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慧 王家民 (西安理工大學藝術與設計學院 陜西西安 710054)
概念書籍設計探究
張 慧 王家民 (西安理工大學藝術與設計學院 陜西西安 710054)
概念書是尋求表現書籍內容可能性的新形態的書籍形式。本文探討了概念書籍發展的必要性以及概念書設計觀念和設計原則。闡明概念書影響書籍設計未來的發展的趨勢,具有前瞻性的啟示意義。
概念書;設計;創意思維;研究
書籍是知識的載體,是傳承人類文明的重要工具。現代書籍裝幀設計具備豐富的創造性,這創造性使其設計范疇、概念、深度得到充分的延展。伴隨著大眾思想觀念、審美意識的不斷地提高,概念書籍設計應然而生,它給未來的書籍裝幀設計帶來了重要的啟示。這些概念化的探索性設計帶來的啟示具有進步性、積極和能夠起到推動設計趨向的作用。
書籍藝術的發展伴隨著人類文明發展的歷程,隨著觀念的變革和時代的演進,改變著人們對書籍變化的要求,設計書籍的物質載體和書籍的內涵均發生著變化,現代書籍的新形式也越來越多,多元化的設計取向成為書籍裝幀未來發展趨勢。
概念書籍無疑是最能傳達現代設計理念和審美氣質結合下的產物,給讀者營造出時代氣息和感官享受。設計師以獨具特點的書籍表達語言和信息編輯思路創造性的傳達書籍內涵,同時充滿著強烈的個性。
設計教育的目標是培養具備創新性、獨創性能力的未來設計師。我們認為創造性思維是大腦資源的的重要“寶藏”,啟迪創造性思維對于設計教育來講是關鍵之所在。其實概念書籍設計本身就是一種顯而易見的創新活動。
關于“概念”的解釋在《辭海》中注釋是:“反映對象本質屬性的思維方式。”概念書籍設計是一種“預見”式設計開發下產生的新設計。各種概念設計以自身獨特的存在影響著人們的審美接受和觀念傾向。“從外在世界形象、到抽象、到概念,這是事物由感覺到知覺,從低級向高級的認識過程,因此概念藝術是觀念性的高級的藝術形式。”
“書”是以傳播知識為目的用文字或符號記錄于一定載體上的著作物;是將藝術與技術以及社會、藝術、心理等諸多要素整合在一起設計的特殊商品。“書籍裝幀設計不是靜止的,而是富有生命、有生氣的元素。”
“概念書”的一般定義為:“概念書設計意味著對人們司空見慣的書籍形態進行大膽的創新,創造出既有書籍本質特征,又與眾不同,有新意的書籍。”概念書設計實現的是藝術設計范疇的本體語言的設計實驗,著重于能寄予觀念的視覺形式和閱讀體驗。傳播知識不再是其主要目的,而是尋求一種新的閱讀體驗和閱讀樂趣。設計者通過對書籍內容和思想準確把握,感悟加工后重新設計一種具備新物性構想和信息傳遞的書籍。
(1)概念書籍設計觀念
①形意融合,傳達觀念
“形”“意”是概念書籍設計觀念的兩個著眼點,概念書籍設計的形態可變,但書籍裝幀設計的內涵不變,“只有與書籍本身的品位相結合,設計藝術才有生命,才能發揮出書籍的導讀作用。”概念書籍設計的核心要能傳達出書籍內涵觀念。概念化的藝術形式趨向是觀念超越現實,那么設計或是饒有趣味,或是富于哲理,要么超越現實。不管它的形式怎樣,概念書籍設計必須做到形意融合傳達觀念,這樣的概念書其內涵的思想性及引導性都會發人深思給人以啟迪。
②“求新求異”倡導探索
從表面上看概念書設計“求新、求異”觀念前衛不計較現實應用。其實它的目的在于拋開現實應用的各種各樣的束縛,深刻挖掘自己的設計理念和內心思想,發揮豐富的想像去創造、去超越。它是引導未來潮流,充滿革新魅力的設計。這種設計對設計師的設計觀念、創意思維具有重要意義,所以業內設計家和高校藝術設計教育教學需對概念書設計加以重視,倡導探索。
③觀念為先,重于形式
“設計是人類改變自我和世界的創造性活動;前蘇聯學者卡岡認為‘文化是人類活動的各種方式和產品的總和’,設計也是一種社會文化活動,包括設計觀念和設計形式兩個方面。”對于概念書籍設計而言,設計導向是“觀念為先,重于形式”,它在有限的形態、材料、設計、版式、圖文等物化形式條件中,通過設計師的觀念為先的理念,使得概念書籍表現出強烈的藝術特征和觀念性質,也最接近設計的本質活動。
(1)科學態度的原則。
概念書籍設計并不是為了設計新奇的樣式,也不是為了設計嘩眾取寵的產物,它應該表現為對書籍內容的認識提升的藝術作品,這種概念書籍對設計采取反思的態度,不論是設計的形式、材料還是工藝或技術的運用,探索上都要能夠秉持科學的態度去完成。
(2)原創性設計的原則。
創意產業的核心競爭力在于原創,基于概念書籍之“概念”就應遵循與眾不同的原創原則,具有獨到見解的概念書籍設計才有無限的活力和競爭能力,探討的方向才更加具有研究意義。要善于發現和勇于進行原創性的設計,用創造性思維引領創造性的設計,新思路衍伸出新的設計方案才區別于同類的設計。同時要有所思,有成熟的概念設計思想理念和手段,才能實現真正的原創設計。
(3)未來設計原則。
也就是“前瞻性”設計原則。我們說設計的思路決定設計的深度、傾向和意圖,“前瞻性的設計”以未來發展方向進行創造。特色鮮明的概念書籍設計能啟示讀者深入的探析書籍的內涵,將讀者們引入豐富的思維層面。這些形態、材料和表現手法能夠在未來被使用到,同時探究塑造未來書籍和未來設計應用的方向。這也是概念書具備的的現實設計意義。
“概念書尋求書籍內容表現的其他可行性,在此過程中的一系列探究,都有助于開拓書籍設計革新,概念書的設計更加強調書籍本身的實驗性氣質。”我們強烈的感受到這樣的書的設計還有有無窮盡的表現形式有待開發,設計者們可以有各種可能性的嘗試探究出新概念書籍形態。這種書籍或許由于現階段技術材料出版的制約不能大量用于生產或被大眾接受,或許還只是被學者和書籍愛好者所追求,但即使是這樣它也仍然以其鮮明的特色影響著書籍裝幀設計藝術的范疇。它的存在也是一種社會需求,以多元化的設計語言擴充讀者的接納范疇,以及探尋更理想的方式表現作者的想要傳達的思想內涵。無可否認對概念書設計的探索給書籍裝幀設計本身帶來了許多新的機遇和方法試驗,注入的是全新的獨創性的血液,可以明確地說概念書影響書籍裝幀設計未來發展,為設計者們營造了廣闊的創作設計空間,開拓著書籍設計未來趨向。
[1]高月雅.概念設計對設計教育的重要意義[J].內蒙古科技與經濟.2005.12
[2]瑞芳,崔輝.踏著時代的節拍唱自己的歌——訪著名書籍設計師呂敬人[J].編輯之友.2002.11
[3]白云.創新思維能力訓練——概念書設計教學探索[J].大眾文藝.2012.03
[4]呂敬人.呂敬人書籍設計教程[M].武漢,湖北美術出版社.2005.06.第14頁
[5]彭圣芳.概念設計探議[J].美與時代.2005.12
[6]柯思昱.淺談材料與概念書設計[J].新美術.200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