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西軍

摘 要:針對加速跑教學的重要性,筆者在教學過程采用了標志線法、游戲法、“6秒定律”法等教學方法促進了學生對加速跑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在學習過程中對學生團結協作、互幫互助的精神也起到了很好的教育。
關鍵詞:加速跑;游戲;練習方法
中圖分類號:G633.96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5-2410(2014)10-0068-01
起跑后加速跑是練習者從蹬離起跑器到途中跑之間的一段距離。其任務是充分利用向前的沖力,在較短的距離內盡快地獲得較高速度。姿勢如圖1所示,其距離自起跑算起為30~50m,高手的加速區一般為50~70m,即起跑后的5~6秒達到最高速度。加速階段的好壞,直接影響最終成績的高低,因此加速跑階段的教學至關重要。
一、標志線法
場地布置:在起跑線前50~75cm處畫第一標志線(虛線),連續畫6~7條,每兩條線之間的距離遞增10cm左右。
練習方法1:當練習者聽到“跑”的指令后,練習者以很大的前傾姿勢把身體推向前方,使后腳踩至第一標志線,緊接著前腳踩至第二標志線,并以此類推,兩腳踩在各條標志線上。
注意事項:反復練習才能使步幅的變化逐漸穩定,要提醒練習者注意自己腳的落地點,加速跑開始時不要抬腿過高,特別是前兩步。
練習方法2:當練習者聽到“跑”的指令后,由起跑進入加速跑階段,為使上體前傾,避免停頓、跳躍、臀部下坐等錯誤,筆者讓同學結對子進行練習,讓一位同學在后手握橡皮筋的兩頭,讓橡皮筋的中間套在學生的肩上,聽口令進行練習。要求在離開起跑線后15m左右的地方幫助者松手,并在上方設置了一個標志(上方用線掛了一排氣球),要求練習者通過標志時,頭部不能碰到氣球,更不能在線前停頓、跳躍等。
二、游戲法
大家都知道田徑教學比較枯燥,如果一直單一練習這些內容,學生就會感到枯燥,從而不會認真對待,所以在適當的時機安排一些跟本學習項目有關的游戲就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追球跑
方法:將全班同學按照能力分成四組,每組分縱隊站立于起跑線后,起跑線前10cm處放一個球,每組第一個人先將足球用力踢出,然后迅速起跑追逐踢出的球,追到球后停下來,將球傳給第二個人練習,依次類推。
2.呼號追人
方法:按照自愿的原則進行組合,每組兩人,一個為1號、一個為2號,當聽到口令是1號時,1號跑,2號追(必須跑直線),在50m內追上的就讓1號把2號背回來,反之,2號將1號背回來。我們也可以使用相反口令,同時進行注意力的練習。
3.飛步取棒
準備:在場地上畫5條平行線,在兩側2m處各畫一個直徑2m的圓圈,備排球2個,線上立9根木棒,如圖2所示。
方法:將學生分成人數相等的兩隊,預備時各隊排頭進圈。發令后,排頭垂直向上拋球,然后迅速跑到圈外取棒(個數不限),返回圈內,再接住空中下落的球。成功者可接著做,每取一根棒得1分,失誤者出局。雙方都失誤后換下一人,立好棒,重新進行。最后以得分多的隊為勝。
規則:1.球未在圈中拋起,人不得出圈取棒。2.球落在圈外算失敗。
三、“6秒定律”法
早在1936年,美國科研人員就提出了“6秒定律”,即“當人們全力跑時,不論其運動水平高低,都將在第6秒鐘達到自己的最大速度”。后來我國科研人員劉濟民采用先進的雷達測速儀,對我國不同等級的運動員進行科學測試,發現不同等級的運動員當他們全力跑時,都將在第6秒達到自己的最高速度。換句話說,不管什么等級的運動員在全力跑時,第六秒鐘所跑的距離就是該運動員達到最大速度的距離,這個距離就是我們所說的加速跑的距離,所以我們在練習中要以參與者的6秒鐘所跑的距離長短來分析、評價參與者的運動能力,針對這個問題,我采用的練習方法是:
1.原地半高抬腿練習,計時計次。比如:6秒看一條腿抬起的次數或者看著地次數。次數越多說明大腿下壓的越快,頻率越快。
2.快頻式“標志線”跑的練習:就是用小于正常步長的方法去按標志線跑,距離為50~60m。同樣的標志線看誰先跑完,誰的步頻就快、誰的加速跑的距離就相對要長些、誰的最終成績就會好些。
總之,加速跑階段的練習非常重要,一定要細致,它決定著運動成績的好壞。因此,在練習中我們不要急于求成,我們應該要讓學生邊跑邊體會,然后讓學生自主練習,如果還是達不到要求,不妨讓學生去觀看錄像或教學視頻,給學生建立一個正確的動作模式,只有學生心中體會到了,練習才能水到渠成。
參考文獻:
[1]王榮.對短跑加速理論的質疑[J].田徑,200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