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碧璘
(吉林動畫學院 影視戲劇分院,吉林 長春 130000)
臺灣媒體曾報道,隨著數碼科技產品(智能手機和平板電腦等)的新發展,我們正面臨“滑時代”的到來。智能手機和平板電腦方便了現代人的生活,確也帶來了很多的問題。年輕人不分時間、場合隨時隨地低頭擺弄手中的數碼產品。就連課堂也成了他們“寓教于樂”的場所,就連高校課堂也沒有逃脫。國內的情況亦是如此,高校里這種“低頭族”不再是什么罕見的風景,課堂授課受到嚴重的挑戰,教學質量、教學氣氛受到嚴重影響。越來越多的教師在思考如何能更好的調度學生的積極性,吸引學生注意力,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如果從探討教學法的角度說,一種新的教學模式是教學方法發展的必然。因此,一種新的教學方法正呼之欲出——微格教學法。
微格教學法在上世紀80年代已經被提出,進入中國歷經20多年,被融入了很多中國教學理念和中國方法。在師范院校教師技能培訓、體育專業技能訓練等方面應用廣泛。經過對比微格教學法也同樣適用于播音主持專業。
微格教學法是一種利用現代化教學技術手段,把復雜的教學過程按邏輯分解為若干容易掌握的單項技能,并對每一項技能提出通過的目標與要求的縮小的細分教學。微格教學法中最主要的就是細化技能,分解技能,并逐個訓練。這同播音主持專業教學過程、教學要求和教學技能的掌握非常吻合。首先,播音主持專業是對綜合語音技能掌握和語言技巧能力培訓,屬于復雜技能教學過程。其次,根據傳統的教學方法和教學過程,播音主持專業的教學都是針對學生特點,細分語言要素而進行由淺入深、由低到高的逐字逐個練習語音技能。如發聲、平仄、元音、輔音、聲調等等。
微格教學法與傳統教學法相比較最為突出的特點就是利用現代的視聽設備為教學服務。即設有專門的微格教室供教學使用。
(一)微格教室。對于播音專業微格教室可以設置如下圖。主要分成兩個區域:上課區域和監控管理區域。上課區域能夠容納10人左右(使用播音小班授課的要求),可以設置多媒體講臺(包括電子黑板、投影、麥克等。如果針對新聞播音等課程的教學需求,需要演播臺設備可以把講臺改為演播臺,并且配置相應的燈光和背景。)進行多媒體授課。在上課區域內設置兩到三點攝影機,能夠實現各種運動鏡頭、抓拍等功能,目的是為了確保記錄上課的全過程,并可以捕捉課程中的重要細節。
(二)微格教法。傳統的播音主持專業教學模式是:教師與學生在普通的教室中上課,教師——講解、示范、指導;學生——聽、學、練。這種教學模式單調,不容易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在這個復雜語言技能教學過程中,主要依靠老師的面傳心授,學生只能被動的接受信息,主動性差。如果引入微格教學,其整體教學就會被激活。微格教學模式在完全保留傳統教學模式的前提下,加入了新的教學理念。播音主持專業的專業特點就是要求學生在掌握基礎語言技能的同時,清楚、準確、風格化的播報新聞、稿件或主持各種類型的欄目。對于學生無論從形象氣質、語言表達,還是從自身知識結構等多方面的綜合素質要求很高。學生在學習語言知識和技巧的同時,還要主意形象問題。微格教學中,可以通過監控管理區域的使用提高教師和學生在教學活動中的互動性。教師,可以記錄自己講課中重要、關鍵的部分,然后通過監控管理系統在上課區域反復播放,引起學生注意,主動學習。比如某個字的發言、語調等。學生,可以記錄練習的過程,再在多媒體設備上播放,這樣不但老師可以通過觀看、分析影像資料對學生做出正確的指導,及時發現問題并改正。學生自己也能夠通過影像資料及時看到自己的問題,主動糾錯。影像資料不但能幫助老師和學生發現語言方面的問題,同時也能幫助學生發現在播報的過程中形象和動作方面的問題(如播報時面部表情、精神狀態、手部動作等),直觀、及時。這樣可以讓學生在學習語言技巧的同時注意播報形象,少出毛病,形成良好的播報習慣,不至于積累不好的小動作、小毛病。播音主持專業的微格教學正好把語言技能訓練和聲音形象有機的結合在教學之中,讓老師和學生在學習、分析、訓練、掌握語言技能的第一時間里兼顧了聲音和形象,大大的調動了雙方的積極性。播音主持專業關于語言技能的大部分課程(包括:普通話語音、新聞播音、文學作品演播、影視動畫配音、即興口語表達、廣播節目播音主持、電視節目播音主持等)都可以使用微格教學模式。
綜上所述,微格教學模式引入播音主持專業的教學后非常適合。不但能有效利用微格教學設備訓練學生的技能,還可以大大發揮微格教學設備的多種用途,而且能夠合理擴展到多門專業課程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