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其玟,姜凱心,陳吉鳳
(東南大學經濟管理學院,江蘇南京 211189)
PBL在工商管理類信息化系列課程中的應用與探索①
江其玟,姜凱心,陳吉鳳
(東南大學經濟管理學院,江蘇南京 211189)
工商管理類信息化系列課程是一系列實踐性很強的課程,采用傳統的“灌輸式”教學方法很難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無法真正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本文通過分析工商管理類信息化系列課程特點,引入PBL教學法,在此基礎上以管理信息系統課程為例,運用ERP沙盤模擬和實踐,將PBL進行了具體的教學應用,旨在培養學生自主獲取知識、獨立思考的能力,滿足社會對綜合性管理人才的需求。
PBL教學法;工商管理類信息化系列課程;教學改革
基于問題的學習(Problem-Based Learning,簡稱PBL)起源于國外醫學教育,最早于1969年由美國的神經病學教授Barrows在加拿大的麥克馬斯特(Mc Master)大學首創。此后,PBL教學方法在國外得到了快速發展,通過哈佛大學醫學院等機構的運用與完善,廣泛應用于多個學科領域,如醫學、生物學、管理學、心理學、經濟學和工程學等,并得到教育界和學術界的認可。
PBL教學法是以問題為基礎、學生為中心、教師為導向的一種學習方法,強調對學生進行啟發式的教學,以培養學生自學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1]。它將學習置于具體的問題情境中,讓學生以小組合作的方式來共同解決復雜的問題,從而學習并掌握問題背后的知識和解決問題的方法。與傳統的“灌輸式”教學方法相比,實現了以下三個方面的轉變:教學主體從“以教師為中心”向“以學生為中心”的轉變;教學目的從“重知識傳授”向“重能力培養”的轉變;教學方式從“課堂講授”向“小組合作解決問題”的轉變,通過學生自學和教師指導相結合的小組教學法,培養學生自主獲取知識、獨立思考的能力[2]。
工商管理類信息化系列課程融合了工商管理和計算機兩個大類學科的內容,是交叉型、邊緣性和專業性的系列課程,具有一定的教學難度,該系列課程主要有以下3個特點。
工商管理類信息化系列課程是集計算機技術、信息處理技術和工商管理專業知識于一體的系列課程,涉及知識面廣,綜合性較強。計算機基礎課程包括計算機軟硬件基礎、計算機操作系統、數據庫基礎、計算機網絡、多媒體技術基礎和信息安全基礎等內容,管理信息系統課程包括了管理信息系統的結構、應用系統(層次、職能、組織和決策支持系統)和信息系統的開發過程及運作管理等模塊。因此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需要廣泛涉獵各個學科的內容,掌握大量抽象的概念和理論知識,對于工商管理類專業學生而言不僅綜合性強而且比較復雜。
工商管理類信息化課程實踐性和應用性很強,它不僅要求學生掌握相關的理論課程,同時要求學生有較強的實際操作能力。因此,在教學過程中,組織學生進行管理信息系統的操作應用及公司的模擬實踐等活動,熟悉相應的軟件,如ERP(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企業資源計劃系統)、HR(Human Resource,人力資源)、CRM(Customer Relationship Management,客戶關系管理)等等,在解決管理問題時強調信息技術的應用和實踐的重要性,引導學生將理論知識運用到實踐之中,加深理解。
信息化系列課程的深度和廣度應以管理需求為基礎,不同于計算機專業所學的內容,更沒有那么深奧,因此在教學過程中要把握好兩個學科之間的銜接,避免過多的傾向于信息技術知識。工商管理類學生雖然有初步的網絡和計算機操作的知識,但是并沒有真正掌握信息技術的實現原理,工商管理類學生大多是文科生,也有少部分理科生,他們對于信息技術的學習往往由于教學中會出現數學公式和模型,從而在心理上出現為難和抗拒情緒。所以知識傳授的深度是工商管理類信息化課程教學要重點關注和控制的主要方面。工商管理類學生必須要有希望掌握現代信息技術的渴求和愿望,才能全身心投入到該類系列課程的學習中,因此自主性在信息化系列課程中就顯得尤為重要。
鑒于上述特點,本文在工商管理類信息化系列課程中引入PBL教學法,充分利用PBL教學法“以學生為中心”“重能力培養”“小組合作解決問題”的優勢,與該系列學科特點緊密契合,發揮PBL教學法在工商管理類信息化系列課程中運用的顯著優勢。
東南大學經濟管理學院實驗室是江蘇省教學實驗示范中心,為工商管理類信息化系列課程的教學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和保障。本文以管理信息系統課程為例,運用ERP沙盤模擬和實踐(又稱企業經營實戰訓練),探討PBL在工商管理類信息化系列課程中的具體應用。
學生借助ERP沙盤模擬經營一家公司,5~6位同學一組,每人分別扮演CEO(總裁)、CFO(財務總監)、COO(運營總監)、CMO(市場總監)、CIO(信息總監)、CGO(公關總監)等,小組成員各負其責,共同完成原材料采購、產品生產、產品銷售、廣告投放、尋找市場機會、財務預算和管理、策略制定從而實施全面的運營管理,通過案例剖析和數據分析解決企業經營過程中遇到的問題。讓學生在企業經營實戰訓練過程中掌握所學的管理和信息方面的知識,更加深刻地意識到信息技術在企業運營管理中的重要性。
以下采用沙盤實訓中的一個教學案例來闡述PBL教學方法的具體應用。在本案例中,企業是一家電子公司,主要生產A、B、C和 D四種電子產品,有本地、區域、國內、亞洲和國際五個市場。
在PBL教學過程中,將PBL的教學方法分為以下五個步驟進行,分別為:創設問題情境、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解決方案展示和評價總結。以下分別從這5個步驟進一步闡述。
在PBL教學中,“問題”是至關重要的,有價值的問題是PBL教學法有效實施的關鍵。好的“問題”可以產生新奇的教學信息,從而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
在這一環節沙盤實戰訓練課程中提供了以下問題情境,如表1所示。

表1 某珠寶公司運營狀況表
有了問題情境之后,需要對問題進行分析。即:需要解決什么問題?在這個階段教師需要引導學生進行問題的分解和整合。根據以上問題情境,由教師逐層引導,學生分析得出:(1)生產方面,一方面,其生產線不夠先進,仍保留手工線從而限制其生產能力,導致產能不足;另一方面,由于生產總監計算不夠精確,導致庫存原材料,占用資金;(2)財務方面,公司背負140M的長期貸款,產生巨大的還款壓力;(3)產品方面,另外產品品種較多沒有明星產品,導致無市場競爭力;(4)總體上,從該公司所有者權益為0可以看出,其已經瀕臨破產,公司面臨著較大的經營風險和財務風險。
解決問題是PBL教學法的核心環節。在本環節中,將全班學生分為6組,每組5~6人,分別擔任上述角色。各小組成員分工合作,通過預測市場、改造生產、融通資金等決策來經營該瀕臨破產的公司,小組成員進行溝通、協商,模擬企業運作的每一年都召開公司會議、討論企業的發展方向、制定企業的戰略規劃,通過三年的運營,有的小組徹底破產,有的小組起死回生,有的小組舉步維艱,但尚能維持經營,無論是什么結果,學生們都在模擬挽救這個瀕臨破產的企業的過程中重新審視自己所學的各類管理知識和信息技術,更加深刻地體會到“現金為王”、“信息就是企業的生命線”等現實問題。
在公司經營三年之后,每個小組展示運營公司最后的經營狀況,及在三年內公司的經營過程與決策。每組的CFO介紹公司的財務狀況;CMO介紹公司市場情況及廣告費的投放;COO介紹公司生產狀況及產品情況;CIO講解公司信息獲取方面的途徑及結果;CEO結合公司整體發展,綜合分析公司的運營過程并進行總結匯報。通過解決方案的展示,讓同學們互相了解其他公司的經營狀況,互相吸取經驗教訓。
期末結算經營業績,根據經營實戰演練綜合評分表,如表2所示。
總分=所有者權益*(1+G/100)
其中:G為表2中所有項目之和,進行評分排序,獲得最高分者為企業運營良好,對表現良好的小組給予一定獎勵以激勵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在此過程中,教師應根據學生犯下的決策性錯誤,有針對性地評析,并結合現實中的企業案例給出結論,由學生反思,進而修正決策,繼續演練。學生在警醒中得到了實用的決策技能。教學過程中既要允許學生犯錯誤,也要引導學生反思錯誤,總結經驗教訓[3]。通過循環的犯錯與修正達到學習的目的。在此環節中,教師需要充分發揮其“引導”作用,對于提高PBL的教學質量尤為重要。

表2 綜合項目評分表—G
基于工商管理類信息化課程的特點,將PBL的教學方法運用其中,能夠顯著地改善教學成果。在課程改革和探索的過程中,要想最大限度的發揮PBL教學法的優勢,應該重點關注以下兩點問題:
PBL教學法是以問題為基礎的教學方法,“問題”的設計對于PBL教學法的有效實施至關重要。這個問題要有針對性、開放性和代表性,既要符合課程的教學目標,又要與實踐場景相聯系,同時還要有一定的深度和難度。本文在挖掘有價值問題方面設定了一個瀕臨破產公司的問題“情境”,讓學生以此為出發點,身臨其境,設身處地的去探尋解決問題的方法。旨在通過問題的設計,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激發學生的探索精神,主動思考、深入研究,通過資料的收集和自身思維的加工以及團隊的合作找到解決問題的途徑與方法,從而達到PBL教學法的初衷。
在傳統的“灌輸式”的教學方法中,教師是教學過程中的主導,是教學環節的核心。在PBL教學方法中,教師應該轉變角色,不再只是知識的灌輸者,而是教學過程的組織者、促進者和解疑者以及總結階段的評價者和引導者。基于角色的轉變,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該做到以下幾點:(1)轉變教學觀念,以學生為中心,引導學生在自主學習和團隊合作過程中完成問題的解決和知識的獲得,如在沙盤實訓的每個重要階段都提醒學生,如果這個時候采用管理信息系統,又會是什么樣的結果呢?財務在做預算的時候、生產在做產能計算的時候、市場在做未來預測的時候,如果有信息系統的輔助,預算將更加明確和可比,產能計算將不再那么繁瑣,市場預測也將有據可依;(2)提高專業素質,全面把握知識的體系與架構,提出有價值的“問題”,提高對于PBL教學法的整體駕馭能力;(3)企業家進課堂,讓具有企業管理實戰經驗的企業家同教師一起擔任教學的指導者,從不同的角度實踐PBL教學方法。
盡管PBL的教學方法在管理信息系統課程中有較長時間的應用,但是在工商管理類其他信息化課程中的實踐還剛剛起步,目前已經在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和激發探索精神方面顯示出了其巨大優勢。與此同時,也得到了學生的認可和喜愛,其顯著提高了學生上課的主動性和積極性,課堂氣氛活躍,普遍反映收獲頗豐。因此,對于工商管理類信息化系列課程進行PBL教學法的改革和探索具有一定的教學指導意義。
PBL具有整合性、相關性和科學性的特點,它可以將學習變得人性化、情景化和趣味化,幫助學生提升學習興趣,培養學生主動學習的能力,幫助學生認識到應用能力、獲取新知識的能力、綜合分析能力和溝通表達能力等方面的不足。本文通過沙盤實訓中的一個具體案例來闡述PBL教學方法的具體應用,從創設問題情境、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解決方案展示到評價總結,按照PBL教學法的思路,充分挖掘有價值的問題,闡述教師角色的轉變,PBL教學方法在管理信息系統的沙盤實訓中運用得恰如其分。
綜上所述,PBL的教學實踐是有價值的、具有深刻意義的嘗試。通過對工商管理類信息化系列課程的改革,可以更好地完成教學計劃,充分調動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提高教學質量。本文僅僅是對該類課程改革的一個初步探索,未來更好的實踐PBL教學法仍需要解決一些的問題,比如完善教學資源、更新師資隊伍、編寫PBL配套的教材和案例等等。PBL教學法作為一種以問題為基礎,以學生為中心,以教師為導向的教學方法,在未來工商管理類信息化系列課程的改革進一步的實施過程中,將取得更好的應用效果。
[1]李 彬.PBL教學法在會計學基礎教學中的實踐與探索[C].中國會計學會高等工科院校分會2010年學術年會論文集.
[2]李 彬,范云峰.PBL教學法在會計教學中的實踐與探索[J].商業會計,2011(8):79-80.
[3]趙紅梅.工商管理專業體驗式教學方式的探索與實踐[J].內蒙古工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15(1):96-98.
(責任校對 晏小敏)
G642
A
1674-5884(2014)06-0026-03
2014-01-28
2013年度東南大學教改重點項目(2013-079)
江其玟(1970-),女,江蘇南京人,副教授,碩士生導師,博士,主要從事財務管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