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論金融犯罪刑罰的現狀及其完善

2014-02-11 15:38:34周寧李曉郛
天水行政學院學報 2014年4期
關鍵詞:金融

周寧,李曉郛

(1.華東政法大學研究生院,上海,200042;2.福建省人民檢察院,福建,福州 350013)

論金融犯罪刑罰的現狀及其完善

周寧1,李曉郛2

(1.華東政法大學研究生院,上海,200042;2.福建省人民檢察院,福建,福州 350013)

我國金融犯罪存在重刑主義傾向,不僅不能效預防和遏制金融犯罪的再次發生,而且有悖于刑罰輕緩化的趨勢。應當廢除偽造貨幣罪和集資詐騙罪的死刑。有步驟地取消金融犯罪拘役刑的規定,細化有期徒刑的量刑檔次。完善倍比罰金制和百分比罰金制規定,取消無限額罰金制。合理增設資格刑,對自然人剝奪或者限制從業資格,對單位停業整頓或者解散。

死刑;拘役刑;有期徒刑;罰金制

一、我國金融犯罪刑罰體系的現狀

金融犯罪具體是指我國《刑法》分則第3章“破壞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秩序罪”第4節的“破壞金融管理秩序罪”和第5節的“金融詐騙罪”,一共涉及37個罪名。其中有2個罪名規定了死刑,13個罪名規定了無期徒刑,15個罪名規定了沒收財產,幾乎所有的金融犯罪都設置了拘役、有期徒刑和罰金刑。我國刑法為了打擊和預防金融犯罪,在立法上不僅編織了嚴密的刑事法網,而且在刑罰上也設置了嚴厲的懲罰措施,其嚴厲程度在全球范圍內都實屬罕見。由此可見我國金融犯罪刑事立法存在著嚴重的重刑主義的傾向,與當前刑罰輕緩化趨勢背道而馳,也不利于經濟全球化背景下各國法律趨同化的目標的實現。

“刑罰與其嚴厲不如緩和”的格言反映了刑法謙抑性的思想,即在刑事立法上,如果規定較輕的刑罰(緩和)能達到目的,就沒有必要規定較重的刑罰(嚴厲)[1]。特別就金融犯罪而言,主要是金融管理體制的缺陷和金融監管不力、約束機制不健全所引發的,對于金融犯罪而言重刑的威懾效果是非常有限的,對于金融犯罪的預防與遏制,關鍵在于完善相關制度,提高金融機構的管理水平,規范行業自律等等。

二、在死刑方面應當廢除偽造貨幣罪和集資詐騙罪的死刑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修正案(八)》頒布以前,金融犯罪一共有5個罪名設置了死刑:第一百七十條偽造貨幣罪,第一百九十二條集資詐騙罪,第一百九十四條票據詐騙罪、金融憑證詐騙罪和第一百九十五條信用證詐騙罪。修正案之后的《刑法》取消了13種經濟性非暴力犯罪的死刑,其中包括了金融犯罪中的票據詐騙罪、金融憑證詐騙罪和信用證詐騙罪,也即只有第4節“破壞金融管理秩序罪”第一百七十條偽造貨幣罪和第5節“金融詐騙罪”第一百九十二條集資詐騙罪保留了死刑。本文主張廢除偽造貨幣罪和集資詐騙罪的死刑規定。首先,應當廢除偽造貨幣罪的死刑。偽造貨幣的行為不僅危害了國家的貨幣管理秩序、妨害了貨幣的公共信用而且可能破壞社會穩定,因此古往今來我們國家都嚴厲處罰貨幣犯罪,尤其是對違法制造貨幣的行為,一般都規定了死刑以保證國家貨幣的穩定,維護國家的金融管理秩序。然而,偽造貨幣的犯罪活動并沒有因為嚴刑峻法而呈現絲毫的下降,反而有不斷猖獗之勢。由此可見,即便是剝奪犯罪分子的生命,也沒有達到預防偽造貨幣犯罪的效果。世界上的大多數國家也意識到死刑對于偽造貨幣犯罪的威嚇作用甚微,對偽造貨幣罪也鮮有規定死刑,而是代替以自由刑和罰金刑。其次,應當廢除集資詐騙罪的死刑。集資詐騙罪因受害者通常是廣大人民群眾,而且涉案金額特別巨大,不僅嚴重侵犯公私財產所有權,而且嚴重侵犯了金融管理秩序,歷來是立法者嚴厲打擊的重點。然而集資詐騙犯罪活動并未因此而有所減少,特別是在全國范圍內屢屢發生的大案更是說明了犯罪分子面對嚴厲的刑罰甚至死刑仍然選擇以身試法,這不得不引發對集資詐騙適用死刑合理性的質疑。據此本文主張廢除此兩種犯罪的死刑,具體理由如下:

第一,金融犯罪是一種經濟犯罪,具有主觀貪利性和客觀易變性。行為人主觀上的貪利性意味著犯罪目的主要是獲取非法利益,因此金融犯罪的嚴重社會危害性主要是根據犯罪數額來衡量的,犯罪數額往往成為對其適用刑罰的主要甚至是唯一標準。偽造貨幣的總面額為1萬元的在過去是數額巨大可以判處死刑,但現在偽造貨幣的總面額為3萬元以上的才是數額巨大,集資詐騙100萬現在是數額巨大可以判處死刑。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將來集資詐騙100萬是否是數額巨大能否適用死刑則未可知。因此金融犯罪的社會危害性在不同時期差異巨大。死刑是針對罪行極其嚴重的犯罪才能適用,用數額反應犯罪的社會危害性決定罪行的嚴重與否,用數額來衡量人的生命,是很難經得起歷史的檢驗的,不僅破壞了刑法的確定性和穩定性,使國民難以預測,甚至會出現不同時期生命的價值不同的荒謬結論。此外,金融犯罪同時又是法定犯,在不同的時期刑法對待這種犯罪的態度不是一成不變的,是否構成犯罪、構成什么犯罪以及社會危害程度的大小都會因為國家經濟制度和經濟政策的變化而變化。對這種缺乏穩定性的犯罪適用死刑,在一定的時期內雖然在適用之時可以實現刑法上的正義,但這種正義卻只是形式上的,實際上對金融犯罪適用死刑容易造成刑法的不公正和不平衡,違背了刑法所倡導的公平正義的理念。

第二,對金融犯罪適用死刑缺乏正當性依據。刑罰的正當性依據經歷了從“絕對報應刑論”到“相對目的刑論”以及“綜合論”的演變。報應的正義性是指刑罰是針對犯罪這種惡行的懲罰和報應,是“惡對惡”的反動。因此犯罪的輕重和刑罰量,在法律價值上必須是均衡的,這便是均衡原則——法定刑應該與該犯罪類型相均衡。也就是說惡報與惡性必須保持均衡關系[2]。目的的合理性是指刑罰不僅是為了懲罰犯罪使犯罪人受到應有的報應,也是為了預防和抑制社會上的一般人犯罪,因此刑罰也必須對于預防和抑制犯罪來說是有效的和合目的性的。偽造貨幣罪和集資詐騙罪侵犯的只是國家的貨幣管理制度和金融管理秩序以及公私財產的所有權,但其對社會所產生的惡害與死刑在價值上不能夠等同,每個人的生命是無價的,是任何東西都無法替代的。特別是在當代社會,隨著社會生產力飛速發展,社會物質財富的極大豐富,人類文明程度的提高,在生命和財產關系范疇中,人的價值的地位不斷提高,主體意識不斷增強,價值至高無上的生命和價值相對確定并可以計量的經濟利益之間不存在進行等價交換的基礎,對金融詐騙罪適用死刑不能做到罪刑相當,不符合以罪刑等價為基礎的現代報應觀念,缺乏適用死刑的報應性正當根據[3]。對于偽造貨幣罪和集資詐騙罪之類的經濟犯罪適用死刑難以達到到預防金融犯罪再次發生的目的,即使對犯罪人實行死刑永遠剝奪了其再犯的能力但卻是治標不治本,根本無法起到一般預防的目的,所以死刑對于此兩類犯罪來說威懾效果甚微,換言之死刑對于偽造貨幣罪和集資詐騙罪來講并非有效,也不符合目的性的要求。

第三,罪刑相適應原則是刑法基本原則,傳統理論認為它僅是量刑的原則,即罪重的量刑要重,罪輕的量刑要輕,實際上立法上也要堅持罪刑要適應,它體現在刑罰(或說法定刑)必須和犯罪的社會危害性相適應的要求,具體包括兩個方面的內容:其一,刑罰與罪質相適應。其二,刑罰與犯罪情節相適應。罪質,是犯罪構成主客觀要件統一表現的犯罪的性質,是犯罪的質的規定性。不同的罪質,標志著各犯罪行為侵害、威脅合法權益的鋒芒所向不同,從而表明各犯罪具有不同的社會危害程度,進而決定刑事責任大小的不同。刑法首先著眼于罪質的不同,制定了與之相對應的法定刑。司法機關在量刑時,也要首先確定犯罪罪質相對應的法定刑。所以刑罰與罪質相適應,是刑罰與犯罪的社會危害性相適應的必然要求[4]。因此,刑罰和罪質相適應就必然要求刑罰的輕重要與犯罪性質相一致,犯罪的性質越嚴重的,社會危害程度越大,進而刑事責任就越大。偽造貨幣罪和金融詐騙罪是一種非暴力性的經濟犯罪,其行為侵害的對象分別是國家的貨幣和公私財產的所有權,威脅的法益也主要是國家的貨幣管理制度和金融管理秩序,犯罪結果通常只是金融管理秩序的破壞和公私財產的流失等與生命無關的物質損失。而危害國家安全犯罪和侵犯公民人身權利犯罪等暴力性的人身犯罪所侵犯的對象大多是公民的生命和身體健康,威脅的法益是生命權和身體健康權,所造成的結果是公民死亡和傷殘。經濟損失是可以彌補的,而人的生命健康卻無法補償,因此,前者相對于后者來說其犯罪的性質顯然要輕。理論上,刑法根據犯罪性質嚴重程度的不同應當制定輕重有別的法定刑,那么對于偽造貨幣罪和集資詐騙罪理應配置相比暴力性的人身犯罪更為輕緩的刑罰。然而,刑罰出于嚴厲打擊金融犯罪遏制金融犯罪活動的目的對偽造貨幣罪和集資詐騙罪都保留了死刑,不得不說是有違罪責刑相適應基本原則的要求的。只有廢除死刑才能真正做到罪刑相適應,從而滿足刑罰和社會危害性相適應的要求。

三、金融犯罪自由刑存在的問題及其完善

自由刑是限制和剝奪犯罪人自由的刑罰方法,自由刑根據犯罪的危害程度的大小可適用于罪行較輕的犯罪分子也可適用于罪行較重的犯罪分子,具有較強的伸縮性,有利于做到罪刑相適應。金融犯罪中的自由刑都是剝奪自由的刑罰,即除了管制以外,拘役、有期徒刑、無期徒刑在金融犯罪中都有設置,與其他犯罪一樣自由刑在金融犯罪中適用范圍十分廣泛,也是金融犯罪刑罰體系的核心。

(一)有步驟地取消金融犯罪拘役刑的規定,代之以罰金刑

拘役是一種短期自由刑,主要適用于罪行較輕的犯罪分子,在金融犯罪中,除了第一百七十條偽造貨幣罪沒有規定拘役刑之外,其他所有的金融犯罪都規定了拘役刑,只是在“數額巨大或者特別巨大,情節嚴重或者特別嚴重”等情形下才不適用拘役刑。本文主張廢除金融犯罪中拘役刑的規定。拘役刑是一種短期自由刑,被認為有以下弊端:(1)既無改造效果也無威懾力;(2)服刑人在監獄中受到其他服刑人的不良影響;(3)由于受刑便失去了社會地位及職業,短期自由刑使服刑人容易走上再犯的道路;(4)成為行刑實務的沉重負擔[5]。從罪刑均衡原則和刑罰報應正當性的角度來看,拘役刑有其存在的必然性,特別是隨著刑罰輕刑化趨勢的發展,更傾向于短期自由刑的優點。但是刑罰的設置要“依罪設刑”,即根據犯罪的特點來設置刑種,對于在金融領域犯罪,拘役刑是否應當存在值得討論。金融犯罪行為人一般都是金融證券行業的專業人士,甚至是精英人士,他們有著豐富的專業知識和熟練專業技能,有著較高的社會地位和社會聲譽;面對金錢利益的誘惑,一時利欲熏心觸犯了刑法,但情節并不嚴重,大部分的犯罪分子也都是輕微犯罪,罪行較輕。對于這類情形刑法幾乎都設置了拘役刑以懲罰這些犯罪。然而拘役刑對犯罪分子予以關押、剝奪了犯罪分子自由,使這些原本為以金融行業為生的專業人士“身陷囹圄”,對于犯罪人及其親屬無不是沉重的打擊,不僅傷害其自尊心,在監獄中容易受到不良環境的影響,而且使他們更容易對社會充滿仇恨,為再次犯罪埋下隱患。特別是在他們服刑期滿后,由于受到了刑罰處罰,不僅失去了社會地位,也失去了謀生的職業,再就業難上加難,更難重新融入社會。本文主張廢除金融犯罪的拘役刑代之以罰金刑,金融犯罪分子大多是為了金錢利益,因此給予其經濟上的懲罰,剝奪其再犯的物質基礎,既可以達到預防其再犯的目的,也可以對其他人起到警示作用。刑罰的功能因罪而異,因此,刑罰的適用就必須具有針對性,即能夠有效地預防犯罪,“應當使每個人受到與自己的行為相應的懲罰——施暴處以死刑或剝奪公民權,貪婪處以罰金,貪圖功名處以辱沒名譽。”[6]金融犯罪的貪利性特征也正符合“貪婪處以罰金”的說法,因此罰金刑對金融犯罪具有天然的優勢,而拘役刑對于金融犯罪來說弊端重重。

(二)細化金融犯罪有期徒刑的量刑檔次

自由刑是整個金融犯罪刑罰體系的核心,有期徒刑則是金融犯罪自由刑的核心,金融犯罪所有的罪名都設置了有期徒刑。在金融犯罪中有期徒刑的量刑幅度有3種模式:第一,只有一檔的量刑幅度。僅涉及兩個罪名,第一百七十九條擅自發行股票、公司、企業債券罪,第一百八十一條編造并傳播證券、期貨交易虛假信息罪。第二,設置兩檔的量刑幅度,包括大多數的金融犯罪。例如第一百八十八條違規出具金融票證罪,情節嚴重的,處5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節特別嚴重的,處5年以上有期徒刑。第三,設置三檔的量刑幅度。如票據詐騙罪,“數額較大的處5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數額特別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5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數額特別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10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三個量刑檔次的量刑幅度也可分為兩種模式:3年以下有期徒刑到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到10年以上有期徒刑;5年以下有期徒刑到5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到10年以上有期徒刑。5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的刑罰跨度為5年,3年以上10年以下的刑罰跨度為7年,5年以上有期徒刑的刑罰跨度為10年,據此不難看出我國金融犯罪法定刑跨度大,量刑檔次少,同一檔次量刑幅度大的特點;量刑檔次越少,刑罰幅度越大,自由裁量權就越大,這不僅有利于刑罰個別化,而且也有利于個別正義的實現,每個具體案件都有自己的特殊性,個案判決雖然保證了個別正義的實現,卻犧牲了一般正義,這是有悖于罪刑法定原則的基本要求的,不利于國家法制的統一。據此,本文主張細化量刑檔次,具體設想如下:

其一,對于法定最高刑為3年有期徒刑或5年有期徒刑的,可以只設一個量刑檔次;

其二,對于法定最高刑為7年有期徒刑的,可以劃分為兩個量刑檔次:3年以下有期徒刑,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

其三:對于法定最高刑為10年有期徒刑的,可以劃分為三個量刑檔次:3年以下有期徒刑,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7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

其四,對于法定最高刑為15年有期徒刑的,可以劃分為三個量刑檔次:5年以下有期徒刑,5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10年以上有期徒刑。

四、金融犯罪財產刑存在的問題及其完善

金融犯罪的法定刑在財產刑方面主要包括罰金刑和沒收財產。對于沒收財產一般不存在爭議,金融犯罪罰金刑需要進一步地改革和完善。《刑法》對金融犯罪設置了廣泛的罰金刑,在所有犯罪中設置比例最高。金融犯罪罰金刑的種類包括:限額罰金制(例如,第一百七十條偽造貨幣罪中的“5萬元以上50萬元以下罰金”)、倍比罰金制(例如,第一百八十條內幕交易、泄露內幕信息罪中的“1倍以上5倍以下罰金”)、百分比罰金制(例如,第一百九十一條洗錢罪中的“百分之5以上百分之20以下罰金”)、無限額罰金制(例如,第一百十二條操縱證券、期貨市場罪中的“并處或單處罰金”)。

第一,廢除無限額罰金制,在金融犯罪中有4個罪名規定了無限額罰金制,分別是騙取貸款、票據承兌、金融票證罪,操縱證券、期貨市場罪,違規出具金融票證罪,對違法票據承兌、付款、保證罪。而且,對于單位實施金融犯罪活動,《刑法》都僅規定“對單位判處罰金”,沒有明確罰金的具體數額。無限額罰金制實際上是一種不定刑,罰金的數額下無底限上無封頂,也沒有一個可供度量和可供實際操作的標準,而僅僅規定了“并處或單處罰金”,至于罰金的數額完全由法官自由裁量,隨意確定,這實際上等同于刑法并未設置罰金刑,違背了罪刑法定原則的“沒有法定的刑罰就沒有犯罪”的要求,容易導致刑罰的不均衡從而引發社會的不公,違背公平正義的要求。本文主張廢除無限額罰金制,代之以相對確定的百分比罰金制或者倍比罰金制。

第二,限額罰金制在罰金數額方面也存在問題,有些犯罪規定相同的罰金數額有悖于罪刑法定原則,例如偽造貨幣罪基本法定刑是“處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5萬元以上50萬元以下罰金”,加重法定刑是“處10年以上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或者死刑,并處5萬元以上50萬元以下罰金或者沒收財產”。金融詐騙罪中的8個罪名中關于罰金刑的規定,無一例外地采用了上述的模式。這種限額罰金制是存在疑問的,刑法對基本法定刑和加重法定刑規定了數額一致的罰金數額,難以體現重罪重判,輕罪輕判,缺乏合理性,本文認為對于加重情節,法定刑要隨之升格,不僅主刑要適當提升,附加刑也應當按照一定的比例有所提升。因此,應當盡可能杜絕這種模式的罰金制,而代之以像擅自設立金融機構罪模式的限額罰金制,有加重情節的主刑和附加刑都要升格。此外,應當提高限額罰金制的數額,金融犯罪都規定了幾萬到幾十萬的不等罰金數額,但是刑法規定這些數額不同于倍比罰金制、百分比罰金制有可供參照的標準,這些數額在刑法規定這些犯罪的時候是一筆不小的數目,然而,鑒于金融犯罪的高收益性,《刑法》規定的罰金數額可能無法適應懲治犯罪的需要。

第三,倍比罰金制和百分比罰金制存在的問題。金融犯罪中采用倍比罰金制的罪名有兩個:高利轉貸罪和內幕交易、泄露內幕信息罪,均以違法所得為倍比的標準。金融犯罪中采用百分比罰金制的罪名有4個,擅自發行股票、公司、企業債券罪,逃匯罪,洗錢罪,騙購外匯罪。分別以非法募集資金金額、逃匯數額、騙購外匯數額和洗錢數額為百分比的標準,也就是以違法所得為標準。這里的違法所得是否包括犯罪人退贓的數額和司法機關追繳的數額?實踐中司法機關往往不管是否退贓,只要違法所得達到一定的標準就一律依照刑法分則定罪量刑,幾乎不考慮犯罪人退贓與否,不考慮犯罪所造成的實際損失。本文主張不應當包括犯罪人退贓的數額,犯罪人積極退贓一方面被害人的經濟損失得到彌補,另一方面也體現了犯罪人悔過的心理,在量刑上也應當酌情從輕處罰。對于犯罪人積極退贓的數額不應當計入違法所得的數額當中,但應當包括司法機關追繳的數額,因為一方面司法機關追繳是違背犯罪人主觀意志的,并非犯罪人自愿的,另一方面也耗費了司法成本,在量刑上就不能酌情從輕處罰。

第四,單位金融犯罪罰金刑立法混亂。單位實施金融犯罪刑法規定對單位判處無限額罰金制的同時也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給予一定的處罰。仔細研究金融犯罪對單位的法定刑可以發現刑法對單位實施金融犯罪的法定刑模式有4種。其一,對單位判處無限額罰金制并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照前款規定處罰(第一百七十六條);其二,對單位判處無限額罰金制并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僅處以拘役或者有期徒刑而并沒有規定罰金刑(第一百十七五條);其三,對單位判處無限額罰金制,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處以拘役或者有期徒刑,可以并處罰金(第二百條);其四,對單位判處無限額罰金制,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處以拘役或者有期徒刑并處罰金(第二百條)。僅金融犯罪立法對單位犯罪的處罰就出現4種不同的模式,不僅罰金刑配置不統一,容易導致刑罰的不公正,而且有悖于罪刑要適應原則。第二種模式即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僅處以自由刑不處以罰金刑,金融犯罪是一種經濟犯罪,犯罪人主要目的是獲取非法利益,主觀上的貪利目的是促使其犯罪的根本原因,單處以自由刑難以達到預防其再次犯罪的目的。本文主張對單位金融犯罪對單位要判處罰金,但無限額罰金制的形式是不可取的,應代之以倍比罰金制或者百分比罰金制,明確罰金的數額或者可以量化的標準。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都應當判處罰金刑,具體的處罰方法應當參照對自然人的法定刑規定,即“并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照前款規定處罰”,這就要求完善對自然人的罰金刑,以便單位犯罪有可供參照和具體操作的標準。

五、完善金融犯罪個人和單位的資格刑規定

限制資格,通過對犯罪人在社會生活上的權利、地位進行剝奪、限制,降低其人格的社會評價來實現,歷來被認為是名譽刑的一種[7]。就資格刑的本質特征而言,它能夠有效地剝奪金融犯罪人再犯罪資以利用的條件,從而能夠有力地打擊金融犯罪,因此,在預防金融犯罪方面,資格刑具有自己的獨特作用,因為剝奪了犯罪人的特定資格,當犯罪人想再度借職務之便進行經濟犯罪時,首先就會在資格方面遇到難以逾越的障礙,從而將有效地預防再次犯罪。《刑法》中規定的資格刑,只有剝奪政治權利刑,帶有濃重的政治色彩。根據《刑法》第五十六條、第五十七條的規定,對于金融犯罪適用剝奪政治權利的對象僅限于被判處死刑和無期徒刑的犯罪分子,且都是剝奪政治權利終身。實踐中判處死刑或者無期徒刑的犯罪分子較少,這意味著立法對大多數金融犯罪沒有設置剝奪政治權利刑。問題不僅如此,對于金融犯罪,即使設置了剝奪政治權利刑,也難以完全“對癥”。在我國,剝奪政治權利是剝奪犯罪分子參加國家管理和政治活動權利的刑罰方法。對于金融犯罪,即使剝奪了這些政治權利也不妨礙繼續實施金融犯罪,剝奪政治權利針對性不強,預防犯罪的功能弱[8]。

使犯罪人承受一定的剝奪性痛苦,是刑罰的內在屬性。除了剝奪犯罪人的生命、自由、財產,對其名譽和資格的限制也充分體現了懲罰的性質,資格刑的地位越來越重要,其發揮的作用也越來越大。金融犯罪的主體往往需要特定的資格,將資格刑作為一種刑罰措施,一方面能滿足刑罰報應的正義性和社會的報應情感,另一方面,對于金融工作者是警示和威懾,使他們懼怕被剝奪或限制資格,損毀名譽而不敢去犯罪。此外,《刑法》中對金融犯罪設置資格刑既能降低執法成本,同時又提高犯罪成本,起到遏制犯罪的作用,而且有助于我國刑罰體系的完善和刑罰效益價值的增強,促進社會資源的合理配置,以達到最優的刑罰處罰方式[9]。因此,對于金融犯罪來說,剝奪或者限制犯罪人的的資格,對于特殊預防效果乃至一般預防效果,是有效的。

本文主張將資格刑作為一種附加刑規定在金融犯罪當中,既可獨立使用也可附加使用。具體來說是限制或者剝奪自然人或者單位從事特定行業的資格,自然人限制資格是指在一定期限內限制其從事特定的行業,可以規定1年到5年的期限,剝奪資格是指永久性取消行為人從事特定行業的資格,從根本上杜絕再次犯罪。對單位的資格刑可以借鑒《法國刑法典》,該法第一百三十一37條和第一百三十一39條的規定:可適用于法人的刑罰包括罰金、解散法人、禁止直接或間接從事一種或者職業性或社會性活動、司法監督、永久或臨時關閉用于實施犯罪行為的企業機構或一家或數家機構、排除參與公共工程、禁止公開募集資金、禁止簽發支票以及適用信用卡付款、沒收用于或旨在用于實施犯罪之物或犯罪所生之物、張貼所宣判的決定或者通過新聞報刊或任何視聽傳播手段公布該決定等[10]。《刑法》可以逐步規定對單位的限期整頓或者解散,單位限期整頓是指規定單位在一定期間內停止營業,整頓治理犯罪,解散單位是指由人民法院宣告解散,取消單位的主體資格,這是對單位金融犯罪最嚴厲的懲罰。對于自然人的剝奪資格和單位的解散等于宣告“死刑”,只有在數額特別巨大、情節特別惡劣、后果特別嚴重的情形下才能適用,以免剝奪犯罪人的社會榮譽、權利、地位,使其難以重返社會,難以再社會化。

本文開篇已經提到,金融犯罪主要是金融管理體制的缺陷和金融監管不力、約束機制不健全引發的,對于金融犯罪而言,重刑的威懾效果有限,因為抑制犯罪不能僅憑刑罰的威懾作用,還必須要靠社會進步,例如封建社會的殘酷刑罰也未能有效抑制犯罪。政府應當更多關注金融犯罪的社會原因,李斯特提出的“最好的社會政策就是最好的刑事政策”的口號認為金融犯罪的預防與遏制,關鍵在于完善相關制度,提高金融機構的管理水平,規范行業自律等等,而不應當過于追求刑罰的嚴酷性。我國刑事立法對金融犯罪設置嚴密法網和嚴厲措施,無論是對金融犯罪刑事立法的完善,還是對司法實踐中金融犯罪的打擊來說,都具有積極的作用,然而“對于刑罰最強有力的約束力量不是刑罰的嚴酷性,而是刑罰的必定性”[11]。列寧也曾指出:“刑罰的防范作用絕不在于刑罰的殘酷,而在于有罪必究”。因此過于追求刑罰的嚴酷性不僅難以體現刑罰對行為人的約束,也無法完全實現刑罰預防犯罪的目的。

[1][4]張明楷.刑法格言的展開[M].北京:法律出版社,1999.289,69.

[2][5][7](日)大谷實.刑事政策學[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9.109,132-133,155.

[3]胡東平,詹明.論金融詐騙罪中的死刑[J].湖南工程學院學報,2011,(2).

[6](古羅馬)西塞羅.論共和國論法律[M].北京: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1997.279.

[8]胡啟忠.論金融犯罪的刑罰設置——金融犯罪立法研究(二)[J].西南民族學院學報,2002,(3).

[9]劉瑞瑞,張大志,石泉.論金融犯罪的刑罰配置[J].行政與法,2006,(1).

[10]黃燁.論經濟犯罪資格刑的設置[J].法學雜志,2011,(9).

[11](意)貝卡利亞.論犯罪與刑罰[M].北京: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1993.59.

D924.33

A

1009-6566(2014)04-0096-06

本文受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強制免疫接種行為的賠償和補償問題研究”(編號14CFX078)和教育部哲學社會科學研究重大攻關項目“國際金融中心法制環境研究”(2011JZD009)資助。

2014-06-11

周寧(1988—),女,河南鄭州人,華東政法大學刑法學專業碩士碩士生;李曉郛(1985—),男,安徽天長人,福建省人民檢察院辦公室工作,法學博士,研究方向為刑事法、國際法、金融法。

猜你喜歡
金融
金融開放應在審慎中闊步前行
中國外匯(2019年20期)2019-11-25 09:55:00
祛魅金融衍生品
中國外匯(2019年7期)2019-07-13 05:44:54
金融與經濟
中國外匯(2019年7期)2019-07-13 05:44:50
何方平:我與金融相伴25年
金橋(2018年12期)2019-01-29 02:47:36
君唯康的金融夢
央企金融權力榜
新財富(2017年7期)2017-09-02 20:06:58
民營金融權力榜
新財富(2017年7期)2017-09-02 20:03:21
P2P金融解讀
多元金融Ⅱ個股表現
支持“小金融”
金融法苑(2014年2期)2014-10-17 02:53:24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福利在线免费| 最新国产在线| 成人免费午夜视频| 亚洲男人天堂久久| 99热在线只有精品| 久久无码av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人与动人物A级毛片| 亚洲一区色| 国内熟女少妇一线天| 久久中文电影| 不卡无码网| 久久中文电影| 精品偷拍一区二区| 片在线无码观看| 一级毛片在线播放免费| 免费国产在线精品一区| 日韩性网站| 国产高清色视频免费看的网址| 久热re国产手机在线观看| 国产成人精品视频一区视频二区| 亚洲欧美人成人让影院| 三上悠亚一区二区| 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精| 国产日韩欧美在线播放| 国产欧美日韩va另类在线播放| 亚洲综合18p| 色爽网免费视频| 国产18在线播放| 成年A级毛片| 成AV人片一区二区三区久久| 国产精品高清国产三级囯产AV| 国产又大又粗又猛又爽的视频| 欧美人人干| 亚洲香蕉久久| 中文字幕亚洲精品2页| 亚洲人成网站在线播放2019| 波多野结衣一二三| 午夜免费视频网站| 91九色国产在线| a毛片在线免费观看|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在线无码| 亚洲av成人无码网站在线观看| 国内精品手机在线观看视频| 无码AV日韩一二三区| 91亚洲精品国产自在现线| 欧美日韩精品一区二区在线线| 亚国产欧美在线人成| 美女国产在线| 久久永久精品免费视频|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中文字幕5566| 亚洲 欧美 中文 AⅤ在线视频| 国产极品美女在线观看| 久久动漫精品| 在线无码av一区二区三区| 欧美精品影院| m男亚洲一区中文字幕| 亚洲不卡无码av中文字幕| 在线无码av一区二区三区| 在线人成精品免费视频| 91久久大香线蕉| 伊在人亚洲香蕉精品播放| 区国产精品搜索视频| 国产精品专区第1页| 亚洲第一成人在线| 亚洲三级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色偷偷偷鲁综合| 久久免费精品琪琪| 成年看免费观看视频拍拍| 超清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毛片免费网址| 国产美女在线观看| 2022国产无码在线| 日韩午夜片| 91高清在线视频| 夜夜操狠狠操| 国产亚洲高清在线精品99| 亚洲91在线精品| 亚洲综合久久一本伊一区| 国产欧美日韩在线在线不卡视频| 青青操国产| 日韩av无码精品专区| 午夜天堂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