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慧敏
造成剖宮產逐年增多因素的分析
王慧敏
目的探討日益增多剖宮產的原因, 分析各種剖宮產的各種臨床指征;尋找降低剖宮產的對策。方法1521例住院分娩產婦進行回顧性分析, 計算出每年住院產婦中剖宮產的比例。結果剖宮產有逐年增多的趨勢。2006年42.8%, 2007年47.2%, 2008年53%, 2009年55.4%, 2010年58.7%。結論胎兒宮內窘迫、難產、社會因素, 巨大兒、臀位、妊娠并發癥和其他原因是造成剖宮產逐年增多的因素。
剖宮產;因素;分析
剖宮產術是處理高危妊娠和異常分娩, 挽救產婦、新生兒生命的有效手段[1], 近年來剖宮產率有逐年上升的趨勢,國內城市醫院為40%左右[2], 引起社會, 特別是醫療界的關注。本研究對本院2006年1月~2010年12月住院分娩時進手術室剖宮產率進行回顧性分析, 探尋剖宮產率逐年上升的原因。
1. 1一般資料 對2006年1月~2010年12月在本院住院分娩的1521例產婦為研究對象。其中剖宮產分娩805例,自然分娩716例。
1. 2剖宮產的原因(即指征) 為方便統計, 有2個或3個以上剖宮產指征的均按第一指征統計。①胎兒宮內窘迫, 診斷參照第7版《婦科產學》。②難產, 包括骨盆狹窄、頭盆不稱、胎頭位置異常、產程異常等。③社會因素, 指無醫學指征而要求剖宮產的。④巨大兒, 胎兒體重達到或超過4000 g。⑤臀位。⑥妊娠并發癥合并癥。⑦其他因素, 包括臍繞頸, 過期妊娠、羊水過少、雙胎等。
1. 3方法 對上述資料每年分娩總數中剖宮產率進行回顧性分析。
5年期間剖宮產率的變化;2006年42.8%, 2007年 47.2%, 2008年53%, 2009年55.4%, 2010年58.7%。
3. 1胎兒宮內窘迫 這是本院剖宮產率上升的第一位因素,其原因是胎兒宮內窘迫的診斷與胎兒監測手段有關, 高敏感的胎兒監測儀可能出現部分假陽性結果, 加之操作人員識圖能力的局限性以及目前醫療市場的高風險, 致使相當一部分“胎兒宮內窘迫”的產婦實施了剖宮產。
3. 2難產 這是產力、產道、胎兒或胎頭定位異常所致,三者相互關聯、相互影響, 產程中要密切監測, 發現異常及時處理。若第二產程能正確指導產婦使用壓服和高質量的護理, 及時干預, 耐性溝通, 可使難產孕婦順利分娩, 降低剖宮產率。
3. 3社會因素 社會因素即非臨床因素:主要是孕產婦的恐懼心理;家屬圖吉祥選擇日期;產婦擔心陰道分娩后陰道松弛而影響以后性生活;高齡產婦;醫患關系緊張的時下,很多婦產科醫生被迫放寬了剖宮產的指征。因此醫護人員要正確引導產婦使其家人提高認識:經陰道分娩是最健康的行為, 使產婦消除各種不必要的緊張和擔心, 減少因各種心理因素而導致的剖宮產。
3. 4臀位 妊娠30周后仍為臀位者, 應在醫護人員的正確指導下進行胎位矯正, 以便在臨產時決定其分娩方式。
3. 5巨大兒 由于目前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巨大兒的發生率亦在增多, 故在營養合理的范圍內, 孕婦在孕期應適當控制飲食, 平衡營養很有必要。
3. 6妊娠并發癥和其他原因 妊娠并發癥如妊娠期的高血壓病、糖尿病、膽汁淤積癥、前置胎盤、胎盤早剝等。還有其他因素中的臍繞頸、過期妊娠、羊水過少、瘢痕子宮、雙胎等, 這些都是導致剖宮產逐年增高的原因。
綜上所述, 在一定范圍內, 剖宮產率的提高降低了圍生兒的病死率[3], 同時也挽救了許多危重孕婦的生命, 但剖宮產也給產婦帶來了近期和遠期的并發癥和后遺癥。因此降低剖宮產率勢在必行。
[1] 曹澤毅.中華婦產科學. 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 1999:399.
[2] 周虹, 鐘玲, 劉建, 等.社會因素剖宮產及剖宮產率的臨床評價.實用婦產科雜志, 2007, 23(10):367-638.
[3] 譚惠民, 陳拉妮. 剖宮產率升高及指征的變遷.實用醫學雜志, 2000, 16(8):657-658.
2014-08-04]
737109 甘肅省金昌市第一人民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