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佳怡 (武漢理工大學 湖北武漢 430000;金華職業技術學院 浙江金華 321000)
淺析人類需求對人型玩偶的發展作用
陳佳怡 (武漢理工大學 湖北武漢 430000;金華職業技術學院 浙江金華 321000)
本人通過對人偶的起源,早期人類的精神需求創造的人偶,為追求完美而加快了人偶的發展,為個性展示提高人偶的專業性,在未來會因需求的不斷增加使人偶有更大、更多的變化,從而得出人類的需求對人偶的發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人類需求;芭比;球型關節人偶
玩具,幾乎與人類文明歷史一樣久遠,無論在埃及、希臘、中國還是羅馬,都出土了不少歷代的玩具,在考證所發現的史前遺物中也證實了,距今6000—10000年就已經出現了原始玩具,公元四世紀羅馬人就已經制作了布娃娃。我們的生活中有很多的時間是人偶在陪伴,它成為人類在成長過程中不可或缺的角色。
最早出現的人偶是奧地利維綸多夫的“維納斯雕像”,她是距今3萬年的舊石器時代人偶,女性的特征在它身上夸張的表現出來,這是人們對于生殖崇拜,對于母系氏社會人類思想的反映,人們需要一個偶像進行膜拜,而“維納斯”就是人們為了自己的精神需求而創造的人偶。在古代的中國,人偶出現在了祭祀、祭典之中,它代表了人們心中神的形象,是可供人們膜拜、供奉、巫卜的對象。隨著人們需求的不斷增加,慢慢出現了類似于替身娃娃、詛咒娃娃、小草人等一系列人偶。在中國的西漢時期就曾因為人偶發生了一場動亂——西漢巫蠱之亂,巫蠱之禍從發端到結尾實際罹難有四十多年,大量政治軍事人才的流失成為西漢政權衰落重要的歷史原因。如此以屠戮骨肉姻親為主要對象的獄案,其時間之長、影響之大在中國歷史上實屬罕見,可見當時的人們對于偶像,對于神明、巫術之類的事物是十分在意的,甚至可以說是忌諱。
在當今世界,一個物質充足的社會,人們對精神世界的追求也在逐步提高。人偶在城市出現之初成為了孩子們的玩具,他們用人偶來安慰孩子,教會孩子如何分辨社會角色,對社會角色有認知感。它不僅是孩子的玩伴,還是社會潮流的風向標,人們為不同大小、不同性別和不同環境的孩子創造了不同材質、不同樣式和不同功能的人偶,例如竹木類、泥制類、布制類、陶瓷類等。
隨著生產力的提高,人們對人偶的創作有了更多的新想法,對于是否能夠讓人偶成為自己心目中的完美形象,而又有了新的人偶產生,那就是20世紀最廣為人知、最暢銷的玩偶——芭比娃娃,它是由羅絲?韓德勒發明,于1959年3月9日在美國國際玩具展覽會上首次曝光的。這種人偶顛覆了當時人偶玩具在人們心目中的形象,芭比娃娃不同,她不僅擁有火辣的身材、大量的服裝,還擁有各種不同的職業,甚至可以擁有自己的男朋友。它的發明者是在偶然的情況下發現自己的女兒在玩玩偶時比較喜歡成人形象的人偶,并且喜歡將它們打扮成自己希望的樣子,帶入各種角色中去,這時她意識到孩子需要一個可以讓她追求自我完美的人偶,羅絲?韓德勒說,“能跟一個有乳房的玩偶玩樂對一個小女孩的自我形象是十分重要的。”她相信芭比娃娃的成人外型可以幫助女孩對自己有一個新的認識。而芭比娃娃另一獨特之處在于,她成為了一個文化標記,而且得到玩具界中罕有的榮譽,即1974年紐約時代廣場的一部分被名命為“芭比大道”一星期。1985年,后現代藝術家安迪?華荷制作了芭比的圖象。她成為了人形玩偶的一個代表,影響了幾代女孩的成長。期間還出現過幾種類似芭比的娃娃,如迪斯尼公主,她是以迪斯尼動畫中的人物為原型,人們需要迪斯尼公主教會女孩有成為公主的想法與擁有公主般的教養。
進入21世紀后,人形娃娃越發的多了起來,人們對人偶的需求不僅僅是孩子的玩具了,人們追求的是更高端,更多功能的人偶,于是一種新興的職業——人形師并隨應而來了,他們主要的工作是制作人形娃娃,這種娃娃和芭比、瓷娃娃、布娃娃等有很大的不同,它是球型關節人偶。
球體關節人偶(Ball-jointed doll,簡稱BJD)起源于歐洲,泛指各種擁有球型關節的可動人偶。它的體型標準,細節精致,由于關鍵部位裝有球型的關節,因此人偶能夠做出許多接近于真人的姿勢。正因為有如此特殊的構造,才使得BJD能更生動地展現更豐富的動作和姿態。再加上當代的BJD大多比過去的娃娃高大,就使得在娃娃身上的塑造空間更加廣闊了。BJD娃娃不僅可以更換服裝,還能修改化妝,調換手腳、頭發,甚至是眼球……所以,BJD對玩家的魅力是無窮的,她給予玩家一個毫無拘束的展現自我個性的空間。出身自卡托維茲的超現實藝術創作者漢斯?貝爾默是制作此類人偶的先鋒。他在1934年制作了一具以球體裝置為關節的木制人偶。現今,球體關節人形除了個人收藏外,在實務方面的運用也非常活躍,人形的姿態變化豐富,加上普遍關節皆可替換,因此適合繪畫、發型、服裝或彩妝等須講究美觀與形象的藝術領域
人類的需求也許在未來會有更多的變化,不再要求完美與個性,要求真實與互動,不再要求小巧與精致,要求擬人與性格,那么在未來,人偶在外表與常人將會一樣,成為智能人偶,更好的為人類服務。在更遙遠的未來,會出現虛擬現實的普遍化,人類的需求也會隨之而改變,那時人偶會成為虛擬現實中的人物,可以隨著主人的喜好而變化形態與性格,可以擁有智力和溝通能力等。未來的人偶會在人類的需求中有進一步的發展和改變。
人偶隨著人們的需求在變化,人類的需求是人偶變化和發展的動力,正式這種需求才促使人偶越來越專業化,越來越精美,越來越讓人喜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