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軍鋒, 王玉巧
(1.中船重工昆船設計研究院,云南 昆明 650236; 2.黃河科技學院,河南 鄭州 450006)
隨著水聲通信技術的發展,實現海洋信息觀察、海洋資源勘探與開發是當今熱點課題[1],水下Modem是一種以海水為介質,以應答或自動的方式,實現水下Modem之間或水下Modem和水上設備之間的較遠距離無線數據傳輸[2-3]。目前,國外的水下Modem技術相當成熟,價格也偏高,國內自主研發的產品較少,市場上大部分是進口產品[4]。
正交相移鍵控(QPSK)擴頻技術[5]是一種有效的抗多途干擾、頻譜利用率高、傳輸距離遠、隱蔽可靠、被截獲概率低等優點,再結合低功耗數字處理技術,可實現遠距離長期可靠通信,采用此原理,研制了一款低功耗、低成本、高性能的水下Modem產品[6-7]。
本產品主要技術指標如下:① 最大工作水深:300 m,② 工作距離:8.5 km@150 b/s,③ RS232傳輸速率:9 600 b/s,④ 聲傳輸速率:150 b/s@SNR≥-3 dB,⑤ 誤碼率:<10-5,⑥ 發射聲源級SL:173 dB≤SL≤176 dB@12 kHz,⑦ 工作帶寬:9~14 kHz,⑧ 供電:37V10Ah可充電鋰電池組,⑨ 功耗:發射功耗≤15 W,接受功耗≤200 mW。
QPSK調制是利用載波的四種不同的相位來表征輸入的數字信息,是四進制移相鍵控[8-9]。把相繼的兩個碼元的四種組合(00,01,10,11)對應于正弦波的四個相位:0°、90°、180°、270°,圖1和圖2為QPSK擴頻調制和解調的框圖[10-11]。

圖1 QPSK擴頻調制原理圖

圖2 QPSK擴頻解調原理圖
水下Modem的硬件原理框圖如圖3所示,主要由DC-DC電源板、發射功放板、接收板、DSP信號處理板和換能器等幾部分組成。

圖3 水下Modem硬件原理框圖
水下Modem入水后,入水開關接通,DSP板上電初始化,控制信號關斷發射板電源,繼電器把信號切到接收板,DSP板進入微功耗待機狀態,當接收板接收到聲信號或通訊串口RS232串口信號時喚醒DSP板進入工作狀態。
當喚醒信號來自接收通道時,DSP對接收到的聲信號進行識別解碼,從QPSK調制信號中解調出數據信息,然后將數據通過串口轉發給所連接的終端設備;當喚醒信號來自通訊串口RS232時,DSP首先發出接通發射高壓控制信號,發射板通電進入工作狀態,同時DSP對接收到的數據按QPSK算法解調,經過D/A送發射板,發射板推動換能器將聲信號輻射到水中,以聲的形式傳播給遠端的水下Modem,遠端的水下Modem以相逆的方式工作,實現水下設備間的無線通訊連接。
考慮到電源變換效率和功耗,采用開關電源芯片把電池組輸出高壓降壓濾波后,分三路進行線性穩壓濾波輸出相互隔離的+5 V,其中一路設計成可控輸出給功放發射板使用,另外兩路設計成不可控,分別送DSP信號處理板和接收板[5]。
為了提高發射板的效率和縮小體積,減小功耗和波形的線性度等因素,發射板采用D類音頻功率放大器,發射板原理框圖如圖4所示。

圖4 功放發射板原理框圖
當需要功放發射板發射信號時,DSP的控制信號接通開關電源芯片,輸出直流高壓送功放板芯片和接受轉換繼電器。發射完成后,DSP板撤銷控制信號完全切斷發射機的高、低壓電源,收發轉換繼電器自動回到接收狀態,實現發射板零功耗待機。
考慮輸入阻抗匹配、低噪音、增益帶寬乘積和低功耗等因素,前置放大、阻抗匹配級采用低噪音、低功耗的儀表放大器轉差分信號為單端輸出信號,并采用低阻設計。為了保證接收通道寬的動態范圍,后置放大增益 多級可調增益電路,接收板原理框圖如圖5所示。

圖5 接收板原理框圖
DSP信號處理板主要由電源變換、A/D采集、D/A信號調理、串口RS232接口、JTAG接口、復位電路和抗干擾電路等幾部分組成。
DSP信號處理板的核心處理芯片為ADSP-BF533芯片,該芯片具有低功耗、低噪聲和高速處理能力等特點[12-13],A/D和D/A芯片也采用高速、低功耗、低噪聲的16位串行芯片,DSP原理框圖如圖6所示[14]。

圖6 DSP板原理框圖
上位PC機采用VC語言編制接收數據界面,這里不做論述。水下Modem的軟件是用C語言編制,其中QPSK擴頻程序主要包含數據輸入、抗多途算法、PN序列碼產生和調制與解調四部分,這里只列出調制和解調程序流程圖。
擴頻調制子程序流程圖如圖7所示,DSP初始化后,需要發射的數據送入DSP堆棧中,先進行軟件濾波處理,處理后的數據在進行調制,與PN序列碼進行模二加法運算,經擴頻編碼后,由D/A變為模擬信號,送發射板發射[15-16]。

圖7 擴頻調制子程序流程圖
擴頻解調子程序流程圖如圖8所示,接收板送來的擴頻信號與本地同步的PN序列碼進行模二加法運算后,解調出QPSK已調信號,再經載波恢復、低通濾波、抽樣判決和并/串轉換后就可以得到原始信息[17]。

圖8 擴頻解調子程序流程圖
2010年1月份,在中國南海進行了海上試驗,試驗結果為:在海深18 m、聲源級175 dB@12 kHz,達到通信傳輸率150 bps、距離8 500 m,無誤碼,試驗過程中接受功耗145 mW,發射功耗10 W。并且利用三臺水下Modem組成定點網絡,實現水下無線組網通訊,從海上試驗結果來看,該產品抗淺海多途干擾能力強,實現了可靠通信。
[1] Stojanovic M. Underwater acoustic communication[J]. IEEE Oceans,San Diego,1995: 435-440.
[2] Sozer E M, Stojanovic M,Proakis J G. Underwater acoustic networks[J]. IEEE Journal of Oceanic Engineering, 2000,25(1):72-83.
[3] Kilfoyle D B, Baggeroer A B. The state of the art in Underwater acoustic telemetry[J]. IEEE Journal of Oceanic Engineering, 2000,25(1):4-27.
[4] 許肖梅. 水聲通信與水聲網絡的發展與應用[M]. 北京:科學出版社,2002,12(3):1-13.
[5] 查光明,熊賢祚.擴頻通信[M]. 西安: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出版社,1990: 28-36.
[6] 曾興霞,劉乃安,孫獻璞. 擴展頻譜通信及其多址技術[M]. 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出版社,2004:13-16.
[7] 景志宏,趙俊渭,林鈞清,等.高性能水下目標識別系統及其實驗研究[J]. 1999,4(1):11-15.
JING Zhi-hong,ZHAO Jun-wei, LIN Jun-qing,etal. High-performance underwater target recognition system and its experimental research[J]. 1999,4(1):11-15.
[8] 張 欣. 擴頻通信數字基帶信號處理算法及VLSL實現[M]. 北京:科學出版社,2004: 81-102.
[9] 李 翔,盧益民. 基于TMS320C54xDSP的QPSK調制與解調算法研究[J].計算機與數字工程,2007,35(3):11-15.
LI Xiang,LU Yi-ming. QPSK modulation and demodulation algorithm based on TMS320C54xDSP research[J]. Computer and Digital Engineering,2007,35(3):11-15.
[10] 高 博,楊 燕,胡建軍,等.基于Matlab的QPSK系統設計仿真[J]. 計算機與數字工程,2010,10(5):1124-1127.
GAO Bo,YANG Yan,HU Jian-jun,etal. QPSK system design based on Matlab simulation[J]. Computer and Digital Engineering,2010,10(5):1124-1127.
[11] 侯周國,錢盛友.基于Matlab編程的QPSK的仿真[J]. 工業控制計算機, 2005,23(1): 21-24.
HOU Zhou-guo,QIAN Sheng-you. The simulation based on Matlab QPSK[J]. Industrial Control Computer, 2005,23(1): 21-24.
[12] 申 敏,鄧矣兵,鄭建宏. DSP原理及其在移動通信中的應用[M]. 北京: 人民郵電出版社,2001:113-116.
[13] 汪春梅,孫洪波,任治剛. TMS320C500系列DSP系統設計與開發實例[M]. 北京: 電子工業出版社,2004:91-119.
[14] TMS320VC5509A Fixed-Point Digital Signal Processor data manual sprs205.pdf[Z].Texas Instrument.
[15] 奧本海姆AV,謝弗著RW. 數字信號處理[M]. 董士嘉等譯.北京: 科學出版社,1981: 27-61.
[16] 樊昌信. 通信原理[M]. 北京: 國防工業出版社,2001:11-79.
[17] 陳 巖,曾 娟,杜立君,等.基于ADSP-BF533的水聲調制解調器[J]. 聲學技術,2008,8(4):46-48.
CHEN Yan,ZENG Juan,DU Li-jun,etal. Based on the adsp-bf533 underwater acoustic modem[J]. Acoustic Technology,2008,8(4):46-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