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 磊
(江蘇省邳州市炮車中心衛生院,221327)
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民群眾的健康意識逐步加強,這就要求醫務工作者,特別是藥師在調配處方時要嚴格把關,認真審核處方。處方是否存在不合理用藥,是否有配伍禁忌等方面都要認真把關。處方點評制度在此基礎上應運而生,對減少醫療糾紛和不合理用藥起到很好的推動作用。國務院辦公廳、衛生部相繼出臺了處方點評制度的相關文件,以規范藥品的合理使用,合理控制藥品費用。有研究結果顯示[1]:藥品處方監管度指標對藥品處方合理性的影響最大,藥品處方與醫生利益關聯度對合理用藥有著直接的影響。
資料來源于2013年1~12月,門診處方1 200張。資料由我院處方點評小組提供。
方法:按衛生部《處方管理辦法》《處方點評管理規范》等相關法律法規內容,每月隨機抽查100張,1~12月份總共1 200張處方,點評中共計不合格處方為54張。
全年共抽查點評1 200張處方,其中有54張為不合格處方,占總處方數的4.5%,主要是醫生字跡太潦草,使人無法辨認14張,用法不合理4張,修改處醫生未簽字及未注明修改日期10張,不寫用法1張,診斷書寫不全4張,使用劑量不對1張,重復用藥2張,單張處方超過5種藥品2張,處方中出現“自用”等含糊不清醫囑1張,沒有按色標管理使用處方3張,有成人用兒科處方3張,超劑量用藥醫生未注明理由1張,超適應證范圍用藥2張,醫生末簽字1張,門診處方超過7d量用藥沒有注明理由2張,用藥與診斷不符3張。在點評中還發現有眉欄填寫不齊全,無適應證用藥,有配伍禁忌,有潛在不良相互作用,不按照抗生素分級管理權限用藥,慢性病、老年、特殊情況處方用量超過1個月,沒有鑒字同意,濫用激素等處方。
1.通過對不合格處方的分析,發現不合格處方比較分散,每個科室都存在。在處方點評時指出不合格處方存在的問題,用藥學知識說明不合理用藥的原因,每月把不合格處方和處方點評結果定期張貼在院務公開欄,及時通知處方醫生,使醫師定期查看,認真整改。通過處方點評,不合格處方大大減少。
2.處方點評包括處方眉欄填寫是否齊全、藥名是否用中文書寫,劑型、用法用量、字跡清楚、不得涂改、是否超劑量用藥、重復用藥,一般藥學人員很容易發現。藥物之間的配伍禁忌、潛在不良的相互作用、是否按抗生素階梯用,查對診斷是否有藥物選擇不正確,無指征聯合使用抗菌藥物,超過《藥典》和說明書適應證范圍或用法用量,這需要藥學人員具有較高的專業知識,要求藥師具有豐富的藥學知識,熟記藥品說明書內容,對醫師的反問能夠說出原由,各藥物之間拮抗在哪個環節、對患者有何危害等。
3.在檢查中對用藥欠合理的醫囑、處方進行點評,及時向當事醫生反饋結果,使其知曉問題所在,有利于以后自覺糾正。建立處方點評登記公示制度。對有典型錯誤的、同類問題發生率較高的醫囑、處方進行點評,采取院周會形式予以全院通報。對連續多次有缺陷處方的人員,造成嚴重用藥錯誤的,按《處方管理辦法》進行處罰,情節嚴重者直至吊銷處方權。每季度住院藥品使用前10位的抗生素類,進行單品種數量、金額統計,凡波動大于30%而無合理解釋的,實施重點監控。必要時采取減量或停用的措施。對用藥處方金額過大,缺乏用藥指征,又無合理解釋,連續3次排名全院前10名的醫生,進行戒勉談話,屢教不改者,直至吊銷處方權。對于用藥合理性有爭議的,可召集有關專業人員探討,或在藥學通訊上組織研討,以促進學術交流,提高用藥的科學性、合理性、安全性。
4.處方點評在實際工作中主要存在以下問題:①部分醫師對退回的不合格處方不愿更改,有一種在醫院唯我獨尊的思想,對藥師提出的不合理用藥處方,不予理睬。特別是有明顯配伍禁忌的和有重復用藥的處方不愿更改,改了覺著沒有面子,藥師對此很為難。特別是有些高年資的醫生及身兼領導層的醫生,一般藥學人員都不敢退回處方。②藥師叫患者找醫生改不合格處方,患者不愿意,患者找醫生改處方,醫生對藥師有意見,造成醫—藥—患之間矛盾。③藥學人員缺乏,工作忙,不能對所有處方的合理性進行認真細致的評價。④藥學人員的專業素質不高[2],在短期內很難將工作由藥品保障供應向藥學服務過渡。⑤醫生缺乏應有的醫德,有些醫生片面追求近期療效和自身經濟利益,違反合理用藥和《抗菌藥物臨床應用指導原則》,濫用激素和抗生素,出現大包圍、大處方。⑥醫院對藥學人員的應有地位沒有足夠的重視,領導認為醫生開處方,藥房人員也就是發藥,醫療技術含金量不高,是從屬地位,不能創造經濟效益,所以當藥師退回處方產生醫生-藥師矛盾時,領導也多偏向醫生。藥師在醫院中地位不高,藥師不是太明顯的不合理處方有時也不是太較真。對處方點評帶來了一定的不利影響。
處方點評制度是對醫生給患者所開處方、合理用藥的約束。在我院執行了處方點評制度后,效果顯著,大部分醫生都會接受,結果是處方質量越來越高,不合格處方、有問題處方越來越少。
要做到在問題發生之前有效控制,首先要醫院認真執行基本藥物制度,進行體制改革,從體制上切斷醫藥的利益關聯才能全面促進合理用藥[3]。醫院積極響應衛生部的深入開展“藥師下臨床”活動和“醫療機構應逐步建立臨床藥師制度”總體要求,逐步提高藥學人員在醫院中的地位[4]。
[1]朱燕剛.我國藥品費用機制及其政策研究[D].上海:第二軍醫大學,2007.
[2]趙明華,徐鍵勇.藥學人員在《處方管理辦法(試行)》執行過程中面臨的問題和對策[J].中國醫院藥學雜志,2006,26(2):211-213.
[3]古今,張方.我國處方點評制度存在的問題及整改措施[J].中國藥業,2009,18(14):5-6.
[4]盧曉陽,盛飛劍.《處方管理辦法(試行)》實施現狀、存在的問題及建議[J].中國藥房,2005,16(4):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