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 萍
從嚴管理是集團公司今年工作會議確定的三大主題之一。集團公司工作會議指出,要“強化從嚴管理,切實提升責任心和執行力”。無論是大慶精神,還是精細管理,都始于作風,行于作風,成于作風。作風是提升管理和執行力的基礎,如果作風不實不嚴謹,再全再嚴的制度也執行不到位。
制度是石化企業的“家法家規”,抓了一輩子安全的石化人,審視我們的制度不可謂不全、不細,走進操作間、辦公室,墻上的規章制度隨處可見,但為什么這么多的制度不能完全消除安全隱患?《十大禁令》、“七想七不干”人人都會背,但落實到實際工作中,卻往往打了折扣。“11·22”事故的發生,就是工作中沒考慮安全風險、“不清楚也干”導致的悲劇。
嚴格的管理源于嚴格的制度,但嚴格的制度需要人來遵守,能不能執行好制度,關鍵在人的作風。隊伍作風好,制度就能如出軍令;作風不好,制度就會形同擺設。要從嚴管理首先必須考慮人的主觀因素,把作風建設放在首位,始終如一抓隊伍作風建設,隊伍責任心就會不斷增強,執行力就能提升,從嚴管理才能從根本上落到實處。
“三老四嚴、四個一樣”的優良傳統和作風,是大慶精神、鐵人精神的文化組成部分,是我們石油石化企業第一次創業取得勝利的重要保證。但這些年講繼承少了,甚至把幾代石油石化人總結的“法寶”給丟了。好像這些傳統的做法和作風過時了,甚至有人認為這些是老古董、老套套不合時宜了,以至于個別單位只抓效益而管理松懈,作風疲沓。我們必須把這些行之有效的文化品質發揚光大,才能最大限度地從傳統文化中汲取營養,持續錘煉隊伍,形成長效機制,讓從嚴管理在文化形態上扎根。
目前國有企業所處的社會環境和經營環境發生了很大變化,作風建設也要有新途徑、新辦法。要廣泛運用群眾喜聞樂見的形式,努力把思想性、知識性、趣味性統一起來,多搭建職工群眾樂于參與、便于參與的活動平臺,利用互聯網、手機等新媒體,為職工搭建舞臺,更大范圍地傳播石化正能量。
從嚴管理,關鍵是個“嚴”字,根源在領導干部。傅成玉董事長在“從嚴管理年”啟動會上的講話中指出的五個必須突出解決的問題,關鍵是領導干部要發揮表率作用,領導干部要帶頭做起。
領導干部的作風建設事關一個單位、個人自我形象的好與壞。作風不正,一個單位的正氣就會下降,就不會充滿活力,它的發展就會受到制約和限制;對于個人而言,作風不正、責己不嚴、有令不遵、有規不行,就會喪失對權力和自我的辨別能力,最終走上歧途。因此,只有加強作風建設,從嚴管理干部,才能教育和引導干部筑牢拒腐防變的思想道德防線,及早發現和解決作風方面存在的不良傾向問題,有效預防腐敗變質。
新時期我們需要什么樣的作風呢?一是黨員干部要有“接地氣”的作風,重新回到群眾隊伍中去,不能只是在主席臺上有影子、有聲音,還要有到“包子鋪吃包子”的親民作為;二是要有敢擔當、負責任的作風,要有家國情懷濟蒼生的政治抱負,不求有功但求無過不行,怕得罪人不行,遇事繞道不行;三是要有改革精神、創新精神,要有涉險灘的勇氣,敢于打破舊的利益格局;四是要通過科學的制度機制約束干部的權力,“紙老虎”“稻草人”樣的制度不行,要建立起一個“見善如不及,見不善如探湯”的治吏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