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魯東侯
歐洲國家近40%的天然氣進口量、超過30%的天然氣消費量來源于俄羅斯。烏克蘭是俄羅斯天然氣輸往歐洲地區的關鍵通道。2013年,俄羅斯通過烏克蘭對歐盟國家的天然氣輸送量超過其出口歐盟天然氣的50%。歷次“俄烏危機”都對歐洲天然氣市場造成波動和影響,迫使其不斷加速能源供給的多元化水平。2013年底以來,本輪“俄烏危機”持續升級,迄今仍未平息。
作為歐洲天然氣供給最主要的氣源國,俄羅斯在危機中可能采取如2009年中斷過境烏克蘭對歐天然氣輸送的做法,不僅威脅著當前歐洲區域天然氣市場,更將對未來全球LNG市場發展產生深遠影響。
短期內,購買LNG是歐洲緩解天然氣需求緊張唯一有效的途徑。但長期來看,現有市場產能仍將使歐洲面臨重重困難。
第一,盡管2013年全球LNG2.42億噸的出口總量較2012年略有增加,但現有產能下LNG出口增量非常有限:中東地區2013年LNG出口量增至1.01億噸,基本抵消了非洲地區當年600萬噸的減產缺口,卡塔爾等國已基本達到LNG產能極限;美洲、澳洲和東南亞地區LNG出口量基本與2012年規模持平;北美盡管已有4個對非自貿區國家的LNG出口項目被批準,但其短期內出口LNG規模相對較小,無法對全球市場產生實質性影響。
第二,亞洲和南美LNG需求仍在不斷上升,如果歐洲在亞太地區購買LNG資源,必將與亞洲及南美新興國家展開競爭。全球LNG市場偏緊的供需形勢,決定了歐洲國家如果要購買LNG,就只能出比亞洲、南美買家更高的價格,將被迫接受亞太地區LNG資源現有的“亞洲溢價”。
第三,即使歐洲能夠從美國大規模進口LNG,所需支付的費用可能會比從俄羅斯進口高60%。事實上,俄羅斯與烏克蘭的緊張局勢已經開始影響歐洲LNG資源購買,出于對供應的擔心,歐洲LNG市場需求呈現緊張局面。
盡管如此,本輪“俄烏危機”持續升級仍為歐洲乃至全球LNG市場發展提供了新機遇。歐洲尋求天然氣供給多元化的迫切性,將推進全球LNG市場的均衡發展。
首先,歐洲天然氣進口多元化帶來的需求量有可能進一步拉動非洲地區特別是東非地區LNG產業的發展。在東非地區,莫桑比克和坦桑尼亞深海區域2012年以來持續獲得巨型天然氣田發現,東非地區地理上也具有航運優勢,歐洲地區高價的天然氣需求也將成為刺激國際石油公司在東非投資基礎設施、發展對歐LNG出口項目的動力。
其次,歐洲天然氣進口多元化趨勢也正在推動北美LNG出口實質性發展。美國能源部3月24日批準了首個西海岸LNG出口項目,位于俄勒岡州Coos Bay的Jordan Cove能源項目成為被美國能源部批準的第7個LNG出口項目,這將使美國LNG出口規模高達3263億立方英尺/天(92.7億立方米/天)。
最后,歐洲天然氣需求的潛在增長有利于全球LNG資源的均衡發展與高效利用。近年來,美國頁巖氣革命導致其LNG進口量急劇下降,歐洲經濟復蘇乏力,使全球LNG市場開始出現供大于求的趨勢,但當前歐洲通過LNG進口實現天然氣供給多元化將使市場環境重新趨于緊張,刺激各資源國繼續提高LNG產能與出口量,也將促進各進口國對LNG資源的合理使用與高效利用,整體上有利于全球各地區LNG資源的均衡發展。
我國石油公司要充分評估“俄烏危機”對全球LNG市場的潛在影響并有所應對。近期要注意到本輪“俄烏危機”或將導致全球LNG資源市場供給偏緊、未來進口LNG資源可能面臨歐盟國家的競爭的可能,提早準備落實LNG資源進口的氣源和氣量。同時,把握本輪危機中的機遇,適時與俄羅斯展開合作,爭取其新增亞馬爾島LNG項目的廉價供給。中長期規劃,要認識到尋求LNG資源供給多元化也是保障我國能源安全的必要手段,應利用巨大的需求市場獲取穩定的LNG資源多元化供給,積極與澳大利亞、俄羅斯以及南美相關LNG資源國展開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