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里木大學圖書館, 新疆 阿拉爾 843300)
兵團文獻做為一種文化載體,反映的是兵團社會的一種文化現象,它是兵團人在屯墾戍邊過程所形的知識積淀和產物,它深刻地記錄了兵團人在屯墾戍邊建設中艱苦奮斗、無私奉獻的真實歷史和光輝業績,是當今社會寶貴的文化典籍。從史料的角度分析,兵團文獻是人們了解和研究兵團政治、經濟、文化狀況的重要資料,具有時代性、地域性、史料性及綜合性的特點。從分類上看,它主要包括兵團各師、團的志、史、大事記、組織史料、年鑒、回憶錄、文學作品、知青文獻等。從價值方面看,它具有長期的收藏價值,它能夠為領導提供決策依據、為學者研究提供詳實地資料保證,在整個兵團的各項事業發展起到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1]。
新疆兵團文獻資源是新疆兵團人在新疆這一特定區域內履行屯墾戍邊偉大使命過程中創造的歷史資料和現實資料,在傳承和宏揚兵團優良傳統文化方面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是自兵團成立以來發展兵團經濟文化事業、建設兵團文獻資源寶庫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研究兵團未來經濟文化發展建設的珍貴文獻,具有特別的收藏和研究價值。就本館而言,全面收集與整理新疆兵團地方相關文獻資源,即是對兵團文化保護和傳承的一種體現。它可以讓讀者認識和了解新疆兵團的特殊歷史地位和作用,使兵團精神成為人們再次奮進的強大動力和精神支柱。
塔里木大學,一所新疆南疆的綜合高校,面向新疆和兵團經濟建設及各項事業培養人才是它賦予的歷史使命,圖書館做為大學的信息中心,建立特色館藏服務教學科研也是大學所賦予它的重要使命,由于大學所肩負的責任以及特殊的地理位置,圖書館加強兵團文獻資源建設工作,逐步建立具有兵團文化特色的地方文獻藏書體系,作用不僅僅是體現圖書館的特色化館藏,彰顯圖書館資源特色的亮點所在,它能夠進一步加強我校師生對于兵團文化以及兵團文獻資源價值的認識和了解,為學校教學科研、人才培養搭建信息資源利用平臺,為學者研究兵團經濟的未來提供強有力的事實依據,為傳播兵團歷史文化積淀信息資源。
由于兵團文獻能夠真實地、客觀地反映兵團歷史,揭示兵團現狀和發展軌跡,因此,高校圖書館加強兵團文獻資源體系建設,分析、研究和整理兵團文獻,有助于總結邊疆開發的歷史經驗和教訓,繼承和弘揚兵團積極向上、兼容并蓄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增強中華民族凝聚力。為提高文化資源服務于社會的發展能力,為當地經濟發展和文化繁榮方面提供了理論的依據。從國家的層面上既可以向兄弟族裔做正本清源的歷史愛國主義教育,又可以在意外國際爭端中主動利用這些資料的深度闡釋而化危為安,在國家安全、社會穩定、族群融合、宗教多元調解、文化傳承發展諸方面的研究均具有重大的戰略意義。塔里木大學和兵團一師阿拉爾市互為友鄰,大學圖書館收集整理兵團文獻對當下阿拉爾市科學發展、文化繁榮也有一定的指導和借鑒意義。
近年來,兵團地方文獻的收集、開發利用和資源共享工作也越來越受到相關部門的高度重視,有高校還設立了專門的兵團地方文獻特藏部, 將其做為特色館藏加以重視,不僅如此,還有更多的學者將兵團地方文獻研究不斷推向深入,《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志》及各師(團)志、史等專著的問世, 則標志著兵團地方文獻的理論研究日趨成熟。
塔里木大學地處新疆南部的兵團第一師阿拉爾市,與周邊兵團第二師、三師也有著密切的聯系,學校也為他們的經濟發展培養了大批的專業人才。近些年,隨著學科專業建設的推進,學校在保持原有特色的同時,對人文社科教育的重視程度逐步加大,目前學校以西域文化研究為特色的各類人文社科學術交流活動也日益頻繁。塔里木大學圖書館為此也做出了積極的努力,本校圖書館的西域文化研究文獻書庫,立足服務西域文化研究,以西域文獻、兵團文獻、珍藏文獻三部分為收集目標和重點,以“人無我有,人有我優,人優我特”的的建設思路,充分挖掘館藏資源與引進重點文獻資源相結合,經過十余年的建設,已基本形成館藏特色鮮明、專業性強、學術品位高的特色文獻庫。目前該庫文獻種類多,內容豐富,特色鮮明、專業性強、學術品位高,是學校重要的人文社科研究基地,其影響力也逐漸以學校為中心向周邊地區輻射。盡管如此,該文獻庫建設中還是存在諸多問題與不足,如文獻數量不足、文獻類型相對單一,特別是兵團文獻方面的不足表現的尤為明顯,歸類不明確,散落與該庫的各個類中,對研究者詳細、全面了解兵團文獻造成諸多不便,所以,為了更好的為研究者提供文獻服務,必須在對館藏兵團文獻進行重新的歸類和整理的同時加大該種文獻的建設力度。
圖書館館藏兵團文獻資源不僅僅是大學的一筆知識資源,更是新疆社會發展的一筆重要資源,因為這部分文獻資料面廣,地方性強,信息量集中,具有較高的參考價值,它為領導決策、課題研究提供了重要的資料保證。塔里木大學從學校本身所處的特殊地理位置來講,收集和整理兵團文獻也是本館藏書體系中必不可少的組成部分。需要強調的是,圖書館在收集整理過程中一定是必須緊緊圍繞兵團在建設發展方面對文獻的需求,注重地域性、時效性、實用性、系統性、針對性和協調性,充分認識兵團文獻的價值所在;必須是堅持以屯墾戍邊實際為主題,弘揚主旋律,提倡多樣化,真正發揮兵團文獻資源的文化功能和社會服務功能,使其服務于兵團社會的整體發展和文化繁榮事業,使文化真正成為生產力。
根據本館實際建立相應的組織機構,目前的西域文獻研究室下設兵團文獻研究小組,充分發揮小組成員的主觀能動性,除了做好現有館藏兵團文獻的研究整理之外,要明確思路,注重積累,廣泛收集,還要密切關注出版動態,及時補充最新出版物,不斷豐富館藏,使兵團文獻資料收集工作蓬勃發展,充滿生機與活力。
我們要充分利用各種媒體,采取必要的宣傳手段,加強宣傳攻勢,各社會各界廣泛開展收集兵團屯墾戍邊文獻資料的重要性的宣傳活動,讓保護兵團文獻資源、積極捐贈兵團文獻資源的思想意識深入人心,成為人們的自覺行為。另外,還可以適實開展疆內外的各種宣傳調研活動,以確保兵團文獻資源的收集工作走上正軌。
要完善兵團文獻資源館藏建設,圖書館一方面要在經費上給予充分的保證,另一方面還要進一步拓寬對兵團文獻的收集、采購渠道,減少文獻征集的盲區和遺漏,不斷豐富兵團文獻資源類型。兵團文獻不像一般出版物,由于它的讀者范圍較窄,它的發行沒有固定的渠道,很多文獻只是內部發行,因而,在收集兵團文獻中,除了依靠兵團出版社和中標書商配送外;還應當定期走訪相關兵團單位,建立聯系,通過繳送或者購買的方式收集兵團文獻;通過聯合學校校友辦和團委,利用校友資源和發動社會實踐的志愿者幫助圖書館共同收集兵團文獻。
目前,圖書館地方文獻收集工作面臨的大困難即是沒有政府支持,圖書館也因無法作為行政主管部門對相關部門進行文獻的強制征集,很多珍貴的內部刊物無法收集到圖書館,因此,要想拓寬和穩定收集渠道,贏得政府支持至關重要。圖書館要加在這方面的工作力度,首先,根據本館實際,制定詳細的工作計劃,責任到人,狠抓落實;其次,積極采取對策,主動上門,全力爭取,最大限度地掌握兵團文獻資源的相關出版信息,包括內部刊物發行動向,爭取掌握文獻收集的主動權,確保全面收集。
加強各館之間的溝通交流也是豐富館藏的重要手段。根據本地區的兵團文獻信息需要,進一步建設起各圖書館之間的相互合作相互依存的關系,可以通過互換交流等形式展開合作,實現文獻資源共享。從種類上進一步豐富館藏兵團文獻資源,完善兵團文獻資源保障體系建設,最大限度地滿足讀者的需求。
圖書館通過各種方式征集來的文獻,必須要經過圖書館的進一步加工和整理才能納入館藏,這同時其實就可以完成對文獻的數字化加工工作,特別是針對很多的珍本、孤本,將其數字化就顯得尤為重要,這些資料數字化后一方面能較大程度上減少珍貴地方文獻的破損及遺失等現象的發生,另一方面可以建立兵團文獻資源共享平臺,為系統管理兵團地方文獻創造條件,同時,還能實現網絡服務,為全國需要的用戶提供更加豐富詳細的文獻資源服務。
總之,館藏兵團文獻資源是兵團文化傳承、傳播和創新發展的重要載體和平臺,是兵團甚至新疆社會發展和新疆各族民眾精神世界的必然需求,整理、完善和研究兵團文獻必然為當前兵團經濟提速和社會全面發展產生廣泛而深遠的影響,我們要充分發揮其獨具特色的區域資源優勢,更好的服務于兵團社會各項事業的全面發展。
[1] 李霞.地方文獻的新發展:兵團文獻資料工作的理論與實踐[J],兵團黨校學報,2002(4):63-64.
[2] 康紅梅.試論高校圖書館對兵團文獻的收藏與利用[J],農業圖書情報學刊,2008(6):25-27.
[3] 習軍花.兵團文獻資源開發與建設研究[J],山西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2(4):105-107.
[4] 史東娟.我校圖書館對兵團地方文獻的收集與利用[J],農業與技術,2008(2):177-180.
[5] 張園.兵團屯墾戍邊文獻資源保護與服務模式探討[J],黑龍江科技信息,2008(18):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