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奎晶
摘 要:中職語文教學中情感教育是教育工作賦予的重要職責,情感教育可以直接親近學生,與學生進行零距離的溝通;可以使教師運用情感方式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從而更好地為教學服務。
關鍵詞:中職;語文教學;情感教學;相關探討
情感是我們對待客體事物在態度上和心理上產生的反應,在現代社會生活當中,擁有良好的情感,可以促使人們健康生活與和諧交際。情感教育是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之一,在中職學校的語文課程教材里,每一篇文章都寄托著作者的感情,具有豐富的思想內容;中職語文教學中情感教學離不開思想感情的體會,如果在語文教學中失去了對感情的體會,也就會失去了語文教學的靈魂。這種不解其里的程式化的教學,最終只會造成老師厭教以及學生厭學的后果。
一、情感教育在中職語文教學中的重要性
我們的情感是在心理上對客觀事物產生的一種很強的個性特征,當我們面對同樣的事物,不同的人的時候,就會產生不同的情感。中職語文教學中教師引導學生有意識地表現情感差異的語句,從而體悟語文教學中的情感。在語文中擁有好的文章,文章情感并不會是平鋪直敘的,而是有層次的。情感教學能夠使學生清晰地感悟到文章作者當時內心的豐富情感。
情感教學的正確把握是建立在對語文教學的充分理解基礎上的。只有通過感知事物,才能對事物產生情感。我們在教學時,教師要在語文教學中,幫助學生營造一個有助于理解課文的環
境,以推動學生充分認識語文情感教學樂趣,從而達到情理交融的教育目的。在理解的基礎上,引領學生感知描述性優美語言時,依據已有知識經驗,在頭腦中形成表象,透過語文教學的語言文字領略文章所表述之情,即想象入情。此時,教師要充分啟發學生的形象思維,插上想象的翅膀,感受語文教學的情感特點。有比較才有鑒別,通過比較可以明晰差別,抓住特點,較準確地揭示事物的本質。
教學過程中的一切活動都是以富有情感的學生作為主體的,學習主體對知識的掌握以及由知識向智能的轉化,無不借助于具有動力因素的情感媒介來實施。在中職語文教學中進行情感教育的作用,除了可以幫助中職生提高對語言的掌握與運用能力之外,還體現在提升中職生的自身文化素養,及提升中職學校在語文教學中的教育素質。
二、在中職語文教學中融入情感教育
隨著我國教育事業的進一步發展,在教育過程中過度強調數理化等技術學科以及英語的教育,而忽視了語文的教育問題,尤其在中職教育教學中過于重視技術學科的現象更為嚴重,也是各大中職學校中普遍存在的問題。在現代教育中對英語的學習需求明顯高于對語文學習的興趣,英語的學習熱潮遠遠高于上語文的教學熱潮,這完全是典型的浮躁心態的教育反映。針對這種情況,我們應當積極地完善語文教育教學方式,成為提高我國中職語文教育質量的主要途徑。
1.在中職語文教學中應當改進傳統的教學方式
學生是一個認知的主體,這個認知主體是受到自身的生理因素與心理因素制約的。教師作為教學的實施者,須對這個施教的對象加以重視。語文教師是學生在進行語文知識學習過程中的引路人,教師在語文課程教學過程中,所采用的教學方式一直是比較傳統的方式,這也直接影響了語文教學的質量。目前我們的中職學生之所以不愿意進行語文學習,主要原因就是由于語文教學課堂氛圍過于沉悶,沒有生機。一些中職學校任教的語文教師在課程教學過程中,常常以灌輸式的教學方式進行課程教學。這樣也使得教師與學生之間,幾乎沒有實質性的交流,自然就無法激發學生對語文學習的興趣與需求。
針對這種情況,學校應要求語文教師努力改進傳統的教學方式,讓學生在教學過程中真正地感受到教師教學的熱情與重視,讓學生也感受到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的激情,從而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中職語文在情感教學的過程當中,教者應首先讓自己置身于課文營造的情感氛圍中,先感動自己,在飽含感情地引導學生閱讀課文的過程中,使學生整體地感受到語文在教學中傳遞出來的情緒,從而效地教育學生學習的方法,促進學生情感素質的
發展。
當教師的心靈融于語文課程,全身心注入課文之中時,感情就會在教學過程中自然地流露出來,并傳導給學生。為了使學生學好語文,教師應深入鉆研教材,把握教材的情感基調。備課時,自己首先從感受形象出發,使教材中的人物形象浮現在自己的眼前,把自己置身于一個受教育者的位置,就會產生無限敬仰的思想感情。對于那些描寫自然美的課文,則通過語言文字的誦讀,想象出一幅幅鮮明的畫面,以及字里行間洋溢著的真摯的思想感情,自己先受感染。把握了課文的感情內涵,把課本中的思想感情內化為自己的真情實感,在講課時再現出來,可以達到聲情并茂的
效果。
2.語文教師要精心設計課堂的教學方式
從現實來看,一般中職院校的生源整體質量稍遜于普通學校的學生,來中職上學的學生在學習成績及心理建設方面都與普通學校的學生有著一定的區別。針對這種情況,作為一名中職語文教師,在開展語文教育時就更需要對課堂教學的方式進行精心的設計,尤其是選材與教學上要有一定的針對性,可以營造出比較自由的課堂氛圍。同時,教師要在語文教學過程中給予學生充分的發言空間,尊重學生對語文教學內容的不同想法,讓學生能夠拋開束縛,使語文教學課程不再出現枯燥的現象。
3.語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拉近學生的距離
在教育過程中,師生是構成課程教學的兩個最基本的要素,兩者缺少了任何一方都無法滿足課堂教學的需要,他們是相互促進以及協調發展的關系。在中職語文課程的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加強與學生之間的溝通,掌握住學生對知識的吸收程度,把握好語文課堂教學過程中對每個知識點的施教力度;教師需要幫助提高學生對知識的理解程度,加大與學生在語文課堂之外的交流與溝通,幫助學生解決在學習與生活中的問題,建立平等的師生關系,縮短與學生之間的距離,讓學生能夠真正從心里接受與認可語文教學,從而改善師生的關系,為教學工作的順利開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4.語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增加點幽默情調
在中職語文教學過程中如何提高學生的注意力,已成為教師在課程教學過程中普遍都會遇到的問題,而有一些經驗的語文教師總會用一句帶有幽默性的語言,便能重新將學生的注意力轉移到課程教學中。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通過幽默語言來吸引學生注意力的情況較多,體態幽默是教師為了提高教學質量在除了語言幽默之外的補充形式,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結合具體的教學內容,通過形體表達為學生展示教學的內容,可避免通過語言糾正學生的學習問題,在一定程度上也比較有效地維護了學生的自尊心。
總而言之,中職的語文教育應更加重視情感的教育與表達,教師在語文課程教學過程中通過融入情感的教學,能夠有效地提高語文教師的教學質量與學生的學習效率,教師的觀點與思想感情,都會對學生的內心體驗及情感的誘發有直接影響作用。當然,在具體的情感教學中還應根據實際情況出發,針對不同的教育情況采用不同的引導方法。
參考文獻:
[1]鄧勇.中職語文教學中的情感教育探析[J].才智教育,2012(23).
[2]管武鮮.淺談中職語文教學中散文情感教學的基本原則[J].課程教育研究,2013(11).
[3]劉正偉.中職語文閱讀教學情感教育策略的研究[J].杭州師范大學學報,2011(6).
[4]楊華.淺談中職語文教學中的情感參透[J].職業技術教育,2013(6).
(作者單位 陜西省電子信息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