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 娜
(南京中醫藥大學經貿管理學院,江蘇南京210023)
創業教育是培養人的創業意識、創業思維、創業技能等各種創業綜合素質,并最終使被教育者具有一定創業能力的教育。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稱為教育的“第三本護照”,被賦予與學術教育、職業教育同等重要的地位[1]10。
在創業教育方面,美國當屬前列。美國早在1967年就在大學教育中引入了創業教育,到現在已經形成了比較完善的體系結構,并且靈活多樣而有特色。從整體來看,美國高校成功地開展大學生創業教育,是政府、高校、中間媒介(風險資本家、會計師、銀行顧問等)、創業者和大學生共同努力的結果。美國社會各方力量的凝聚,造就了如今美國大學生創業教育的成功。當然,美國高校的發展也經歷了漫長的歷程,從教學型院校到研究型,再發展到創業型大學[2]91。這一系列的轉型促進了大學生創業,而大學生的創業活動又推動了高校大學生創業教育的發展。到21世紀初期,開設創業教育的大學已達1100 多所,這些大學不僅把創業教育作為學生未來發展的主導方式,而且舉辦了相關創業教育實踐活動,將創業教育推向更深層次。
在發展過程中,國外高校不斷總結經驗,提出了系列創業教育模式[3],見表1。

表1 國外代表性創業教育模式
我國的創業教育起步較晚,1997年清華大學研究生發起的首屆“清華大學創業計劃大賽”被視為我國正式興起大學生自主創業活動的信號。此后,各地競相舉辦大學生創業競賽,給學生營造良好的創業機會以及環境,為創業教育的發展奠定了基礎。特別是近年來,我國一些大中城市相繼推出了鼓勵大學生創業的政策,并且設立了一些大學生創業教育項目,地方政府也加強了對創業教育的投入,由此可見我國對于創業教育的重視程度。
雖然我國的創業教育起步較晚,但有關學者也提出了具有中國特色的創業教育模式,如表2。

表2 我國主要創業教育模式
隨著國內外交流的深化,我國的創業教育模式由傳統的聚焦模式逐漸走向全校性的混合模式[4]。但我國的創業教育模式在整體上還是趨向單一,沒有明顯的特色,體系并不完善,相關機制也并未很好的建立。由此可見,現階段我國的創業教育模式還不能滿足現實的需要,急切需要進一步的發展及完善。
為了確切了解大學生電子商務創業教育的情況,特制訂相應問卷,問卷調查時間為2014年1~5月。共發放出調查問卷380份,回收360份,進行審核篩選后,有效問卷為344份。在有效問卷中,女性206份,男性138份。本次受訪人群以大四學生為主,占比72.79%;且以電子商務專業、計算機專業和管理類為考察的重點,占比75%。
(1)大學生接受創業教育的基本情況。據統計,只有162 位受訪者接受過有關創業教育的課程,占47.09%,而沒有接受過相關課程的占了52.91%。
(2)創業教育對創業的必要程度的認識。無論是否接受過創業教育的課程,近90%的受訪者認為創業教育對創業是有必要的,并且有超過30%的人認為非常必要。
(3)創業教育的關鍵知識單元。通過調研可以清楚地了解到,大學生認為創業的基本常識、技巧與方式對創業最為重要,占了30.81%,其次為溝通和營銷能力;而大學生認為創業政策的知識模塊最不重要,僅占5.81%。從參差不齊的數據可以明確,不同的學生對于創業教育理論知識的認知重要程度是不同的,需要高校給予相應的引導。
(1)大學生對電子商務創業的認知程度。從被調查學生對電子商務創業的理解來看,50.34%的學生認為經營網站和網店就是電子商務創業,開辦網絡公司的占16.55%,而25.52%的認為是開發前沿的多媒體項目。可見,不同的被調查者對于電商創業的認知不同。
(2)大學生電子商務創業意愿分析。在數據調查中,明確表示不感興趣的僅占6.9%,多數受訪學生雖有創業的興趣,但是因為種種原因還沒有行動。由此可見,大學生對于電子商務創業是存在理性思考的。表3、4 進行了男女差異分析。

表3 實際創業性別差異分析

表4 創業感興趣程度男女差別分析
表3、表4 的卡方檢驗結果顯示,p <0.05,說明兩者均存在性別差異性。其中,有過創業經歷的男生占23.19%,而女生則是10.69%。感興趣卻沒有行動的女生占43.69%,男生占30.43%。從這些數據可以得出,女生對創業更加謹慎,男生則更注重創業實踐。
(3)大學生對電子商務創業所需能力的要求及能力的自我評價。調研顯示,排名前3 的能力為:個人的營銷能力、興趣和創業想法。而在創業能力的自我評價方面,23.45%的大學生認為自己完全沒有能力進行電子商務創業,34.48%的學生認為有些方面需要加強,僅有1人認為完全有能力進行電子商務創業。這顯示了現在大學生對于創業的準備并不充分,或許這就是大學生對創業較為謹慎的重要原因。
(4)大學生電子商務創業所面臨的困難。從數據的比對不難發現,創業面臨的困難可以總結為以下三點:一是創業教育與電子商務實踐難結合。雖然現在部分高校已開展相關的創業教育,但師資的薄弱、學生的不重視、創業氛圍的缺乏以及實踐教學的缺失,導致眾多的創業愛好者被攔在了創業門檻之外。在創業教育或相關電子商務課程上學生無法進行實踐仿真,沒有經驗累積,大大降低了學生的創業興趣以及創業成功率。二是創業項目難以選擇以及資金的缺乏。面對眾多的創業項目選擇,高校大學生如何去判別,這是一個根本性的問題。而資金的缺乏則是學校、社會以及政府的共同問題。面對創業大學生,政府應該提供正規的貸款政策、創業基金支持、相關優惠等來鼓勵更多的大學生進行創業。三是創業之初推廣困難。如今電子商務的發展越來越普及,在電子商務平臺進行創業的人不計其數,如何走好創業之初的第一步,是所有創業者面臨的最困難的問題。
受應試教育的嚴重影響,高校對于理論知識方面過于重視,忽視了大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輕視了大學生的創新能力,導致培養出的高校畢業生拙于操作,在社會上難有立足之地。特別是對于電子商務行業而言,面對日新月異的環境,高校應該以提高大學生自我就業、自我創業的能力為創業教育的培養目標,使畢業生人才不僅理論知識扎實,并且勇于創新,敢于冒險,具備電子商務專業的實踐動手能力[5]。
我國創業教育雖然發展迅速,但是和國外發展的狀況相比還有很大的差距。對于發展初級階段的創業教育,應當構建一個適合我國高校大學生和電子商務專業特色的創業教育體系模式[6]。
師資的質量是人才培養的基礎,因此,高校應當鼓勵創業教育師資隊伍的培養,不斷更新教師的觀念。高校可以和電子商務企業合作,定期邀請創業成功人士等來校與教師進行交流,豐富教師的創業理論水平。同時,也可鼓勵有創業能力的教師進行自我創業,將獲得的實踐經驗分享給學生[7]。
大學生創業不僅需要學習創業知識,更加需要累積自身創業經驗,擁有良好的創業實踐能力。學校可以進行電子商務創業競賽等活動,將具有相同創業興趣方向的學生組成團隊進行指導,不僅能夠提高學生的人際交往能力,更是為了讓學生將理論知識與實踐相結合,培養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積累電子商務創業的實踐經驗[8]。
在創業教育的實施和完善過程中,需要多方面齊抓共管,當然政策的扶持是非常重要的一個環節[9]。一方面,積極組織創業活動,鼓勵學生進行創業實踐,并參與全國性的創業比賽,不斷提高大學生的創業能力[10];另一方面,成立大學生創業園,給予學生創業實踐場所,并配備專業老師進行創業指導,以良好的政策以及相關的管理來支持學生。此外,設立大學生創業基金,給意欲創業的大學生提供一定的資金支持。
創業教育將是國內外教育的熱點和趨勢。我國的創業教育還處于初級階段,因此,我們需要借鑒國內外先進的經驗,在學校、社會、政府的共同協作下,明確培養目標、構建培養模式、培育師資力量,以便于培養出具備良好創業素養以及電子商務創業實踐能力的新一代大學生。
[1]唐 平.大學生創業教育研究[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14.
[2]梅偉惠.美國高校創業教育[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10.
[3]袁 盎.高校創業教育模式研究[D].上海:上海師范大學,2012.
[4]費黎艷.中美高校創業教育模式比較研究[J].上海商學院學報,2007,8(2):93-95.
[5]盧華玲,劉 躍,鄧維斌,等.面向創業教育的電子商務專業教學模式構建[J].現代商貿工業,2014(5):174-175.
[6]張春玲,劉遵峰.基于電子商務平臺的大學生創業教育研究[J].教育與職業,2012(3):93-94.
[7]高 凱.基于創業教育的高校校園電子商務實踐研究[D].成都:西南交通大學,2013.
[8]張海燕.電子商務專業在校大學生網上創業教育研究[J].當代教育理論與實踐,2014,6(2):34-36.
[9]邢大立.學校、政府、社會三位一體大學生創業教育體系的構建[J].當代教育理論與實踐,2013,5(8):20-22.
[10]呂曉敏.浙江省在校大學生電子商務創業現狀及對策研究[J].電子商務,2012(11):72-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