結合學校的專業(yè)優(yōu)勢,發(fā)展自己的教學特色,讓學生更好地掌握電商的基本理論與技能。
由于電子商務基礎課程的知識內容與電子商務員資格證的考試內容有許多重復之處,我們可以在基礎課程學習中穿插講授一些有關電子商務考證的相關內容,講授一些電子商務領域的前沿知識以及電子商務的最新動態(tài),以此來達到考證的前期輔導與更新知識內容的效果,把職業(yè)資格能力滲透到平時教學內容中。
(三)強化實踐教學,注重因材施教
教師應靈活地將理論與實操有機結合來進行教學,充分利用目前先進的信息化手段和環(huán)境進行改革,真正地實現(xiàn)“做中學、做中教”。若基礎較差的同學就采用邊學邊教,基礎較好的同學就先做后學。在原有的模擬軟件實踐的基礎上,加強虛擬環(huán)境中實踐和社會實踐兩大環(huán)節(jié)的應用。可實際操作一個購物全過程,或通過社會實踐讓學生參與到電子商務應用中去,加強學生專業(yè)知識的能力培養(yǎng)。教師在加強實踐環(huán)節(jié)的同時,應適當增加一些社會拓展實驗,開闊學生視野,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培養(yǎng)應用復合型人才。
(四)提高教師的綜合素質
學校應鼓勵教師積極參與企業(yè)實踐;結合實踐經驗,收集和編寫電子商務案例、實訓指導書、校本教材等;鼓勵教師開發(fā)電子商務項目;鼓勵教師參與電子商務課題研究,從而提高教師的綜合素質。
(五)改革考核方式,側重實踐考核
改變傳統(tǒng)的期中期末考試,減少紙質試卷的考試,加大平時成績的比重,注重過程考核,多采用無紙化考試。在紙質考試中,也應有針對性地組織設計一些有利于提高學生就業(yè)技能的考核題庫,以滿足目前就業(yè)市場對電子商務人才的需求。
通過考取電子商務員等相關資格證書獲得技能學分,通過實訓報告、專題討論、淘寶開店等形式對學生進行考核,重點培養(yǎng)和鍛煉學生的思考表達能力、資料搜集整理能力、實踐應用能力,提高專業(yè)學習的針對性,幫助學生明確自己專業(yè)的就業(yè)情況。這樣,學生才能真正把所學的知識應用到實際工作中去,達到知識與實踐的融合,同時也掌握了商務基本操作流程,為今后人生規(guī)劃與發(fā)展做好鋪墊。
(六)靈活運用各種教學方法
最基本有效的教學方法就是講授法了。但切忌滿堂灌,長時被動聽課,這樣會使學生厭煩,學習自然就差。同時,教師要靈活運用多媒體教學,不要紙上談兵。一個有實戰(zhàn)經驗的老師,講授出來的知識往往會更吸引學生,也令學生信服。
活用案例教學法。教師搜集新穎、有代表性的典型案例,在教學上激勵學生進行思考并積極參與討論,理論與實際相結合,從而起到師生互動的作用,提高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以學生為中心”教學法是目前使用較廣泛的有效教學法。課堂上以學生為中心進行教學,教師提出任務、題目或一些素材,引導學生進行思考、探索、總結,從而激發(fā)學生主動創(chuàng)新的精神,增加對相關理論的深刻理解和融會貫通,以達到滿意的學習效果。教師還可引導學生進行模擬實踐(利用模擬商務系統(tǒng))與真實的實踐(利用一些知名的電子商務網站,如淘寶、騰訊、阿里巴巴等)。
五、教學改革的具體做法與成效
(一)理論教學方面
根據多年的《電子商務基礎》和《電子商務員》考證的教學經驗,我覺得可以將兩門課程合并成《電子商務基礎與應用》一門課,開設一年的學時,課程中穿插考證的內容。同時,可考慮取消“電子商務安全保障體系”、“電子商務的技術實現(xiàn)”等章節(jié)的教學內容,而增設“電子商務法律法規(guī)”和“職業(yè)道德”等內容。這樣既增加了學生必須知道的知識性內容,同時也減少了課程間的交叉重復。
(二)實訓內容的安排
在實訓內容的安排上,在整個課程規(guī)劃體系中可設計安排多個與現(xiàn)實接軌的實訓項目,如“體驗電子商務”、“機票和酒店的在線預訂”“網上市場調查”、“網絡廣告發(fā)布與策劃”、“網上銀行功能調研”、“物流公司模式的選擇和快遞公司服務及價格對比”、“第三方支付平臺使用體驗”、“C2C平臺的注冊及購物體驗”、“B2C網上商城對比分析”、“B2B電子商務平臺的選擇調研”、“CA認證”、“電子商務類就業(yè)崗位分布狀況調查”、“電商典型案例分析”等等,來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學習到更多實用性的知識。
(三)教學方面
課堂上探索采用完全開放式的教學形式,打破傳統(tǒng)的課堂教學和實驗室教學為主的教學形式,培養(yǎng)學生能將微信、來往、QQ、游戲等作為一種賺錢的商業(yè)工具。聘請行業(yè)專家(如周邊的電子商務企業(yè)、代運營商、淘商城等)作為兼職指導老師對學生進行有針對性的指導,考慮安排學生去這些單位做一些間隙性的鍛煉實習,體驗電子商務,提高學習熱情。
開展“網實一體”校企合作的電子商務專業(yè)教學模式和教學評價的改革,設計電子商務職業(yè)崗位能力“校企一體化”評價體系,構建分層次、實踐考核與理論考核并重、技能考核標準對接職業(yè)鑒定標準的評價機制,加入企業(yè)考評指標。
六、課程教學改革的經驗、教訓和創(chuàng)新之處
結合電子商務的教學實際情況,就電子商務專業(yè)的課程設置、教學組織形式、教學內容的安排、課程考核方式作出的改革,尤其在理論教學與實訓項目的安排設計中,同學們均能適應且能熱情地投入到各實訓項目教學中,取得了較好的教學效果。在開放式課堂的實施過程中,有時會取得不錯的效果,但會存在課堂紀律容易失控等問題,需要再仔細斟酌細節(jié)問題。
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更新與發(fā)展,要切實地讓學生掌握電子商務知識與技術,我們就必須采取科學的教學方法并靈活運用,注重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加強學生的理論水平和實踐能力的培養(yǎng),切實深入實踐,實現(xiàn)對所學知識的利用。
參考文獻
[1]徐慧劍.《電子商務概論》實驗教學改革與創(chuàng)新研究[J].科技資訊,2007(4):127-128.
[2]席春霞.《電子商務概論》課程教學改革的思考[J].教育教學論壇,2012(12):56-57.
[3]肖燕芳.淺析電子商務教學模式創(chuàng)新研究[J].科技資訊,2009(10):186-187.
[4]楊亮.淺談《電子商務概論》課程教學改革[J].科技信息,2011(3):291.
[5]梁艷娟.關于電子商務專業(yè)教學模式的思考[J].大眾文藝,2010(6):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