顏 焱 (山東青年政治學院舞蹈學院 山東濟南 250103)
高校舞蹈教學中的學生學習適應性研究
顏 焱 (山東青年政治學院舞蹈學院 山東濟南 250103)
高校舞蹈教學是一種與實際接軌較為密切的學習活動。在舞蹈教學中學生的適應性如何,決定了學生能夠在學習中收到的學習效果。學生的天賦秉性、喜好等都學生的學習適應性都有著重要的影響。本文結合自身的實踐經驗對高校舞蹈教學中的學生學習適應性行為進行研究,并就如何根據學生的適應性提高舞蹈教學提自己的看法和見解。
舞蹈教學;學習適應性
舞蹈和音樂是人類天然的藝術,舞蹈是人類最早的藝術之一,也是我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但是由于各種條件的限制,尤其是新中國初期將其劃歸資產階級之情調,因此沒有能夠得到很好的發展。隨著我國社會改設開展,舞蹈教育也迅速發展并成為高校教育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隨著我國教育改革的深入開展,國家先后制定了一系列的文件政策作為教育改革實施的指導文件。2010年國家頒布《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為我國教育改革的發展指明了方向。認為提高高等教育質量的關鍵是提高學生的積極性和創造性,要保證學生能夠在學習中真正能夠獲得知識。這也高等教育工作指明了工作的方向。
舞蹈教學與一般的學科教學有很大不同,在舞蹈教學中教師和學生互動的共同體,教師不僅要交給學生舞蹈知識,同時還要給學生做出明確的示范動作。因為舞蹈的模仿和學習,還和學生的適應性有很大的關系。學生學習適應性是以皮亞杰的學說為基礎。適應性是指個體在社會組織系統、群體或文化經濟因素的變化中,其生存功能、發展和目標的實現相應地變化的能力。這是一種比較常規的認識,除此之外不同的學者也有自己的認知。就個人而言,我認為適應性是學生適應教學的體現。舞蹈教學中強調學生的學習適應性也是針對現在舞蹈教學中存在的一些教學問題提出來。
我國舞蹈教學中存在的最主要問題是在舞蹈教學注重的是舞蹈技術和舞蹈動作的示范與模范,而對教學中的學生學習狀態則很少關注。換言之學生在學習中的學習技巧、學習態度、學習環境和身心狀態是否適應教學需要往往被我們所忽略。現代教育的發展,需要我們在舞蹈教學中關注學生的適應性以提高舞蹈教學質量。
研究表明,舞蹈教學中學生學習適應性研究已經成為高校舞蹈教學的一個重點。但是學生學習適應研究還存在一定的不足。就已有的研究而言,對影響舞蹈教學中學生學習適應性因素還是達成了一定的共識。影響學生學習適應性因素從大的方面可以分為內部因素和外部因素。影響學生學習適應性的內部因素包括學生的認知結構、個體差異、學習動機等。從內部因素的構成來說,我們可以看出不同的個體其內部因素各不相同。在學生學習適應性內部因素而言,學習認知無疑是最重要的。學習認知也是在長期學習過程中形成的穩定的因素。外部環境主要有學校環境、社會環境和家庭環境。自學生步入幼稚園起到踏入社會,就外部因素來說,學校環境無疑是最主要的也是最重要的。學校的教育理念、教學理念無疑都對學生有著重要的影響。在學校因素中教師的教學理念、教學模式、教學方法都對學生有著直接的重要的影響。師生之間的教學是影響學生學習適應性因素中最為重要的一個環節。綜合以上分析,我們要想對學生學習適應性研究就要從以上幾個方面進行綜合性分析。
結合已有研究和個人經驗,在學生的學習適應性研究中,我們首先要注重學生的學習態度。學習態度對學生的學習實踐及最終成效有著直接的影響。我們甚至可以說學生的學習態度直接影響乃至決定了學習效果。一般而言學生的學習態度適應性越好,其學習興趣、學習效果乃至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越好。學習方式和學習環境方面也是如此,經過調查研究,我們發現,學生取得學習效果越好學生的學習適應性就會越強。同時在學生的學習適應性方面,我們還要注意學生的身心健康。身心健康是學生學習的基礎,身心越健為學生學習適應性提供了基本的保障。
學生的學習適應性因人而異,不同的學生的學習適應性也是不同的。一般而言,在舞蹈教學中,從整體來分析女生的學習適應性要強于男生。女生的長處體現在學習方式、學習環境方面。從學習環境方面來分析,男生和女生的學習適應性也是不同的,甚至有著明顯的差異。在學校學習環境中,女生處理學生之間的關系要強于男生。但是男生內部之間的一致性程度又要高于女生。
從學生學習年限來說,不同年級學生之間的學習適應性也是不同的。一般而言,一年級學生對于舞蹈教學的適應性從總體上要好于二年級。在舞蹈學生中,甚至出現了這樣一種趨勢,即年級越高其學習適應性越低。這種趨勢的出現固然和學生自身又很大的關系,更和學校的教育教學理念和方式有關系。這就要求我們在教學中要針對不同年級采取不同的方式,以適應學生的需要。
當然影響學生學習適應性的因素還有很多,囿于篇幅的限制,我不能一一展開探討。但是,舞蹈教學中我們一定要記住一點就是,學生是鮮活的豐富的個體,其在學習中基于內部自身因素和外部環境因素,其適應性也是動態的變化的過程。在教學活動中,我們針對學生的自身狀況進行具體分析,然后采取合適授課模式。
[1]周步成.學習適應性測驗(A A T)手冊[M].華東師范大學心理系,1991.
[2]李廷海,中國民族舞蹈教育現狀調查與研究[M],北京:中央民族人學出版社,2007年。
[3]熊少嚴,張丹.內地新疆高中班學生學習適應性研究[J].上海教育科研,2010,(5).
[4]呂鵬,游薇.學生對新課程適應性的社會學分析[J].遼寧行政學院學報,2005,(9).
[5]歐陽曉芹,高師音樂教育專業舞蹈教學改革的探索與實踐[J].當代教育理論與實踐,2009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