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 雪 (北華大學 吉林吉林 132013)
近現代油畫藝術中色彩的情感表現
蔣 雪 (北華大學 吉林吉林 132013)
色彩是油畫創作的重要表現形式,色彩是對油畫中藝術語言的表達,色彩是油畫藝術家情感表達的載體。藝術家通過對色彩的不同運用表達獨特的情感體驗 ,通過色彩的展現與觀賞者形成情感上的互動。本文介紹了情感表現對油畫產生的影響,色彩在近現代油畫藝術中的情感表現內涵,中國油畫藝術中色彩的情感表現,并從色調角度分析了色彩在油畫創作中情感表達的應用技巧。
油畫;色彩;情感表現
油畫作品中的情感表現是畫家對客觀世界和客觀事物的一種情感表達。在油畫創作領域,各種藝術觀念碰撞,不同的觀念造就了不同的流派,并引導藝術形式向多元化發展,油畫技法中一些方面成為藝術觀念的載體,并被強化——色彩畫家情感的載體,人們開始普遍重視油畫形式語言。例如:新古典主義注重油畫中的物象造型的嚴謹與堅實感;浪漫主義圍繞悲觀的主題,力求以色彩、筆觸因素和構圖中運動式線條創造畫中情節的緊張感;拉斐爾前派注重對畫中人物心理情緒的表達,較多畫面以青、紫、綠調子構成感傷的、寂靜的意境……忽視色彩的主要作用的形體自由構造的立體主義;注重色彩強烈狀態中均衡效果的野獸主義;通過色彩和筆觸的使用表現扭曲心理的表現主義;以純粹的色彩的點、線、面構成畫面的抽象主義;以及將顏料隨意甩、潑、垂滴于畫布上的抽象表現主義等都是表現情感的產物。西方現代油畫在近百年來流派眾多,相繼更替,但無論如何他們只要創作油畫,必然就自己的情感賦予其中。蘇珊?朗格作為一名當代的美學家用“藝術是情感的表現符號”來呈現藝術形式和情感表現那錯綜復雜的關系。科懷特伍德也曾直言不諱的說“藝術是情感的表現”。著名心理學家費洛伊德在他心理學成熟理論的基礎上,對藝術的呈現從情感心理學視角進行的全面的闡釋。從近代到現代,西方近現代各式各樣的藝術情感表現論在很大程度上都影響了現代主義藝術創作。諸如抽象主義、表現主義以及象征主義等,她們都對藝術表現情感創作的推動貢獻了巨大力量。
如果談到近現代油畫作品的生命和靈魂,那必然是色彩無疑,色彩情感的呈現是一幅油畫作品是否成功的關鍵,因為色彩在畫面感染力的形成方面發揮了巨大作用,在寓意的傳達方面也功不可沒。在近現代油畫作品中,色彩是最能打動人心的因素,它不分地域、不分民族、不分語言、不分文化,使作家與欣賞著可以毫無障礙的溝通,激發情感,以致達到精神層次的共鳴。在近現代油畫藝術中,色彩能夠直接有效地表達畫家的思想情感和精神本質,在他們和觀眾的心靈之間架起一道互相溝通的橋梁。有很多著名的藝術家在其創作過程中以色彩來傳達自己的情感。如梵高特別重視色彩的情感表現力和象征性。他把自然色彩看作是表達思想與感情的媒介,用以完美地表現內在精神的視覺。
色彩是自然界本身就存在的實物,就其客觀性而言,色彩沒有思想和情感的,但是人是有思想和情感的,人們生活在這么一個五彩斑斕的世界,將自己的情感賦予色彩,也可以說是從色彩引發了情感的的聯想,從而產生色彩的情感表現。例如紅色和黃色常常會是人們聯想到太陽的光和熱,接著就會把金紅色調和金黃色調同希望和朝氣蓬勃等情緒連在一起;而人們常把陰沉的天空、黑色冰冷的夜晚灰暗色彩和郁悶哀傷的情緒聯系在一起。由此來看,色彩情感是在人們長期認識、運用色彩經驗的實踐中產生的。色彩在近現代油畫藝術中具有情感表現性。當油畫中的色彩以它特有的自然屬性吸引著人們的時候,它就會影響人的情緒。偉大的詩人歌德就把色彩分為積極的色彩和消極的色彩兩類。他認為主動的色彩能夠產生出一種“積極的、有生命力的和努力進取的態度”;被動的色彩則“適合表現那種不安的、溫柔的和向往的情緒”。
現今,中國新興的藝術家不斷地涌現,其藝術造詣也可見一二。中國油畫還在以現實主義為主的寫實風格為主流,中國名家寫實油畫正在逐步呈現出他的真正價值。毛以崗的作品中,他熱衷于描繪昔日老北京的街景、胡同,追隨舊事的情懷,在色彩上他放棄了早年顯眼的色彩傾向,而有意追求灰色調,以適合他對內容情緒上的要求。毛以崗作品有氣勢磅礴的舊北京全景,也有一些老胡同的局部。在《胡同》中,灰、白、黑的色調讓人感到歷史的痕跡。時間的沖刷已經讓原本紅色的大門呈現出暗棕的色彩。浮現在上面的道道白色,令人想起是過年節后撕去春聯留下的痕跡。墻壁也是青灰色的,多年的雨水將它的一些地方洗刷出一片慘白。毛以崗多年來以其細膩柔美、婉約的藝術風格取得了廣泛的認可。我們在他的畫面上總能停頓很久,細細品味。沈工行的江南風景,讓我們看到的就是他在色彩語言上對中國詩性文化的表達與創造。他的慣于先捕捉色彩的印象,爾后進行主觀化的設計。比如,綠色田野,是江南常見景色,在他的《五月》《錦繡江南之一》里,我們看到的不僅僅是自然條件說的綠色,而是那些綠色色相富有節奏的變化和對比。他的作品幾乎都撇開了陽光明媚的景致,而著意表現雨雪煙霧中的江南。無論綠色調,藍色調還是褐色調和白色調,都能顯示出他對色彩微差的駕馭。在一般人的眼里,潮濕的土地沒有奪目的光彩,更不是值得抒情的色調,但在沈工行的筆下,那些江南濕軟的土地卻被賦予高貴的灰色。甚至可以說,他畫的不僅是土地的顏色,而是整個畫面所需要并與之相映襯的意象光色。
一幅油畫作品中各種不同的因素的和諧與創作激起的情感結合之間存在著的聯系愈緊密,心靈中自發傳達也就愈充分。下面我們從色調略談一下色彩情感及畫面色彩律動的形式規律。
色調在情調的渲染和畫家情感的表達方面,能夠很快的觸及人們的心靈,使人受到感染。我們所創作的每一幅油畫作品都應該有一個主色調,如果用色過多,且無主次,則會使畫面色彩雜亂無章,無色調的畫面不會給人鮮明的整體色彩印象。當畫面效果呈現出是和諧、秩序、雅致、微妙的色調時,那一定是畫家在情感色彩律動上經過反復的推敲色彩的關系而產生的色調感。自然給予畫家的情感色彩的激發,畫家可以進行有意識的取舍,可以通過變調的手法,升華成自然,使畫面具有色彩美感。譬如博納爾的《浴室》,他的作品并不是寫生完成的,他的畫面的歸納和組合來自于色彩的需要,將實現感情化,融入他對生命的感悟及對萬物的關懷。因此,作品平面化和裝飾味在這幅油畫作品中便明顯流露。總之,可以把具有個人化的偏愛色彩擴展到全畫面中去,以形成個人化特色當然,畫面只有理性的色彩規律而沒有畫家的情感律動是不行的,那這幅作品就只是技巧的堆積,而毫無生命可言。如詹建俊作品《回望》,畫面中揉進畫家自己的感情,歌頌了勞動人民用血用汗所創作的成果,給人以深厚的,歡樂的或沉重的審美感受和聯想。他多次強調繪畫形式的重要意義:“繪畫離開了情緒,離開了表情,離開了氣氛意境,就失去了它的藝術作用……只哪怕畫一根線,只畫一塊顏色,也都有他的表情。”
單純的色彩是沒有靈魂的,單純的情感沒有恰當的載體也無法展現。優秀的油畫創作者必須具備將色彩與情感進行完美轉化的能力。畫家在創作的過程中,要能很好地抓住觀賞者的心理,將色彩的呈現與觀賞者的心理相契合,運用最具表現力的色彩進行對感情的傳達。優秀的油畫創作者就是能夠將色彩和情感完美結合在一起,賦予作品靈魂,再現作品生命的偉大的藝術家。
[1]貢布里希范景中譯.藝術發展史[M]天津:天津人民美術出版社 2011.
[2]王宏建.袁寶林.中央美術學院美術史藝術理論教研室編著[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3]魯.阿斯海姆著,郭小平瞿燦譯.藝術心理學新論[M].北京:商務印書館,2009.
[4]陸琦著.油畫/繪畫基礎技法的表現[M]湖北:湖北美術出版社 2010.
[5]外國美術簡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
[6]王宏建藝術概論[M].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