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苗 馬春燕
優質兒科護理對改善護患關系的實踐研究
王小苗 馬春燕
目的 探討優質護理服務對兒科工作中護患關系的作用。方法380例患兒隨機分為對照組和實驗組, 每組190例, 對照組實施常規性護理服務, 實驗組實施優質護理服務, 比較兩組患兒及家屬對護理工作滿意度調查。結果實驗組和對照組患兒及家屬平均滿意度分別為161例(84.7%)和96例(50.5%), 兩組比較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和對照組護理質量考核平均成績分別為(94.1±1.7)分和(86.4±2.3)分, 兩組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兒科護理中開展優質護理服務可明顯提高患兒及家長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 并且同時提升護理服務質量, 值得臨床進一步推廣使用。
優質護理;護患關系;研究本研究對本院兒科2012年6月~2013年6月間收治的380例患者進行護理研究, 取得了滿意成效, 現報告如下。
1. 1 一般資料 選擇2012年6月~2013年6月間本院兒科收治的380例患兒, 將其隨機分為對照組和實驗組, 各190例, 兩組患兒年齡、病程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對照組實施常規護理方法, 實驗組患兒實施優質護理服務, 具體措施如下。
1. 2. 1 護理人員業務過硬, 提高護理服務質量 孩子是每個家庭的中心, 孩子不舒服生病, 家中的大人往往會格外的緊張甚至焦慮、驚恐。本科十分重視加強對護理人員的培訓,定期組織人員進行業務學習, 提供專業理論知識;同時定期讓操作技術好、業務精湛的護士給大家演示技巧、總結經驗。這樣不僅激發護士的工作熱情, 還可以提高患兒家屬的滿意度, 減少糾紛[1]。
1. 2. 2 提高服務意識, 認識到溝通重要性 作為兒科護士,必須重視患者是兒童的這一特殊性。在溝通中適當用幽默語言來緩解緊張、焦慮情緒, 可以幫助擺脫困境, 幫助護患雙方溝通[2]。
1. 2. 3 發營造溫馨環境, 強化人性化護理。
1. 2. 4 加強基礎護理, 實施績效考核護士獎金分配。
1. 3 評價項目及標準 采用患者滿意度和護理質量考核表評價護理干預效果。具體方法為:對入選的380例患兒及家屬在出院時以調查問卷的形式進行滿意度調查, 無記名填寫。并根據護理部每個月的護理質量考核表(共12個月), 對護理質量考評得分進行分析比較.滿意度調查分為四級, 分別為:非常滿意、滿意、一般和不滿意。平均滿意度=(非常滿意+滿意)/抽查患者總數×100%。
1. 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7.0統計學軟件對所得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1 兩組患兒及家長滿意度調查結果比較 實驗組中患兒及家長非常滿意為90例(47.3%), 滿意為71例(37.4%), 平均滿意度為161例(84.7%);對照組中患兒及家長非常滿意為45例(23.7%), 滿意為51例(26.8), 平均滿意度為96例(50.5%),兩組比較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及家長滿意度調查結果比較[n (%)]
2. 2 兩組護理質量考核比較 實驗組和對照組護理質量考核平均成績分別為(94.1±1.7)分和(86.4±2.3)分, 兩組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t=2.37,P<0.05)。
隨著醫學科學的不斷發展, 人們健康意識的不斷提高,護理模式的轉變, 患者、患者家屬對護士的工作質量提出了越來越高的要求。兒科作為特殊科室之一, 家屬不僅對醫生有著高要求, 對兒科護理工作更是要求極高。如今, 孩子是每個家庭的中心, 當孩子生病時, 家長通常是處于緊張和恐慌狀態的, 此時如果稍有問題, 極易發生矛盾, 產生糾紛。因此兒科護士務必要提高自身素質, 增強服務意識, 加強業務能力, 強化責任心, 使護理人員從被動服務變為主動服務,從被動執行醫囑、完成護理操作轉變為主動與患兒與家屬溝通, 護患關系得到改善, 提高患兒及家屬滿意度。同時, 良好的護患關系是保證患者權益的重要因素, 也是醫生治療患兒使患兒康復的關鍵因素[3]。
良好的溝通技巧是護士的基本技能, 在兒科臨床工作中,通過有效地護患、護屬之間的溝通, 發展及促進良好的護患關系。護士運用良好的溝通技巧, 一切以患兒需要為中心,為患兒制訂個體化的護理計劃, 以滿足其全身心的需要;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 不僅能消除患兒和家長的心理障礙, 縮短護患距離, 形成良好的護患關系, 減少護患沖突, 而且能取得患兒及家長的理解與配合, 提高護理質量、縮短病程、提高治愈率。在本研究中, 實驗組和對照組患兒及家長平均滿意度為161例(84.7%)和96例(50.5%), 兩組比較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實驗組和對照組護理質量考核平均成績分別為(94.1±1.7)分和(86.4±2.3)分, 兩組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t=2.37,P<0.05)。
綜上所述, 兒科護理工作中開展優質護理服務可有效提高患兒及家長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 提升整體護理服務質量,使護士以更好的工作態度和最佳的業務水平投入工作, 從患者的需求出發, 為患者提供滿意服務, 值得臨床進一步推廣使用。
[1] 鄭翠萍, 邵玉紅.優質規范化護理服務在兒科病房的應用.基礎醫學論壇, 2008, 12(27):828.
[2] 王傳益, 李博.最新醫療糾紛方法與處理實務全書.北京:警官教育出版社, 1998:76-99.
[3] 陳京立, 播孟昭.兒童健康服務工作面臨的問題及任務.中華護理雜志, 2001, 36(3):236.
723000 陜西省漢中市中心醫院兒科
2014-0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