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寶宏
(阿爾派電子(中國)有限公司大連研發(fā)中心,遼寧 大連 116024)
針對晶體振蕩器失效的分析與研究
孫寶宏
(阿爾派電子(中國)有限公司大連研發(fā)中心,遼寧 大連 116024)
本文首先介紹了晶體振蕩器的結構、組成和分類,之后通過具體的案例,對晶體振蕩器失效現(xiàn)象以及分析流程進行了分析研究,最終確定了發(fā)生失效現(xiàn)象的機理。
晶體振蕩器;振蕩電路;輸出電路;失效分析
石英晶體振蕩器,簡稱晶振器,是利用有壓電效應的石英晶體片制成的。石英晶體自從被發(fā)現(xiàn)到現(xiàn)在有近百年時間,二戰(zhàn)后期才得到廣泛使用。在受到外加交變電場作用時,晶振會表現(xiàn)出諧振的特性,利用這種性質它可以取代LC振蕩電路、濾波器等。晶振體有很好的頻率穩(wěn)定性,所以一般在要求頻率穩(wěn)定的振蕩電路中作為諧振元件使用。近年來,移動通信和汽車行業(yè)發(fā)展迅猛,基站建設和汽車電子行業(yè)對于石英晶體振蕩器的需求也就更多,更是以集成化、數字化形式出現(xiàn),振蕩器的體積和重量與以前的諧振器相比縮小數十倍。
2.1.1 振蕩電路
晶體振蕩電路分為并聯(lián)和串聯(lián)兩種電路模式,一般使用的是并聯(lián)晶體振蕩電路。常用的振蕩電路為克拉潑振蕩電路,這是一種電容反饋三點式電路,它與考必茲振蕩電路相比,在電感支路有一個電容,可以減小三極管對回路的影響,進一步提高振蕩電路的頻率穩(wěn)定性。晶振體振蕩電路如圖1所示。

圖1 晶振體振蕩電路
2.1.2 輸出電路
輸出電路的主要作用是對振蕩電路獲得的信號進行緩沖、放大、整形,得到需要的輸出,傳輸給后級門電路,經常會使用到邏輯電平轉化電路和分頻電路。
在表示輸出正弦波電平時,需要住上諧波控制比,方波或矩形波輸出電平應注明TTL、CMOS或者其它,是否要支流,還要表示出占空比、上升時間、下降時間等參數。
(1)筒式晶振(PXO)(2)壓控晶振(VCXO)(3)溫補晶振(TCXO)(4)恒溫晶振(OCXO)(5)組合晶振(VCXO、VCTCXO、VCOCXO)
當晶體振蕩器元件無法使用后,首先要先將元件的各個參數進行標記,包括各引腳的特性,還要收集其輸出波形、穩(wěn)態(tài)工作電流、輸出頻率、引腳間的Ⅳ特性等數據信息,并將這些數據信息和完好的晶振體元件進行數據比對,初步判斷元件失效的可能性。進行初步判斷后,將晶振體進行開封,先使用用石英晶體測試儀判定諧振器是否有故障,檢測恒溫晶振中采用的諧振器時,要將諧振器的管腳與PCB板分離,延長管腳再進行測試,保證測量的準確性。對諧振器進行操作時,要保證諧振器可以恢復檢測前的狀態(tài)。近些年來,使用的貼片式普通晶振在側端有測試點,不需要拆封就可以對晶振器進行檢測。初步判斷完后,接下來要測試振蕩電路中的三極管,由于皮爾斯電路中的三極管基極和集電極之間有一個電容,所以根據這個特性在電路中比較容易找到。測試過程是使用示波器探測振蕩器在動態(tài)工作時的波形,然后將諧振器斷開測量靜態(tài)工作點,將所測數據信息與正常數據進行比對,判斷是否發(fā)生在靜態(tài)工作點發(fā)生故障。輸出電路部分出現(xiàn)故障的所表現(xiàn)出來的一般是無輸出、輸出異常和輸出波形幅度較小等。在測試過程中,要先將諧振器斷開,測試放大電路比較器的輸入端,再測輸出對地的Ⅳ特性或電阻值。若比較器輸入電平異常,測試控制整形放大的電路故障;若輸出對地的Ⅳ特性或電阻值異常,則大多是比較器芯片受損。對恒溫電路的故障分析判斷,可以通過測量元件表面溫度來判斷,若出現(xiàn)加電后沒有沒有明顯升溫或電流沒有大幅度變化的情況,則可以判斷此恒溫電路失效,可以對熱敏電阻和運算放大器進行單獨測量比對分析。
案例異常現(xiàn)象:晶體振蕩器在靜態(tài)模式下無輸出信號。
案例處理過程:
(1)將元件開封,測試諧振器工作正常。
(2)測試皮爾斯電路中三極管基極、集電極和發(fā)射極,發(fā)現(xiàn)被測元件的靜態(tài)工作點數據與完好的晶體振蕩器有差別,可確認為確定靜態(tài)工作點的電路失效。
(3)使用萬用表等測試儀器判斷靜態(tài)工作點電路中哪個電子元件發(fā)生故障。
案例處理結果:1kΩ電阻失效,更換電阻后晶振器正常工作。
案例異常現(xiàn)象:晶體振蕩器在動態(tài)模式下無輸出或異常輸出。
案例處理過程:
(1)對被測元件進行開封電路分析,測試皮爾斯電路靜態(tài)工作點工作是否正常。
(2)判斷靜態(tài)工作點工作正常,比較器輸入電平正常。
(3)初步判斷電路動態(tài)振蕩電路異常。
(4)對影響電路的動態(tài)狀態(tài)元件逐一檢查,對各個接觸點進行測試分析。
案例處理結果:電感線圈接頭不牢,重新焊接緊密后,晶振器工作正常。
案例異常分析:三個晶體振蕩器無法正常工作,晶振器A無輸出信號,晶振器B輸出波形異常,晶振器C輸出波形的高電平偏低。
4.3.1 案例處理過程:
(1)對被測元件開封電路分析,初步判斷靜態(tài)工作點工作正常。
(2)測量三極管,判斷靜態(tài)工作點正常。
(3)斷開諧振器,測試放大電路比較器的輸入端。
(4)測量輸出對地的Ⅳ特性和電阻值。
(5)更換懷疑故障電子元件,檢查是否能夠恢復正常工作狀態(tài)。
4.3.2 處理結果:
三個失效品均是由于輸出端過電,導致比較器芯片受損,振蕩器失效。更換比較器后,晶體振蕩器恢復正常工作。
石英晶體振蕩器的失效情形有很多,振蕩器的各種失效所對應的表達形式各不相同,甚至有時幾種故障同時發(fā)生,但只要對晶振體的結構和原理能夠熟練掌握,就可以很快的確定真正的失效機理。
[1]趙聲衡.石英晶體振蕩器[M].湖南:湖南大學出版社,1998.
[2]王軍.石英晶體振蕩器[J].科技信息(科學教研),2007(24):402-403.
TN75
A
10.13612/j.cnki.cntp.2014.04.0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