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 平,肖移剛
(1.湖南城市學院,湖南 益陽 413000;2.湖南南縣第一中學,湖南 益陽 413200)
自全民健身計劃實施以來,健美操運動已成為大眾健身項目中參與人數最多的一項運動,健美操正以它獨特的魅力搶占時代的主題,與此同時,對于健美操專業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斷增加,在這種勢頭下,健美操已經成為體育院系專業基礎課程中必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然而,在現實教學過程中,由于師資、場地、經費、課時等體育課程資源匱乏,教學套路模式化,大部分學生雖然考試合格,但實際能力與擔任體育教學工作或其他的體育社會工作的要求相差甚遠.因此,如何使將來從事基層體育教學的學生順利進入工作角色,具備實踐教學能力、組織教學能力及健身指導能力,是一個亟待解決的問題.本研究應用模塊教學理念,立足于健美操普修課的教學目標,基于學生能力的培養,并結合學生個性對教學內容進行重新整合、建構,形成了新的教學模塊,以期能夠確保體育教育專業健美操課程教學目標的有效達成,進而全面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
1999年,歐洲29國教育部部長共同簽署了《博洛尼亞宣言》,開始了歐洲高等教育一體化進程,在此宣言的推動下,歐盟境內的高等院校興起一股推廣模塊化教學的熱潮.模塊理論由此發展成與“模擬論”,是與“理論論”并列的三大理論之一,將模塊理論引入教育教學領域,最早見于20世紀50-70年代由國際勞工組織研究開發出的以技能培訓為核心,現場教學為主的一種教學模式,模塊描述的是圍繞特定主題和內容的教學活動的組合,即一個模塊是一個內容及時間上自稱一體的教學單位,它可由不同的教學活動構成,人們可以對其進行定性和定量地描述,還必須能夠進行評判.而其應用到高等教育中,則主要表現為教育學者將課程內容內在邏輯聯系緊密、學習方式要求和教學目標相近的教學內容整合在一起,構成小型化的模塊課程以實施教學.諸多研究結果表明,模塊化的課程教學對于突出能力培養,保證課程教學質量、實現課程教學目標具有重要意義.
2004年9月教育部組織有關高等院校起草了《普通高等學校體育教育本科專業主干課程教學指導綱要》(以下簡稱《綱要》),《綱要》中指出體操類課程的總目標是“使學生掌握體操類課程的基本理論知識、基本技術和基本技能,具有從事學校體育教育所具備的體操、健美操、舞蹈的教學和組織活動的能力,并具有運用體操、健美操、舞蹈的手段和方法在指導社會體育活動中發揮作用的能力”.①
課程內容體系由知識模塊組成,各知識模塊的功能組合,是實現課程教學目標的保證,因此,作者結合綱要教學總目標,從社會需求及學科發展入手,運用模塊理論對健美操普修課程內容進行重新整合、再次構建,最終將健美操普修課程內容分為基本技術、學校教學與訓練內容和社會健身與指導內容三大模塊,并在其中設置必修和選修內容,必修內容的組織形式以集體教學為主,主要目的是為了保證人才培養的基本規格,對于選修內容,主要是從學生“需求”原則出發,對教學內容進行重新整合、建構,形成服務于實踐應用的課程模塊,選擇小團體授課為組織形式.
依據健美操運動項目的特點,我們從理論知識、技術、技能三個方面對三大模塊內容進行設置,讓每個模塊都形成一個與理論、技術、技能相對應的統一的知識體系,每個模塊保持了相對的完整性和嚴謹性,改變了以往的以線性結構組織教學內容的傳統教學方式,既避免了學習內容的重復,又因為有特定主題,學生學習目的更加明確,且學習內容與專業實踐聯系緊密,有利于學生綜合能力的提高和個性化才能的發展.

表1 基礎技術模塊(必修)
結合相關專家的意見,得出三大模塊設置的課程內容,如圖所示,在學校教學與訓練模塊內容設置中,主要以健美操組合教學和套路教學為主,在此過程中,教師要多改變傳統教學模式,多用自學、自編、表演或學生自主教學等方式,在學習之余,多注意學生的教學、創編等能力的培養,在社會健身指導拓展模塊中,要從學生的興趣愛好出發,著眼于學生的需求,將爵士舞、拉丁、普拉提等不通風格的健美操納入社會健身指導拓展模塊之中,對于男女生的性別特征,可對學生進行不同內容教學,比如男生一般多選擇搏擊操、街舞等風格健美操,而女生則多選擇拉丁、爵士等項目.另外,還可以將健美操與社會對該運動發展的需求通過課程內容的設置緊密的聯系起來,設置團操領操教學與實踐和簡單體適能計劃制定方法內容,讓學生具備初步的領操和健身指導能力,力求使課程做到更有針對性、實用性.

表2 學校教學與訓練模塊設置(必修)

表3 社會健身指導拓展模塊(選修)
隨著健美操的發展,健美操教學應適時更新并完善教學內容,在實施模塊化教學的同時,也需要注意教學活動、教學評價方式的完善,同時還應結合現有教師水平、課時配備、配套的器材設施以及合理的課程評價體系等方面的實際情況來保障課程的順利實施,從而最終實現體育教育專業健美操普修課程的教學目標.
注 釋:
①教育部.普通高等學校體育教育本科專業主干課程教學指導綱要[Z].2004.9.
〔1〕高凌彪,黃韶斌.談高中模塊課程的教學[J].教育科學研究,2005(1):51-55.
〔2〕王素玉,劉樺.模塊化教學的應用設計與實踐[J].山東工業大學學報 (社會科學版),2000(5):78-81.
〔3〕教育部.普通高等學校體育教育本科專業主干課程教學指導綱要[Z].20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