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俊華 楊 冰
(河南省駐馬店市中醫院,463000)
鎮靜與鎮靜治療是特指應用藥物手段以消除患者疼痛,減輕患者焦慮、躁動,催眠并誘導順行性遺忘的治療[1]。ICU病人病情危重,身體心理處于應激狀態。國外學者調查表明[2]:ICU中約有70%的患者存在焦慮,50%的患者經歷煩躁不安。對于重癥患者,過度的應激可能引發嚴重不良反應,所以鎮靜治療在ICU病人的救治中發揮著非常重要的作用?,F將ICU鎮靜治療的臨床護理對策綜述如下。
1.加強護理人員對鎮靜治療的認識。護士應明確適度鎮靜可減輕患者軀體的疼痛和不適,改變睡眠,減輕患者焦慮、躁動和譫妄,降低代謝率等,因而要加強鎮靜患者的評估,確定合適的劑量,達到最佳的鎮靜水平,利于病人康復。
2.加強患者鎮靜狀態的評估。ICU患者的鎮痛鎮靜治療應強調“適度”的概念,過度與不足都可能給患者帶來損害。因此要對患者疼痛與意識狀態及鎮痛鎮靜療效進行準確的評價,既是鎮痛鎮靜的基礎,又是合理恰當鎮靜治療的保證。目前常用的有Ramsayr評分、Riker鎮靜躁動評分(SAS)、肌肉活動評分法、腦電雙頻指數(BIS)等評估方法。我科應用麻醉性鎮痛劑及鎮靜劑后第一個4h內每一小時監測一次,然后每2h監測一次,連續8h。以后只要給藥,應每4h監測鎮靜程度一次,并根據評估結果及時調整藥物劑量,防止鎮靜過度或不足。
3.ICU患者長期鎮靜治療期間,應實施每日喚醒療法。每日喚醒療法便于利用病人清醒的時間及對言語指令的反應為ICU病人鎮靜質量提供重要信息[3]。每日喚醒可以明顯減少機械通氣及ICU留治時間,還可減少鎮靜藥物的用量和住院總費用[4]。護士應每日定時中斷鎮靜藥物輸注(宜在白天進行),通過呼喚溝通、言語指令等來評估患者的精神與神經功能狀態。待患者完全清醒,回答指令問題后,重新以原鎮靜劑量的0.5倍開始給藥,直至達到目標鎮靜水平。同時避免評估的偏差性,加強與主訴少的患者溝通,避免低估了主訴少患者的疼痛或不舒適程度。但患者清醒期必須嚴密監測和護理,防止自行拔管、墜床等意外事件的發生。
4.生命體征監測。ICU患者在鎮靜治療使用的鎮靜類藥物多對心血管及呼吸有抑制作用。應嚴密監測心率、心律、血壓、中心靜脈壓等變化,注意有無血壓下降、呼吸抑制、心動過緩等,防止心跳驟停。密切觀察患者呼吸的頻率、幅度、節律、呼吸周期比和呼吸形式,常規監測脈搏血氧飽和度、呼氣末二氧化碳,定時監測動脈血氣分析,機械通氣者定時監測自主呼吸潮氣量、分鐘通氣量等,結合評分,及時調整方案,避免不良事件的發生。長期持續用藥后宜緩慢減量,以減少戒斷綜合征。
5.選用恰當的鎮痛鎮靜措施:①祛除或減輕導致疼痛焦慮躁動的誘因,比如精神因素、溫度、環境、聲光等刺激,不良的姿勢、低氧狀態、疲勞等身體因素對患者造成的不良影響。②遵醫囑應用非藥物療法。如冷熱敷、推拿按摩、耳穴壓籽、穴位按摩、被動活動、分散注意力等療法,以減輕疼痛,增進患者舒適感。
6.加強呼吸道護理:縮短翻身叩背間隔時間,酌情給予背部叩擊治療和肺部物理治療,結合體位引流,促進分泌物排出,必要時應用纖維支氣管鏡協助治療以保持呼吸道通暢。
7.安全正確給藥:①危重癥的給藥方式應以持續靜脈輸注為主,嚴格控制輸注速度,盡可能使用最小劑量持續泵入,躁動時可先快速推進2~4 ml,然后確定一個維持量。②定時規范進行鎮靜評分,根據結果調整劑量。③護士應了解鎮靜藥物的特點和不良反應并嚴密觀察。④正確選擇靜脈通路。地西泮靜注或肌注容易形成血栓。使用丙泊酚持續靜脈注射時需專用的靜脈內導管或經中心靜脈給藥,防止靜脈炎發生[5]。⑤切忌未予鎮痛鎮靜基礎治療即直接應用肌松藥[6]。⑥嚴格無菌操作,輸注藥品的注射器、泵管等使用不宜超過12h,從原裝容器中取出的藥液超過6h應丟棄。
8.加強并發癥護理:①尿潴留時可應用流水誘導、熱水沖洗會陰、膀胱區按摩、艾灸等方法,失敗時給予導尿。②惡心嘔吐時給予內關、合谷等穴位按摩,必要時胃復安雙側足三里穴位注射。③便秘時給予中藥直腸滴注,加強飲食調養。④皮膚瘙癢時應注意衛生,避免抓撓,穿棉質內衣??山o予除濕止癢中藥外用。⑤低血壓時根據血流動力學變化調整給藥速度,適當進行液體復蘇,必要時給予血管活性藥物。
9.加強口腔護理:鎮靜治療能不同程度地松弛咽喉部肌肉和賁門括約肌,可發生口腔分泌物誤吸和胃液反應,應隨時清除套管內、氣管內及口腔內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暢[7]。應定時進行口腔護理。
10.做好健康教育:加強患者和家屬的教育,讓那些不愿意報告疼痛、害怕成癮、擔心出現不良反應的患者采取正確的態度對待疼痛,配合治療。指導患者如何表達自己的疼痛和情感,并教會氣管插管病人合適的溝通方式,讓患者學會自我緩解疼痛和緊張、焦慮的情緒,如放松、想象、分散注意力等。同時注重家屬對患者的心理支持和鼓勵。在患者清醒時加強護患溝通,向患者講解各種插管、儀器、檢查的作用和重要性,介紹疾病以增加患者戰勝疾病的信心。在應用過程中及時處理出現的問題,減少躁動的發生,提高患者的安全感,使患者能夠主動配合。
[1]管向東.陳規則.黃文起等117例原位肝移植病人ICU管理體位[J].中華肝膽外科雜志,1996,6(5):1551.
[2]陸蓉.ICU非機械通氣患者持續鎮痛鎮靜的臨床觀察護理[J].護士進修雜志,2008,12:65.
[3]廖紅,每日喚醒療法在ICU持續鎮靜病人中的應用及護理狀況[J].現代臨床護理,2011,10:11.
[4]賀麗君.ICU患者行鎮靜治療的護理體會[J].護理實踐與研究,2008,5(8):69.
[5]吳玉芹,周霞.ICU患者使用鎮靜劑和鎮痛劑的觀察與護理[J].中國醫學工程,2012,4:42.
[6]秦敏,李杰,楊柳.ICU鎮痛鎮靜患者護理[J].中國中醫藥現代遠程教育,2012,22:71.
[7]張林燕,葉義紅.EICU患者鎮痛鎮靜藥物的臨床觀察及護理[J].醫學信息,2012,8:2132-2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