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載新技術的采用率分析
基于美國環境保護協會(EPA)的數據,分析了從1975年至今汽車生產商在新車上采用新的動力總成技術的歷程。EPA關于汽車輕量化技術、CO2排放和燃油經濟性趨勢的報告是該領域最具權威的參考標準。
汽車技術自1975年以來獲得了持續的發展,使得汽車有更好的舒適性、經濟性和動力性表現。圖1顯示了汽車行業對5種成熟技術的采用率,包括燃油噴射、前輪驅動、多氣門、可變氣門正時和自動變速器鎖止裝置等。每項技術至少需要10年才達到60%的普及率,再需要5~10年才最終滲透到整個行業。
各汽車生產商對特定技術的采用速度實際上要比行業整體的速度快很多。圖2是每項技術隨著時間的推移滲透到整個行業與7個頂尖生產商的百分比。可以看出,每個制造商從每項技術最初的引入到普及率為80%所需要的時間要遠遠低于行業的總體時間。因此,影響新技術在行業普及速度的并非汽車生產商對特定技術采用的速度,而是制造商之間的交錯執行。這一點在對行業技術引入趨勢進行評估時應格外注意。
另一種評價技術引入的方法是看整車生產商對每項技術能夠實現的最快采用速度。圖3顯示了幾個主要生產商分別在3年和5年中技術滲透的最大能力。可以看出,生產商可以在5年內將新技術應用到產品中的比例很大。例如,圖3中提到的幾個整車廠能夠在過去的5年中將可變氣門正時技術的普及率增加到70%。這個數據進一步證明了各整車廠對某一技術的交錯采用,導致了整個行業新技術的采用時間大大超過了實際需要。
Aaron Hula.SAE 2014-01-0781.
編譯:白洪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