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高校模擬電子技術課程教學因其抽象且難于掌握成為學生反映的焦點。根據已有的研究以及自己的教學實踐,我們可以得出此課程難學的原因,并從模擬電子技術課程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和手段等幾個方面,提出采用“理實一體化”的教學模式,為電子技術和相關專業技術基礎課程的教學改革提供了較好的改革思路。
【關鍵詞】模擬電子技術;教學方法;理實一體化
隨著現代工業的發展,社會的進步,模擬電子技術發展非常迅速,再加上計算機輔助設計的進入,可以說模擬電子技術處于日新月異的變化之中。然而,現行高等學校中專業電子類課程教學僅能夠系統地完成電路的基本知識、基礎理論和基本方法,對于能夠以工程實踐的觀點對一般性的、常用的電子電路進行分析和計算,而對具有較強的讀圖能力和簡單電子電路的設計能力培養欠佳,也很少涉及新知識、新技術。如何使學生較好地掌握專業基本知識與技能是我們積極探索的一個新問題。從我國現階段高等教育的研究發展來看,采用項目課程理實一體化的教學方法就能夠很好地實現對職業類學生的培養。“理實一體化”教學作為一種創新的教學模式,體現了高等教育工科教學的特色。“一體化”教學試圖在理論上和實踐上突破高等教育中傳統的“文化課——專業基礎課——專業課——技能練”的教學模式的框架,這種模式能加強學生的技能培訓,提高教學效果。因此,對于模擬電子技術或者其他類電子類課程,光靠課堂教學是遠遠不夠的,理實一體化教學是改變教師難講、學生難學的最好方法。
1.高等學校模擬電子技術教學設計
課程設計是課程教學最先也是最重要的環節,教師對于本課程的把握在整體設計中可以有直觀的體現。我們可以根據班級情況,人員情況課程聯系等等進行課程設計。例如我們以模擬電子技術的基礎課電工技術為例,是否會有后續課程與本課程有較為密切的聯系,是否該重點講授與強調等都需要體現。具體設計方法參見表1、表2所示。
2.高校教師教學內容與學生所學理論理實一體化
首先,教師的教學內容就是教師的教案。教師明確課程定位,如何能激發學生興趣,學好這門課程,除了教師的教學設計,還應注重教案的準備和學生教材的選取。半導體電子技術經歷了“翻天覆地”的巨大變化。然而,“模擬電子技術”教材的內容卻相對滯后,同時“模擬電子技術”是一門技術基礎課,實踐性很強,課本上集成電路系統設計與應用研究在教材中所占比重甚少,學生根本不知道怎么用。針對以上情況,教師在備課過程中,教案的準備首先要具備理實一體化。教案中不僅要包括基本內容的講授,還應把握實踐教學的設計。由于課程性質的限定,如何把握整個課堂講授與演示時間的分配是備課中的重點,如表3所示。
其次,一本好的教材是學生接觸本門課程的第一手資料。“模擬電子技術”課程的內容,大部分章節都是介紹放大電路,除了要讓學生在概念、理論上明確課程在電子系統中的地位,還要多聯系實際的工程應用,選擇各類電子設備和電子信息產品中具有廣泛代表性的某些典型電路(系統)作為范例,使學生通過對這些精選范例的學習研究、能達到舉一反三、觸類旁通之效果。目前,并沒有太多的教材能與學生所學專業或有針對性的創新教材,但隨著高等教育模擬電路技術理實一體化教學模式的推廣,更具有使用性的教材必然應運而生。就目前的情況來說,作為教師、理實一體化教學模式還是需要我們尋找或編寫更加符合當前模擬電子技術水平的可行性教學實驗教材。
此外,作為理實一體化教學模式的主體,教師在講解課程時要注意學生對知識的反饋,盡量縮小知識的跨度和難度,使學生便于掌握。另外作為理事一體化的重要環節之一,實習實訓設備是各大高校所必須具備的硬件條件,課堂講授和優秀的課程設計只能對學生吸收知識起到一定的左右,模擬電子技術作為抽象性極強的一門課程,學生經過了內容講授,參觀、實驗后,才能把內容真正消化。當然,這也需要出色的實驗指導教師的幫助,有了好的設備,沒有人去利用,開發功能,沒有相關的管理人員去維護,仍然是一堆廢棄物。所以,我們實現理實一體化目標,也必須要把培養實驗指導老師做為重點,這樣才能把教、學、做緊密的聯系起來,培養出動手能力更強的學生。這些都是模擬電子技術理實一體化教學模式建立所不可或缺的因素。
3.結束語
理實一體化教學模式打破了傳統的理論知識與實訓操作技能分離的教學模式,形成開放、民主、和諧的教學環境,學生在實踐中收獲理論知識,在體驗中提升實踐技能,在工作中錘煉自己,在各個項目活動中提升整體素質。教學過程是一個復雜的過程,如何將大量的知識在有限的課堂教學過程中講清楚,如何實現理實一體化教學模式,需要教師、學生、實驗指導師以及學校的共同努力。
參考文獻
[1]朱向陽,羅國強.實用數字電子技術項目教程[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9.
[2]宋婀娜.“電子技術”課程教學改革的探索[J].南京:電氣電子教學學報.
[3]李月喬.“模擬電子技術基礎”教學方法的思考與體會[J].南京:電氣電子教學學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