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練異洞
中國石油啟動油氣管網改革帶來的影響絕非短期所能預見,它將隨著我國在能源化工領域的改革逐步體現出其深遠意義。
5月12日,中國石油發布臨時董事會決議公告:該公司擬以西氣東輸管道分公司管理的與西氣東輸一、二線相關的資產及負債,以及管道建設項目經理部核算的與西氣東輸二線相關的資產及負債出資設立東部管道公司。公告稱,在東部管道公司成立之后,公司擬通過產權交易所公開轉讓所持東部管道公司100%的股權。中國石油的這一舉動標志著醞釀已久的油氣管網改革開始啟動,在市場上引起強烈反響。
受此消息影響,與油氣管網改革相關的股票在5月13日集體上漲,泰山石油還以漲停報收,其他關聯股票,如廣聚能源、玉龍股份、龍宇燃油、上海石化、天利高新、茂化實華等漲幅均超過3%。但是,在其后的幾個交易日里,股價均紛紛回落,多數股票價格回落到消息公布以前的水平,只有泰山石油走勢較強。
在短暫的興奮過后,市場重新恢復了平靜。這一利好消息的兌現的確需要一定的時間,而且,能夠受惠的是哪些股票也需要進一步研究。從產業來看,能夠直接受益的只有泰山石油、廣聚能源這兩家上市公司,都有成品油和天然氣經營的業務,也有自己的銷售渠道,一旦在管網業務方面能夠介入,將有利于擴大市場經營范圍,降低輸送成本。上海石化、天利高新、茂化實華這三家上市企業均為綜合類化工企業,涉及的產品以化工品為主,與油、氣關聯較少;玉龍股份是管道設備生產企業,只有在油氣管道擴大建設規模時才會受益;龍宇燃油是生產、銷售船用燃料油的企業,相關性更小。總體來看,只有生產、銷售成品油和天然氣的企業才受益更多,也最愿意參與油氣輸送管網的建設和經營,如果中國石油真的能把所謂東部管道公司的股權全部掛牌出售的話,這些企業一定會積極參與的,其業績也可能會大幅提升,從而帶動股票價格的持續上漲。
當然,與泰山石油、廣聚能源類似的非上市企業還有很多,一些地方煉油廠、天然氣經營公司也渴望有自己的產品輸送網絡,以便于進一步擴大市場范圍,這些雖然不會從資本市場上反映出來,但在行業內的確引起熱烈的討論。
截至2013年底,我國油氣管網總里程達10.62萬公里,中國石油占據了80%以上的份額,其中就包括作為我國重要能源通道的西氣東輸一線、二線、三線管線。一線、二線投入產出回報率在12%左右。由于管輸價格由國家發改委核定,不論石油天然氣進口價格的漲跌,原油和天然氣的管輸價格都是固定的。穩定的回報率受到眾多資本主體的青睞,但是此前,由于政策限制,社會資本尤其是民營資本進入該領域存在著障礙。
最典型的案例就是大唐集團的內蒙古項目古克什克騰旗天然氣項目。該項目2009年8月獲批并動工,與之配套的還有一條從克旗至北京的輸氣管道。但由于北京段管道最后100多公里被中國石油把控,導致供氣拖延較長時間。最后,這100公里管線改由中國石油管道公司負責修建,并于2013年12月15日正式貫通,正式投產向北京供氣。據悉,大唐與中國石油簽訂的克旗煤制氣供氣價格在2.8元/立方米左右。大唐內部人士說,這個價格只能保證不虧錢,比預期的每立方米少掙了一毛錢。如果以后項目全部達產,每年將少掙3億~4億元。
其實,大唐集團和中國石油一樣也是國有企業,國有企業之間尚不能相容,更別說私企或外企了。市場化程度不高最終將由消費者買單,不僅增加消費者的成本,而且也難以達到消費者所期望的服務質量。
中國石油東部管道公司轉讓其100%的股權,關鍵是哪個或哪些企業能夠接盤的問題,目前具體轉讓方案尚沒有公布,這讓市場產生頗多聯想。結合中國石油此前在管網運作融資方面經驗,保險、養老金、銀行、公益基金、央企等方面的資金最可能率先介入,而頗受市場關注的民間資本是否被允許參與仍存在疑問。結合中央十八大的改革精神,民間資本被允許介入的可能性較大,但能占多大比例還需要看各方博弈的結果。
另一個值得關注的問題是,在油氣管網獨立運營的公司成立后,是否能夠真正做到提高市場的效率。目前,除正在擬建的東部管道公司外,還有中國石油聯合管道石油公司、中國石油的西氣東輸三線以及中國石化、中國海油各自的油氣管道網絡項目,這些管道網絡相互獨立,經營方面也各自為政。這顯然是不利于提高市場整體效率的,因此有人提出建立國家管網公司或區域管網公司,以便協調市場各主體之間以及地域之間的利益分配問題。但是,建立國家級的管網公司后,是否就能夠實現管道的獨立、中立,將輸送和銷售業務嚴格分開,避免直接的利益輸送,仍存在一定的變數。因為電力行業方面的改革就有前車之鑒,在組建了國家電網和南方電網后,雖然實現了“廠網分開、主輔分離”,但由于電網相對壟斷,“輸配分開、競價上網”的目標仍未能實現。
美國的天然氣市場經過100多年的發展,已經形成了競爭型天然氣交易市場的運行模式。現在,美國是世界上天然氣市場開放程度最高的國家,擁有一個高度競爭的天然氣市場和一個高效的管線輸送市場。簡單地講,美國的天然氣市場不僅實現了輸送、存儲和市場營銷的分離,而且,市場的自由開放可以使得用戶能夠自由地選擇合適的生產商、輸送公司以及交易中介公司,從而最大限度地降低了消費成本,使原本供應短缺的美國也能用到廉價的天然氣。
當然,美國也不是一步就走到今天這種狀況的,也是經歷了多次變動才形成了今天的局面。概括起來有幾點值得我國在油氣管網改革方面借鑒。首先是強調立法的作用,美國是法治國家,因此凡是涉及政策調整都會先進行立法,每次法案、法令的頒布也都標志著美國天然氣市場發展到一個新的階段。其中最重要的是436號法令和636號法令,436號法令使管網服務與天然氣商品分開成為可能,而636號法令完成了管網輸送服務與天然氣商品分開的最后一步,法令規定管網公司必須將管網輸送服務和天然氣銷售分開,任何用戶都可以自由選擇天然氣的銷售商,管網的運營商以及天然氣的儲存商,可以自由選擇他們需要的天然氣數量,從而保證美國天然氣市場形成目前相對充分競爭的局面。其次,政府在監管天然氣價格的同時,重視發揮市場的作用。美國在初期天然氣也是供不應求,價格偏高,于是管理部門就限定價格波動的范圍,同時引入競爭機制,使得價格既能限制過度的需求,也能刺激市場增加供給,從兩個方面促使市場達到平衡。
我國目前來看還很難做到美國的程度,油氣市場從生產到運輸,民營資本很難進入,終端消費者更是沒有任何選擇權,只能接受廠家設定的經過管理部門核準的價格,這就使得供不應求的矛盾始終得不到解決,價格呈現一路攀升的態勢。管理層雖然有推進改革的意愿,但面對強大的反對勢力還是力不從心。直到2013年8月,中國石油腐敗窩案被揭露,相關工作才取得積極進展。《油氣管網設施公平開放監管辦法(征求意見稿)》也在2013年10月悄然下發征求意見,標志著關于油氣管網的第一部法規即將出臺。也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中國石油才能在今年5月宣布成立并出售東部管道公司。
綜上可以看出,中國石油出售所謂東部管道公司雖然是油氣管網改革邁出的一大步,其后續的影響值得各方期待,但不得不承認,油氣行業的市場化改革并非一年、兩年時間就能完成,管理層還應該不斷努力推進,才能盡快在國內建立一個高效的油氣產銷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