叢 明,谷海玲,任 強
(沈陽建筑大學,遼寧 沈陽 110168)
最近幾年,大學生面臨著嚴峻的就業形勢,這已經成為不爭的事實,社會和地方政府只有有效地解決出現的問題,才能輔助大學生順利度過人生的重要環節。大學生就業難也成為社會的熱點問題之一,怎樣在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的視角下,開展全程化的就業指導課程體系關系到千家萬戶人民群眾利益,也將關系到社會的和諧。
職業生涯規劃在現如今的高等教育中引起了越來越多人的關注,也受到了很大的重視,有效地開展職業生涯規劃,能夠讓學生本人參與到自己人生設計的環節中來,促進大學生對自身有更加清醒的認識,從而更加充分地利用教育資源,完成從“要我學”到“我要學”的過程轉變。只有正確的職業生涯規劃,才能幫助學生確定現如今的學習任務,明確將來的職業發展方向,進而在大學期間盡最大可能地充實自己,增加自己的學習動力,最大范圍地擴充自己的知識結構,增強對社會的適應能力。職業生涯規劃能夠有利于大學生明確未來的發展方向,但是需要在入學初就打下堅實的基礎,為實現個體價值最大化保駕護航。
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視角下的就業指導課程有利于學生進行自我評估,主要是引導學生進行SWOT分析。所謂S,其代表的含義就是優勢(strength);W代表的含義就是弱(weakness);O代表的含義就是機會(opportunity);T代表的含義就是威脅(threat)。SWOT分析能夠將學生的能力、喜好以及發展弱點進行有機結合,能夠科學有效地對學生進行評價,從而讓學生更加清楚、直觀地了解自己的能力,客觀地分析自己,進而認識自己,發揮自己的長處,給自己一個更加理性、正確的定位。在職場生涯中與職業素養進行關聯,最終實現個人的全面發展和進步。
現如今人才在市場上流動過快,表現出雜亂無章的情況,有效開展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就能夠抑制這種情況的出現,有效控制就業市場上出現“高違約率”等相關的不良現象。大學生進行職業生涯規劃能夠讓社會更加穩定,能夠逐漸解決社會上的就業問題,讓學生的就業選擇多樣化。此外,它還能拓展擇業渠道,對分流能夠起到良性的推動作用,進而減少就業壓力,促進大學生在畢業時找到滿意的工作。
從入學到畢業,大學生的心理和生理會發生很大的變化、全程化的就業指導課程體系的構建需要全面考慮這些因素,并遵循規律,循序漸進。
大一新生往往對未來充滿了無限的幻想,想了解自己所學的專業以及畢業之后能夠從事什么樣的職業,對未來有著強烈的求知欲。利用大一學生的好奇心理,高校可以開展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并將這個就業指導教育全程化,在之后的每一年里,都讓學生逐步了解就業方向,對自己的職業生涯有初步的規劃。針對就業指導課程而言,需要輔助學生了解專業課程的分類、未來的發展方向以及本專業所需要的素質。一個初步的定位是全程化就業指導教育的開端,其將決定著大學生在大學期間的表現。
從通識類課程轉化為專業課程的學習,往往是從大二開始。面對著繁重的學習任務和緊湊的課程安排,大二時期的就業指導更加強調對學生的定位進行及時的修正,進一步輔助學生優化自身的生涯規劃,并要求學生能夠將自己作為職場人,各個方面嚴格要求自己。通過職業興趣、技能以及職業傾向相關的測試,隨時隨刻地了解自己的內心想法,并發掘與其相對的職業適應范圍。在這個階段,全程化就業指導課程講究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并逐漸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
自從進入大三,學生全面接觸自己的專業課程,這個階段也需要對自己未來的方向進行抉擇,是考研、出國還是就業?不同的方向有著不同努力的途徑,這時全程化的就業指導課程就需要對學生進行分類教學,結合不同學生的個性發展,為他們提出職業發展的建議。例如,為學生提供實習機會或是注重培訓的鍛煉,以此讓學生邁入社會的校門,提前了解社會。又或者可以為學生開展創業輔導教育,讓學生明白創業的價值,樹立全新的就業觀念。
學生一旦邁入大四,就意味著要告別大學校門,這時候全程化的就業指導教育就需要引導學生做好畢業的相關準備,例如思想、心理等方面。可以采取就業講座形式的輔導,也可以采取不同專題類型的教育,還可以帶領學生進行實地模擬。總而言之,任何一種方法都是結合學生發展的特點,引導學生做出正確的自我評價,之后合理確定自己理想的就業方向。
基于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視角下的全程化就業指導課程體系建設首先要做的就是轉變現有的課程建設理念,推行科學而又系統化的課程設計方案。在課程設計方面,加強高校和企業的交流合作,推進學生綜合素質的提升,將學生作為課程設計的主體,并充分發揮個性化發展的原則,對學生進行綜合而又全面的考量。多種模式相融合的課程可以引進企業設計,讓學生對企業進行調研,將自己的興趣和職業進行有機結合。一旦學生自身了解自己的能力和企業所要求的職業素養之間的矛盾,那么學生就可以采取不同的措施改善自己,充分彰顯實踐的魅力。全程化的課程體系建設需要將學生的素質和企業用人要求納入到課程設計之中,改變以往的就業率為主的課程建設,全面構建就業創新管理體制,用正確的體制來促進學生就業。就業指導的正常運行需要有教職人員的系統性課程指導,如果能夠成立專業的就業指導辦公室,那么就能夠提高全程化就業指導的專業性,對高校和學生而言,都是一種很大的提升。
全程化就業指導課程體系的建設需要面向學生,著眼于學生未來的發展,不能將目前的利益看得過重,否則將會失去最初的發展方向。針對不同的年級、學生群體需要設計靈活的就業指導課程體系,考慮全程化的指導方案,并保證進行更加深入的研究和探討。健全課程內容體系主要表現在:當學生邁入高校的大門時,就要對學生講述相關的職業生涯規劃知識,并了解基本的方法,認清就業形勢;學生通過進行職業測評,能夠了解自己的同時了解企業對于人的需求,進而制定合理的學習計劃;在邁入職場之前,需要對學生進行實踐教學,安排企業人員與學生進行面對面的溝通,增加學生的感性認知,實現角色的轉變;為了幫助學生認清自己現況與企業崗位之間的差別,可以讓學生走進企業,了解企業的工作氛圍,這樣學生就能夠及時調整自己的求職目標,合理規劃自己的未來方向。保證就業指導課程全程化的同時,對就業平臺進行充分的利用,創建學生檔案庫,將不同的專業進行劃分,深化就業觀念和技能培訓,讓學生更加直觀地感受到職場環境。此外,內容豐富的校友交流會也能夠充分激發學生的求職熱情,完善學生對職場的認知。
全程化就業指導課程體系的建設涉及各個領域,其對課程整合也有較高的要求,只有與實踐進行結合,才能保證課程體系建設得更加專業化。因此,全程化就業指導課程體系的建設需要有職業化的師資隊伍建設。主要包含以下幾個方面:第一,穩定的就業指導教師,為學生提供針對性的就業指導,學生有任何的疑問都可以求助教師;第二,由輔導員和心理教師、思政教師所組成的校內兼職教師,他們從不同的角度解答學生的疑問,不同學科的思維不同,能夠為全程化的課程建設提供更加豐富的內容建設,為學生的全面發展奠定基礎;第三,由就業交流平臺所引申的專業管理人員校外就業指導員,他們能夠向學生講述自身的發展經歷,通過座談會的方式和學生進行面對面的溝通,及時了解學生的想法,并作出應對性措施。就業指導教師既要保證數量的穩定性,還要保證教師的素質和質量,注重實踐平臺的開展,有針對性地開展實踐性就業指導教學活動。
[1]路海萍.我國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與高校人才培養模式改革的思考[J].理論界,2012(5).
[2]陳靜.構建大學生就業指導課程評估指標體系的思考——基于廣東12所高校大學生就業指導課程現狀的調查分析[J].思想教育研究,2011(6).
[3]馬洪亮,王靜.大學生職業發展與就業指導課程實施的實證研究——基于上海某高校學生的調查[J].高校輔導員學刊,2011(3).
[4]朱新華.試論以學生為主體的職業生涯規劃教學體系構建[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10(29).
[5]郭邦禮,馬蓮.論后金融危機時代大學生就業與職業生涯規劃教育[J].青少年研究(山東省團校學報),2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