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小舍 秦文齊
糖尿病酸中毒患者26例臨床護理
姚小舍 秦文齊
目的探究糖尿病酸中毒患者的臨床護理方法。方法選取本院收治糖尿病酮癥酸中毒(DKA)患者26例作為觀察對象, 記錄患者住院期間所行護理方法并進行回顧性分析。結果本院主要通過觀察護理、心理護理、藥物治療護理及預后護理四種方法行DKA患者護理, 23例患者成功治愈出院, 死亡3例。結論DKA患者采用觀察護理、心理護理、藥物治療護理及預后護理, 能降低患者并發癥發病率, 具有臨床推廣價值。
糖尿病;酸中毒;臨床護理
糖尿病酮癥酸中毒(DKA)具有起病急、變化快、病情重的特點, 可引發心肌梗死、腦水腫、腎功能衰竭, 敗血癥等并發癥, 治療不及時可導致昏迷休克甚至死亡[1]。本文通過回顧性分析本院收治的26例DKA患者臨床資料, 現報告如下。
1.1一般資料 2010年6月~2013年6月本院收治DKA患者26例, 男12例、女14例, 年齡17~72歲, 平均年齡(54.5±12.8)歲, 病程8個月~13年, 平均病程(5.7±4.3)年;其中1型糖尿病5例, 2型糖尿病21例;誘發病因為感染誘發者9例, 胰島素等降糖藥口服不當誘發者8例, 飲食不當誘發這4例, 身心壓力誘發者3例, 誘因不明者2例;臨床癥狀表現為惡心者11例, 頭痛者5例, 嗜睡者4例, 血壓下降者4例, 休克入院者1例, 心絞痛入院者1例。
1.2護理方法
1.2.1觀察監護 本院護理人員對住院DKA患者, 一方面密切觀察并詳細記錄患者意識、生命體征、瞳孔大小及光反應等DKA臨床病癥, 另一方面定期做DKA病理指標, 用快速血糖儀檢測末梢血糖(1次/h), 并監測血鉀、血鈉、血酮體、尿酮體指標(1次/2 h)。注意:當患者血糖低至14 mmol/L時,須及時上報給醫生, 調整相關藥物用量。
1.2.2心理護理 依據患者的病情狀況, 本院護理人員采取個性化心理護理, 具體實施步驟如下。針對DKA患者的緊張恐懼情緒, 護理人員加大對其的走訪與交流次數, 親切為患者講解糖尿病的相關知識;對于DKA引發焦慮抑郁情緒患者, 護理人員對患者和陪同家屬雙方交流, 告知患者DKA發病誘因與并發癥危害并爭取患者家屬的支持, 提高患者依從性, 進而提高DKA的臨床護理成功率。
1.2.3藥物治療護理 ①靜脈輸液治療。患者入院后即建立兩條靜脈通道, 分別用于輸注小劑量胰島素與補充液體, 補液按照先快后慢原則進行, 治療1~2 h內補液速度為500~1000 ml/h, 注意24 h內不也總量不能超過患者原體質重量的10%。②胰島素應用。給予小劑量速效胰島素持續靜脈滴注, 靜滴速度為0.1 U/(kg·h)有利于血糖以3.9~6.1 mmol/L的速度穩步下降, 血糖降至13.9 mmol/L時, 改每3~4 g葡萄糖加4 U胰島素靜滴, 患者可正常進食后, 可改為皮下注射。③補鉀補堿治療。當pH值低于7.1時行補堿治療, 一般每8 g NaHCO3加1 g氯化鉀靜滴并于30~60 min輸完, 必要時可重復;補鉀依據先慢后快原則行靜滴, 避免相同濃度補鉀。注意, 血氣pH值≥7.1后不再行補堿治療, 避免補堿過多引發新DKA合并癥。
1.2.4預后護理 ①飲食宜忌。糖尿病患者攝入脂肪、蛋白質、能量、糖類的量直接影響DKA臨床指標的變化, 嚴重可導致并發癥的發生, 本院護理人員依據少食多餐原則, 為患者制定個性化的飲食方案, 患者出院時給予個性化飲食處方, 協助其合理控制飲食。②健康知識宣講。DKA病癥的發病誘因多為胰島素用量錯誤、感染以及飲食不當, 醫護人員通過胰島素的重要性知識的宣講, 感染途徑的解釋, 培養DKA患者生活中的防治意識, 減少并發癥的發生, 改善生活質量。
1.3治療評價標準 DKA治愈指征:患者生命體征正常,能正常進食, 尿酮體陰性[2]。
本院26例DKA患者, 通過醫護人員的及時治療與精心護理, 23例患者治愈出院, 3例死亡, 臨床治愈好轉率88.46%。
相關研究表明, 患者的恐懼焦慮等負面心理情緒會刺激交感神經, 加快腎上腺素與腎上腺皮素的分泌, 增加酮體含量, 加重病情甚至又發新并發癥[3]。醫護人員對本院DKA患者行觀察監護時, 發現90.00%的患者都存在不同程度的不良應以反應。通過給予患者心理護理, 協助DKA患者調節負面情緒, 發現患者的配合度明顯提高, 由心理因素誘發的并發癥發生次數相對減少。
針對DKA發病急與變化快的特點, 本院護理人員密切關注患者的病情變化并做好記錄, 一旦出現異常癥狀及時告知醫生。同時, 護理人員積極借助DKA臨床護理相關成果(包括滴液原則、滴液速度、滴液劑量等)行藥物治療護理, 明顯減少DKA患者新并發癥的發生次數, 提高藥物治療療效,表明專業的藥物治療護理科相應減少DKA患者的住院時間與住院花費, 改善部分患者生活水平。
綜上所述, 對DKA患者行觀察監護、心理護理、藥物治療護理與預后護理, 可以改善臨床治療效果, 降低患者因糖尿病就醫次數, 提高生活質量。
[1] 楊麗.51例糖尿病酮癥酸中毒患者的病情觀察及臨床護理分析.求醫問藥, 2013, 11(02):524-525
[2] 葉任高.內科學.第6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 2004:809.
[3] 劉婷.69例糖尿病酮癥酸中毒的臨床護理體會.中外醫學研究, 2013, 11(12):78.
463300 河南省駐馬店市鐵東醫院(姚小舍);72506部隊(秦文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