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作為一種典型的網絡型基礎產業,鐵路貨物運輸的收入管理具有較大的復雜性。本文在對我國鐵路現有的貨運收入管理模式進行合理歸納的基礎上,對大準鐵路的貨運收入管理現狀進行了細致的分析,指出了其貨運收入管理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并對其貨運收入的流程進行了優化。
關鍵詞:大準鐵路;貨運收入;管理模式;優化
1 引言
鐵路運輸收入是指鐵路運輸企業在辦理客貨運輸業務和輔助作業的過程中,向旅客、托運人或收貨人核收的票款、運費、雜費等運輸費用的總稱。鐵路運輸收入管理則是指對鐵路客貨運輸票據、運輸進款資金流動以及運輸收入實現全過程的監督與管理。由于鐵路運輸生產具有“設備聯網、生產聯動、統一指揮、部門聯勞”的整體性特征,其收入管理與一般行業相比有著很大的不同,尤其是貨運收入的管理,具有很大的復雜性。本文將以大準鐵路為載體,對我國鐵路的貨運收入管理進行探討。
2 我國鐵路貨運收入管理現狀
對于我國鐵路而言,由于路網龐大、貨源分散,要實現貨運收入的有效管理存在很大的難度。根據經營管理部門的不同,我國既有鐵路線路可分為四大類,如表1所示。鑒于后三類鐵路在運輸組織上的相似性,本文將其統稱為地方鐵路并統一進行分析。
表1 我國鐵路分類
2.1 貨運收入流程分析
目前,我國國有鐵路實行“鐵道部-鐵路局-站段”的三級管理模式,貨物運輸已實現了“統一運價、一次收費、一票到達”的經營方式。在這種經營方式下,其貨運收入的基本流程如圖1所示。托運人每日向始發站提交次日的日要車計劃,車站匯總后以運貨五的形式向鐵路局提報次日裝車計劃,鐵路局核減確認后于當日向車站下達次日請求裝車命令(承認車),車站根據承認車接收貨物,并于裝車完成后填制貨票核收運輸費用;之后,由鐵道部統一組織進行貨運收入的清算,以保證各運輸企業(鐵路局)所得運輸收入的合理性。
圖1 國有鐵路貨運收入流程
通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國有鐵路貨運收入管理過程中的關鍵環節有以下幾點:
(1)日要車計劃提報和批準
托運人根據已批準的貨運計劃向車站提出次日的日要車計劃(貨物運單),車站匯總后已以運貨五的形式向鐵路局提報次日裝車計劃,鐵路局核減確認后于當日向車站下達次日請求裝車命令(承認車),作為次日組織裝車的依據。
(2)貨票管理與運費核收
車站根據承認車情況及時地組織待裝貨物的交接和裝車作業,并于裝車完成后進行貨票的填制以及貨運費用的核收。貨票是一種具有財務性質的貨運票據,通常一式四份:甲聯留作發站存查;乙聯由發站寄往發局,作為確定貨運收入、進行貨運統計和內部財務清算的依據;丙聯作為收據,交付給托運人;丁聯作為運輸憑證,連同運單由發站隨車送至到站,由到站留作存查。貨運費用的核收主要有四種方式,如表2所示。
表2 貨運費用的核收方式
(3)貨運收入清算?!耙淮问召M、一票到達”的經營方式在很大程度上方便了托運人,提高了鐵路貨運服務質量,但與此同時也增大了鐵路系統內貨運收入管理的難度。由于貨物運輸過程往往需要由多個鐵路局共同來完成,單純由始發站收取運輸費用勢必會造成鐵路局間收入分配的不均。在這種情況,為保證各鐵路局能夠合理取得其應得的貨運收入,就必須將貨運收入在鐵路局間進行合理的分配,即貨運收入的清算。
2.2 貨運收入管理信息化現狀
近年來,以計算機為核心的信息技術在我國鐵路運輸生產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一方面極大地改善了鐵路現場的作業條件,另一方面有效地促進了管理水平和服務質量的提高。目前,對于我國鐵路的貨運收入管理而言,信息化主要體現在以下兩個方面:
(1)請車過程信息化
近年來,為了增強鐵路在貨物運輸領域的競爭力,一些鐵路運輸企業(鐵路局)相繼構建了網上請車平臺,打破了傳統的“面對面”服務模式,實現了日要車計劃的在線提報和審批以及承認車的網上公示和查詢,極大地方便了托運人,提高了貨運服務的質量。
(2)貨票管理信息化
貨票是鐵路貨物運輸組織中的重要票據,是貨運統計、財務管理、貨流分析的主要依據。自20世紀90年代以來,我國鐵路在貨票管理信息化方面做出了很大地努力,截至目前,我國國有鐵路已實現了全路統一的貨運制票系統,該系統一方面取代了原有手工支票,極大地提高了貨運服務的效率和質量,另一方面實現了貨票信息的有效傳輸和集中處理,為貨運收入的統計和清算提供了很大的便利。考慮到我國國有鐵路組織結構的特點,貨票管理系統采用分級建庫、分級處理的模式,如圖2所示。
圖2 國有鐵路貨票管理系統結構示意圖
其中,基層貨運制票子系統通常具有運單處理、貨運制票、綜合處理、財收四報告生成和數據傳輸等功能。它結合人工錄入的數據或其他應用系統提供的信息,依據貨運計費規章計算出各種費用,生成貨物運輸中發生的普通貨票、水陸聯運、國際聯運以及軍運后付的整車、零擔、集裝箱貨票信息,具體如圖3所示。
圖3 基層貨運制票子系統制票流程圖
3 大準鐵路貨運收入管理現狀分析
3.1 大準鐵路貨運現狀分析
大準鐵路是神華集團自營的鐵路專用線,它東起山西省大同市,與國鐵大同東站接軌,西至內蒙古鄂爾多斯市,與準東鐵路周家灣站接軌,是我國“三西”煤炭外運路網中重要的運輸通道。線路全長264公里,設置29個車站,其中,主要的作業站有8個,如表3所示。
表3 大準鐵路主要作業站及其作業內容
大準鐵路所運貨物主要是煤炭,其煤炭的來源和去向如圖4所示。可以看出,煤炭的來源主要有兩個方面:①準能公司下屬準格爾礦區的煤礦所生產的煤炭;②外購及一些地方煤礦生產的煤炭。煤炭的去向也主要有個兩方面:①絕大部分是經大同東站接入大秦線;②少量則經九蘇木、二道河等中間站接入管內相應的電廠。
圖4 大準鐵路貨流現狀
3.2 貨運收入管理特點分析
與其他的地方鐵路相同,大準鐵路的貨運收入管理也參照了國鐵模式。但由于大準鐵路在貨流分布和管理結構等方面的特點,其貨運收入管理呈現出一些國有鐵路所不具備的特點,這里便從三個方面對其貨運收入管理的特點進行分析。
3.2.1 日要車計劃提報和批準。準能公司計劃部下達分貨主分車站的月度運輸計劃,由大準鐵路生產技術部下達各貨運站。各貨主每日在各裝車站辦理日要車計劃,各車站貨運員根據日承認車計劃通過運貨五對比各貨主計劃剩余情況,如果不足當日裝車數,通知貨主補充批準計劃。
3.2.2 貨票管理與運費核收。在貨票管理方面,大準鐵路采用的是國鐵的貨票管理方式,使用的貨票通常是由收入科統一向制定印刷廠訂印,車站進款員根據本站貨票使用情況到收入科請領,并通過《票據登記帳》和《票據消耗帳》詳細記錄本站貨票的使用情況。
在運費核收方面,大準鐵路主要采用后付和預付兩種方式:①運銷公司貨物運費的核收通常是在每月月底集中辦理;②地方貨主的運費都是采用預付的形式,且都采用非現金的結算方式,具體流程如圖5所示。
圖5 大準鐵路預付款管理流程
3.2.3 貨運收入清算。目前,大準鐵路管內貨運收入的清算主要是依據貨運制票系統的運輸生產統計來進行的。貨運員每日裝車制票,十八點前根據當日辦理的預付款存入、預付款抵用、財收四生成情況,制作《運輸進款交接單》每日和車站進款員進行交接。車站進款員每日整理貨票,每旬做報表《運輸進款收支報告》,將報表和貨票一起上報收入科,收入科憑此確認審核收入情況。同時,相應的有關費用指標和裝卸車統計均由貨運制票系統生成,車站完成生產任務的統計工作。
3.3 貨運收入管理信息化狀況
大準鐵路貨票管理系統的發展可分為兩個階段:
(1)1999年,準能公司自主開發了以CB模式WIN98系統環境的貨票管理系統,實現的主要功能是對裝車貨物進行計算機制票,完成當日財收四統計以及旬財收八統計和相應的查詢修改功能。貨票與運單、計量單和貨車調送單、編組一起作為運輸憑證,隨車到達交接站燕莊車站。經過8年的運用,系統主要存在以下缺點:①開發環境較落后,隨著運量增加,保存票據的累增,前臺運行速度很慢,有時趕不上裝車的速度。②打印機屬淘汰產品,市場沒有配件,維修困難。③因預付款流程和貨運制票程序脫節,有時發生無預付款發車的現象。④收入管理如領取貨票、填寫抵用憑證、月財收八統計均為手工記賬,形式比較落后。(2)2008年底,隨著大準線TMIS系統的開發,貨運制票系統也隨之升級。系統目前采用的是BS模式,WINXP的開發環境,將進款收入過程中的預付款管理、票據請領、財收自動統計等工作均納入其中,使手工作業變為計算機卡控。尤其是系統與TMIS現車系統進行了有機的結合,將輸入車號數據的環節直接從現車系統中取數,方便了一線人員的操作,向設備保安的宗旨更加靠近。同時系統將貨主名稱、用戶代碼、車型等字典維護的功能進一步完善,基本滿足車站用戶的作業需求。
3.4 現存問題分析
近年來,隨著大準鐵路自身的多元化發展,其貨運業務的規模不斷擴大,不僅增加了一些煤臺的裝車業務,還陸續開辦了一定數量的白貨業務。與此同時,隨著神華集團在西北地區自營路網的完善,實現自營路網內的一票制運輸必將成為一大趨勢。在這樣的環境下,大準鐵路現有的貨運收入管理體制便呈現出一定的不足,這里便從以下三個方面進行分析:
(1)在貨票管理方面,單純套用國鐵的貨票管理機制使得大準鐵路的貨票管理過程存在一定的冗余。例如,大準鐵路與國鐵之間采用的是換票運輸,在交接站處通常不需要辦理收入的到交付手續,如此一來,在燕莊站對交出重車的貨票丁聯進行保管便沒有實際意義。(2)在運費核收方面,大準鐵路當前所采用的預付款管理模式存在很大的弊端:一方面,由銀行到結算中心再到車站的預付款支付流程過于繁瑣,極大地影響了貨運服務質量的提高;另一方面,“結算中心收取,車站辦理抵用”的管理方式與日益增加的現金支付、臨站代辦業務相矛盾,制約了貨運業務規模的進一步擴大。(3)在貨運收入清算方面,當前基于內部貨運制票系統的運輸生產統計方式相對繁瑣,不能滿足未來一票制運營下自營路網內貨運收入清算的需要,故生產統計方式有待進一步的簡化與改善。
4 大準鐵路貨運收入管理的優化措施分析
基于對大準鐵路貨運收入管理現狀與現存問題的分析,本文針對性的提出了一系列的優化措施,具體如下:
(1)在貨票管理方面,結合大準鐵路運輸組織實際對貨票管理體制進行改善,例如,車站組織重車車列出發時應將上級下達的命令與編組等其它憑證一起隨車在到站交付;在部分車站,如燕莊站,可取消貨票的到交付業務,以簡化作業。(2)在運費核收方面,將車站進款業務集中到公司收入部門管理,即貨主集中在公司進款和結算,公司建立分車站分貨主預付賬款,貨運制票程序自動判別費用是否足夠,然后向車站發布準運命令,而貨票則由收入部門統一打印管理與結算。以此同時,根據大準線實際,多數車站遠離縣城所在地,銀行等結算機構不發達,應預留現金進款管理模塊,以方便將來貨運業務的擴大。
5 結束語
本文首先對我國鐵路的貨運收入管理現狀進行了歸納,然后參照鐵路貨運收入管理的一般流程,對大準鐵路貨運收入管理的現狀進行了分析,指出了其中存在的問題,最后針對具體問題提出了有效地改進方法,對大準鐵路的貨運收入流程進行了優化。
參考文獻
[1]楊浩.鐵路運輸組織學[M].北京:中國鐵道出版社,2011.
[2]劉海濤.鐵路貨運生產經營計劃流程優化[D].北京交通大學,2011
[3]謝蜀勁.鐵路運輸收入票據管理系統探討[J].鐵路計算機應用,2003,12(4):27-29.
[4]趙雯.鐵路運輸收入管理問題思考[J].現代商貿工業,2011(19):184-185.
[5]左建麗.貨票信息綜合應用系統實現與數據挖掘技術應用的研究[D].西南交通大學,2003.
作者簡介:劉燕(1973,11-),女,北京交通大學交通運輸學院,工程碩士研究生,內蒙古包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