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勇
隨著課改的深入,我們越來越意識到學生課堂學習的有效性決定著課堂的教學效率;意識到和諧課堂提高著學生語文學習能力和語文素養,乃至影響著學生的綜合能力。但是,一些老師在教學中仍舊走在應試教育的道路上。他們堅持講評練結合,重視方法的傳授,忽視著學生自主的習得。必需引導學生創新學習研討,獲得個人發展。
一、重新定位讓自己的角色更精彩
1.吃透教改理念精髓
新課程標準明確指出,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師在教學活動中不僅是教學活動的執行者,更是有效教學的組織者、引導者。老師要教會學生掌握語文知識和語文技能,更要激發他們想學、能學、會學的興趣與熱情,讓他們能夠在自主學習和合作探究中提高能力與水平。這樣,教師們才是學生的引路人,把學生領進語文學習的殿堂,在點到為止的前提下,讓他們個性化成長,練就創新的素質。
2.合理扮演教學配角
老師要執行課改,推進素質教育,就要接受傳統理念的挑戰。因為除舊立新向來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首先,老師要提高自身素養和專業素質,能夠有技術、有手段的管控和引導學生,讓學生在課堂學習中活潑而謹嚴,生動又沉穩地開展自主學習和合作探究學習。如在課文學習時,既要讓學生自由朗讀,交換閱讀心得;又要讓他們圍繞教學目標和教學重點進行有序突破。因此,教師要在平等中尊重學生的分析與探索;并推進學生學習的深入開展。
二、讓有效互動成為課堂主旋律
1.讓學生圍著問題提高
我們的課堂教學還是要圍著教學目標進行的。因而有人說,我們高中語文教學是帶著鐐銬跳舞——實用性教育是無法回避的。那么,在這種情況下,如何讓我們的教學更人文,更和諧呢?那就是讓學生圍繞教學目標的問題進行發揮主動能動性的學習。如《祝?!返膶W習重點之一是深刻認識封建禮教與迷信對勞動人民的束縛而造成悲劇命運的主題。因此,我們在教學中,可以從小說的人物性格角度設計問題提問、從環境描寫的特色和好處激發學生在閱讀中思考。如對祥林嫂這一人物分析時,我們可以問“有人說祥林嫂是‘沒有春天的女人”,你怎么理解?如此,學生帶著這樣的問題,就能發揮積極性地去閱讀小說的相關內容,能夠從多角度去探尋“沒有春天”的含義,從而鮮明地把握這一人物形象,深刻感受封建社會底層勞動婦女的悲哀,實現對小說主旨的深刻理解。
2.讓學生在解惑中成長
我們要讓學生在課堂唱主角,就要引導他們去尋找問題,合作解決問題,并在問題的解決中提高自己的能力。如在《我與地壇》學習時,學生意識到這篇散文語言優美情感真摯的特點,也提出諸如散文的語言特點好在什么地方,這篇散文謀篇布局的特點如何表現等問題。我在教學中,就重點引導學生去對這些問題進行解答,如讓學生讀讀第一部分中寫地壇景物的段落與文字,思考作者這樣寫的用意。學生帶著疑問,再結合寫作背景與作者創作目的,得出這是作者自我反思的外在表現,是其遭遇到苦難打擊無法逃避之后的頓悟揭示;這“荒蕪但并不衰敗”正是他生存狀態的暗示,表明他從此會堅定活下去。如此,學生不僅理解此處的景物描寫,更能夠獲得生命的啟迪,從而他們能在史鐵生的身上學到成長的苦痛與煩惱,也獲得釋懷的方法。
3.深入探究中提高思維
互動教學是點燃學生學習興趣,調動他們參與課堂的重要方法,但是,我們在互動中要注意學生的生活體驗與文本的結合,要使得他們有意識的進入文本,又有能力跳出文本。在師生、生生、生本的對話中,獲得情感的升華,能力的提高,素養的養成。如在《陳情表》學習時,我們在作者思想把握上提出這樣一個問題:李密強調孝親和不肯奉詔仕晉的原因是不是只是因為“祖母”?如果學生能從背景、作者生活現狀等方面進行自圓其說的回答,就顯示學生有打破常規的創新思維能力。當然,我們還要把學生的情感引到生活體悟中,如如何看待李密“孝”的思想?說說“不?;丶铱赐先藢儆谶`法”的理解和看法等等。如此,更能激發學生課堂學習的熱情,激發他們思考和辯證分析的能力。
總之,新時期的高中語文教學,我們必須走和諧生態營造之路。我們要扮演好配角,發揮好主導作用,推動好學生的積極參與和主動能動的發揮;在師生和諧中,讓互動激發學生的熱情,促進他們自身學習能力的提高,使他們的思維深邃,從而提高他們的學習技能和語文素養。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