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玉君
(天津濱海新區塘沽六中 天津 300450)
科幻畫創作,是以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實踐能力、審美能力和創造能力為目標,進而全面提高學生綜合素質的有益活動。擔任科學幻想繪畫輔導員工作以來,筆者采取獨特的引導與啟發方式,探究適合初中階段的教育教學模式,引導學生創作記憶中文字性的內容和“夢到”的美好畫面,最終使學生在科學幻想畫的創作、主題和形式上取得了可喜的成績。在引導學生進行科幻畫創作過程中,把握輔導要訣顯得尤為重要,本文將從以下幾點闡述筆者輔導學生創作科幻畫的體會。
繪畫中要求的“眼高”、“構思”、“設計”、“意蘊”是繪畫中所體現的創造性想象。一幅優秀科學幻想畫的創作,首先要求學生具有豐富的想象力和觀察力,扎實的繪畫基礎和創作的意愿。八年級學生在創作《環保小助手》過程中,一開始無從下手。筆者引導學生觀察生活中常見的環保工具,談自己在生活中見到的環保工具,說出它們的不足和應該改進的地方。接著,讓學生暢想理想的環保方案,采用的工具和工具的造型。通過交流為學生創造各種境界,激發學生將想象的觸角延伸到各個領域。通過不斷引導,使學生充滿創造性,同時充滿自信。
在輔導學生進行科幻畫創作中,教師的合理引導尤為重要,憑空想象和閉門造車是無法創作出優秀科幻畫作品的。借助科學的電教手段,在特定的情景教學中,引導學生打開創造性思維尤為關鍵。在最初輔導學生科幻創作時,筆者嘗試了文學語言中經常運用的類似聯想方法,啟發學生創作。例如,選擇學生非常熟悉的《沁園春·雪》中“山舞銀蛇,原馳蠟像”的優美詞句,加之幻燈片的情景教學,使學生感悟并想象各種優美的畫面,開拓思維。此時,引導學生思考:是否可以將這美妙的詞句通過繪畫形式表現出來呢?比如畫出山變蛇、山變象群這兩個變形畫面……在進行前期鋪墊的基礎上,繼續播放新的幻燈片:寶貴的水資源流到地上變成各種形狀,滾滾而來的沙塵天氣,無法控制的霧霾天氣,被白色垃圾所污染的海面以及路邊擁擠的車輛等畫面。通過鮮明的對比,促使學生思考并且提出預測性、創造性解決問題的方法,因勢利導啟發他們將這些所思所想通過畫面表現出來。打開了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加之他們平時積累的繪畫基礎,使其創作的科幻畫作品各有特色,繪畫形式也豐富多彩。
培養學生懂得思考,學會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研究問題是科技創新之源,是創作科幻畫的重要前提。在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已經形成教學主旨。讓學生敢于提出問題,置疑問題,使學生在認知上感到困惑,產生認知沖突,引發定向探究性反射,有了這種反射或質疑,思維也就應運而生。在教學中導入中央電視臺的《科學探秘》、《探索發現》等節目,使學生充滿好奇,與他們一起討論與交流,耐心啟發他們進行科學的正確思考,逐步歸納出明確的創作方向,確定出創作的主題。通過提出問題、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等一系列教學活動,激發孩子們對未來世界的想象,開啟學生科學幻想的思維大門,讓每個學生都展開想象的翅膀,在藝術的天空自由翱翔。
在課余時間,筆者很喜歡和學生交流,耐心細致地給學生講解一些基本的構圖知識,例如:地平線在畫面中有幾種不同的構圖方法,遠景、中景、近景的表現方法等。以學生的所見所聞為基礎,結合教師循循善誘的專業引導,促成了優秀科幻畫作品的產生,如《如果肆意的浪費水原,那么……》。
走進學生心靈,可以發現創作源泉,替學生插上科學想象的翅膀,激發其創作的靈感,拓展其豐富的想像力,創作出具有創新意識的科幻畫作品。
科幻畫和想象畫都是以表現大膽獨特的想象為主,但科幻畫不同于想象畫,它更注重科學性,以表現科技對生活的改變為中心。科幻畫的幻想是以符合科學原理為基礎的,只有建立在科學依據上的想象才是可能實現的。例如,《大腦營養機——未來人類》是九年級學生作品,其創作源泉就是同學間的一句玩笑:“就要中考了,我們每個人要是長有多個大腦多好啊,那樣就可以分開記憶各種知識”。筆者抓住這個創作點,結合一篇給大腦定時輸送營養知識的科幻作品,引導學生進行創作。通過帶領學生查閱資料、構思、想象、設計草圖等環節,終于以鉛筆淡彩畫的繪畫形式完成了該作品,獲得了天津市科技創新大賽一等獎的好成績。
科幻畫是超越語言的智力與情感的創作,是開啟青少年暢想未來,創造新生活的金鑰匙,是激發學生探究科學的途徑。通過一系列的科幻畫創作,學生能掌握對新知識自主探究的方法。因此,扎實做好學生的科幻畫輔導工作,努力激發學生的科學幻想,引導學生通過畫筆了解科學,解讀世界,具有十分深遠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