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紅蕾
摘 要:根據新課改高中生物教材的內容特點、教學實踐經驗和對相關文獻的閱讀,對高中生物概念教學提出了類比法、創設情境、比較法、概念圖、實驗探究等方法,用具體的實例說明其有效性,以及上述方法的綜合應用,以優化教師的教學質量,提高學生學習高中生物的興趣。
關鍵詞:高中生物教學;生物概念;教學策略
生物概念是人類在學習和探索生命科學的過程中,通過觀察、實驗、分析、綜合后對生物表象及其內部生理機制的概括總結。生命科學中的原理、規律和生命現象都是通過概念得以清楚闡釋,新課改下的生物課程標準對概念教學提出了更為詳細的要求和指導,旨在將概念與生活實踐或實驗活動緊密聯系,并提出了具體的活動建議。針對不同的生物學概念,教師采用恰當的方法幫助學生探究,更有利于學生學習生物學的理論知識和研究方法,發散思維、積極創新。
一、概念教學的策略
1.類比法
類比法就是將抽象的生物概念類比成學生已經掌握的概念,并且兩者的某些特征相似,使概念具體形象化。例如,將細胞有絲分裂的周期比喻成時鐘的周期,強調周期的起點終點相同、連續性、順序性。又如,氨基酸的相關公式,氨基酸的數目減去肽鏈的數目等于肽鍵的數目,簡單類比為人的手,氨基酸的數目類比為五個手指,肽鏈數類比為一只手,肽鍵數目就為指縫連接處,這樣就可以很直觀地理解公式。
2.創設情境法
教師要運用恰當的實例,創設一定的情境,闡釋概念的具體內容,體現概念的本質和延伸,讓學生注重生物科學與實際生活之間的聯系,意識到生物學的重要性。
例如,種群、群落、物種、生態系統這些概念易被混淆,教師可以讓學生觀察一些圖片或視頻,創設情境,如觀察一座山上的生物,這座山上所有的山羊可以稱為一個種群;這座山上的山羊種群、松樹種群、老虎種群等所有種群組成群落;這座山上的群落和它的無機環境包括水、陽光、空氣等組成生態系統。又如,反射弧的講解,可讓學生體驗膝跳反射,引導學生找出反射弧的結構,加深印象。
3.比較法
比較法是通過比較事物的相同或不同特征,分析得出事物的本質特征。有許多概念字面意思、內部含義或屬性比較相似,通過比較后找出概念的突出特點,避免混淆相似概念。例如,比較減數分裂和有絲分裂的異同(見下表)。
減數分裂和有絲分裂比較
■
續表
■
從表1中看出減數分裂的概念中強調了“生殖細胞”“子細胞染色體數目減半”,而有絲分裂強調“周期性”“細胞的增值”,通過觀察染色體的行為可以判斷一個正在分裂的細胞處于某個時期。
4.概念圖法
概念圖法指用方框、圓圈、箭頭把相關的概念有機地聯系起來,并說明兩個概念之間的關系,將這些有關概念整合成網絡結構,有利于學生形成知識網絡。例如,動物和人體生命活動的調節(見下圖)。
■
動物和人體生命活動的調節
5.實驗探究
通常按照提出問題、做出假設、設計實驗、得出結論、分析結果等一般探究過程引導學生學習概念生成。讓學生從觀察疑問中獲得興趣,然后積極思考,增強學生的動手能力、實驗探究能力、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例如,光合作用、酶的探索過程和生長素的發現過程等,都可以通過實驗探索歸納總結生命物質的來源、功能和本質。滲透作用可以通過滲透模擬實驗、動物紅細胞吸水失水實驗、植物細胞的質壁分離實驗探究。
二、各種方法的綜合利用
根據課程需要,教師應該從不同的角度思考和理解概念,運用多元教學方法,靈活運用概念教學的方法,發掘學生的潛力,在教學中列舉一些科學實例,使學生領會生物學的重要性,創新思維,探索新的學習方法。
例如,講解減數分裂時,可用圖片展示其每個時期的特點;用動畫展示其整個變化過程;用比較法辨析有絲分裂和減數分裂的異同,增強學生的分辨能力。又如,光合作用的講解,用實驗探索分析總結概念,用動畫視頻深入分析其內部機制,比較光反應和暗反應的有關概念,找出兩者的區別和聯系。
三、總結及展望
知識的學習要經過認知、理解、記憶、熟悉、應用等幾個階段,其中最重要的是對概念的理解和學習,只有教師充分認識到高中生物概念教學在整個知識學習過程中的重要性和特殊性,在實踐中不斷地探索,靈活運用恰當的方法,創新教學模式,促進學生對概念的理解,才能培養學生學習生物學科的興趣,優化教學質量,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參考文獻:
游隆信.生物學概念的教學策略[J].中學生物學,2005,21(5):12-13.
?誗編輯 薄躍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