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 歌
(無錫商業職業技術學院,江蘇 無錫 214153)
在改革開放的歷史新時期,高職院校大批的畢業生走上工作崗位,承擔起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任務,有相當一部分學生對黨和黨的事業以及黨的歷史和現實缺乏充分了解,這與他們擔負的歷史重任和使命是不相符的。教育部李衛紅副部長指出:“黨史教育在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認真學習貫徹全國黨史工作會議精神,對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學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具有重要意義?!币虼?,加強高職院校大學生的黨史教育,有助于大學生堅定社會主義的理想信念,提高他們的思想道德修養和黨性修養,對黨和黨的事業具有重要意義。
堅持用黨史育人是中國共產黨的優良傳統。毛澤東同志指出:“如果不把黨的歷史搞清楚,不把黨在歷史上走的路搞清楚,便不能把事情辦得更好。”中國共產黨從無到有、從弱到強、從平凡到偉大的奮斗歷史,記載著黨在長期奮斗中積累的寶貴經驗和深刻教訓,既是黨的根基,也是黨的生命源泉之一。大學生通過學習黨的歷史,可以懂得中華民族是經過如何反復探索最終接受了馬克思主義,以及中國人民為什么最終選擇了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不了解黨的歷史,就不能真正認識到中華民族復興之路的艱難困苦,更不能理解只有中國共產黨才能救中國,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是歷史選擇的必然結果。因此,高職院校學生學習黨史,有助于堅定其共產主義信仰,鞏固中國共產黨的執政地位,學習歷史經驗教訓,理解、掌握黨的理論與政策,促進他們健康成長成才。
中國共產黨自誕生之日起就勇敢地承擔起了艱巨而偉大的民族獨立和國家富強的歷史使命。胡錦濤在建黨90周年講話中指出:中國共產黨“從根本上改變了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前途命運,使具有5000多年文明歷史的中國面貌煥然一新,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展現出前所未有的光明前景?!秉h的歷史證明,黨帶領和團結全國各族人民成功地進行了新民主主義革命和社會主義革命、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和改革開放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實踐。在這艱苦卓絕的偉大歷史進程中,中國共產黨不斷發展壯大,成長為中國最具戰斗力和凝聚力的執政黨,并且在長期的執政過程中經受住了種種考驗,為國家、為民族作出了巨大貢獻。學習黨的歷史,任何歪曲和否定黨的歷史的陰謀都將被識破,他們將更加珍惜今天來之不易的民族昌盛和國家繁榮,進一步增強黨對國家和中華民族巨大貢獻的認同感,更加堅定和支持黨和黨的偉大事業,更加鞏固中國共產黨的執政地位。
高職院校的主要任務是培養合格的共產主義事業建設者和接班人。目前,我國的改革開放已經取得輝煌的成績,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尚不完善,經濟和社會發展中的矛盾和問題逐步顯露。多元化的生活環境產生了價值取向多樣化,主導價值觀與各種非主流價值觀并存,國內外敵對勢力為達到其“資產階級化”“分裂中國”的目的,不擇手段,采取歪曲或丑化黨的歷史,渲染我們黨在歷史上的某些失誤等等。鄧小平同志指出:“為什么我們過去能在非常困難的情況下奮斗出來,戰勝千難萬險使革命勝利呢?就是因為我們有理想,有馬克思主義信念,有共產主義信念。”高職學生正處于二十歲左右的黃金年華,是價值觀、人生觀、世界觀形成的重要時期,他們的辨別力和判斷力較弱,容易產生波動和受外界的干擾,選擇錯誤的價值取向。馬克思主義理想信念和科學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將引導他們健康成長,通過馬克思主義教育,幫助他們掌握基本的辯證唯物主義方法,不被外界的種種假象所迷惑,牢固樹立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應該擁有的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黨史教育可以提高學生的思想政治素質,幫助他們養成并牢固樹立共產主義信仰,成為社會主義事業的合格建設者。
曾慶紅指出:“高校是國際風云、社會變革、政治思想、學術思潮等信息密集的地方,既是發展科學技術文化的重要園地,也是西方敵對勢力對我國進行思想文化滲透的一個重點對象,是抵御各種錯誤思潮的前哨陣地。”黨史教育用辯證唯物主義的科學方法啟迪高職學生,黨史教育使學生從國情和黨情上真正理解中國共產黨領導地位和核心作用形成的必然性,真正明白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對于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重要意義,引導他們科學應對不斷變化的國內外形勢,有效抵制各種不良的社會思潮,揭穿國內外敵對勢力的“人權”和“民主”等各種謊言,對“西化”“分化”現象進行理性分析,揭露資本主義國家在人權民主等方面的虛偽性和欺騙性。通過黨史教育統一高職大學生的思想,擺脫思想上因各種亂象而產生的種種困惑,腳踏實地,勤奮學習,勵志成為社會主義事業各條戰線和各個崗位上的專門人才。
高職院校大學生黨史教育的問題是由多方面的原因造成的,由于普通學生參加黨的培訓或會議機會較少,平時了解黨史的渠道較窄,圖書館閱覽室、校園宣傳欄等對于黨史的宣傳內容不豐富,對黨史的了解更多的是通過“兩課”、校園紅歌會、老紅軍講革命故事以及電影、電視劇等途徑,而這些“黨史”內容都是經過精心加工過的片段和畫面,有的與真正的“黨史”存在某些出入,缺乏“黨史”教育應有的嚴肅性,同時也不能全面、系統、深入地反應黨史全貌,缺乏科學把握黨積累的寶貴經驗和深刻教訓的關系,教育效果有限。因此當前的黨史教育主要存在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
1979年,教育部要求全國高校普遍開設中共黨史課程。高校的中共黨史課,無論是作為公共政治理論課,還是作為專業課,都是必修課程,中共黨史教育教學受到各方面的重視,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隨著政治理論課程的改革,黨史教育逐漸被淡化,現階段黨史的內容在“兩課”中體現,但受課程設置的影響,黨史的篇幅、內容、授課時間受到了限制,黨史教育也難以發揮過去中共黨史課程所起到的作用。學校、教師和學生對黨史教育重要性的認識也逐漸降低,導致學生能很好地掌握馬列主義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卻對黨的歷史一知半解。他們對黨的基本理論、基本路線、基本綱領的理解不到位,黨的優良傳統和作風不能得到更好的傳承,這與不了解黨的歷史,忽視黨史教育的地位和功能以及重要作用有重要關系。
“兩課”是高職院校黨史教育的第一主陣地,但“兩課”由于受師資力量、教學資源、課程設置及學科限制等因素影響,中共黨史課程實際上在思想政治教育“主渠道”中已經定位不明確,本應承擔著黨史教育的重任,現已很難發揮黨史教育的功能。黨校是黨史教育的主要課堂之一,但參加黨課培訓的人數受培訓場地等因素的制約,培訓的學生比例相對較低,同時由于其培訓內容豐富,對黨史的講解只能局限于一至兩次講座,不能深入開展黨史教育。校園文化是黨史教育的重要陣地,校園內的報告會、紅歌大賽、演講比賽等活動多是流于形式,很難取得黨史教育的實際功效。高職院校主要陣地功能不健全,如何健全黨史教育陣地功能,增加黨史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中占的比重,成為黨史教育亟待解決的任務。
從整體上看,黨史教育的方法簡單,實施途徑單一。現階段,高職院校黨史教育僅限于課堂教學,雖然控制了傳統的黨史教育主陣地和主渠道,但課堂外的黨史教育與之相比是相對不足甚至是匱乏的。黨史實踐教育明顯落后于理論教育,黨史教育沒能在校園文化和課外實踐活動中深化。校報、墻報、???、校內廣播以及校園網等媒體尚未充分發揮黨史教育功能,微博、微信等新媒體在黨史教育中沒有獲得較好的運用。黨史教育與專業實踐、黨團活動、社團活動等校園文化活動尚未接軌。黨史教育尚未有機融入各類報告會、演講、朗誦等主題教育實踐活動中,黨史教育的品牌項目和活動尚未形成。
《中共中央關于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黨史工作的意見》充分體現了黨中央對黨史工作的高度重視,為黨史研究和教育工作發展帶來了歷史性機遇。為高職院校在新形勢下開展中共黨史教育的基本內容、學習教育形式、組織領導、重要意義等問題提出了明確的要求。加強高職院校黨史教育需要重點做好以下幾個方面:
加強高職院校大學生黨史教育首先要提升黨史教育在思想政治教育整體工作中的重要性,但當前黨史教育的內容主要由“兩課”承擔,這使得黨史教育的內容顯得相對單薄,資源比較分散,不利于黨史教育地位的提升和教育功能的體現。因此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建議可以考慮將黨史教育設置成專門的選修課或系列講座,由中共黨史學科作為其支撐學科,進一步豐富黨的歷史知識、歷史經驗、歷史傳統等方面教育的內容,逐步實現黨史教育與馬列主義、革命傳統教育、國情教育相結合以及課堂教育與課外教育相結合等,真正發揮其在引導大學生科學認識黨的歷史,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堅定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決心,繼承和發揚黨的光榮傳統等方面的整體教育功能。甚至可以將中共黨史作為一門獨立的學科進行建設,更好地發揮其以史鑒今、資政育人的功能。
加強黨史教育,建設一支熱愛黨史教學的高素質教師隊伍是關鍵,也是做好黨史教育的基本保證。因此需要高職院校黨委高度重視黨史教育工作,重視黨史教育教師隊伍的建設和人才培養,需要學校相關職能部門給予政策和資金的支持,更需要老中青教師的不懈努力,黨史教育工作才能取得較好的成效。高職院校雖然不具備直接開展黨史研究的專門條件,但可以選派教師參加本科院校黨史專業碩士學歷和博士學歷的教育,或是參加短期的黨史培訓班學習,或是專門引進一定數量的專門從事黨史研究和教育教學的專門人才。除此之外,還可以學習毛澤東、鄧小平等黨的領導人關于中共黨史的重要論述,如《毛澤東著作選讀》《毛澤東選集》(第二版)、《毛澤東軍事文集》《周恩來選集》《劉少奇選集》《朱德選集》《任弼時選集》《鄧小平文選》《陳云文選》《江澤民文選》等。以及通史類黨史專著,如胡繩主編的《中國共產黨的七十年》,中共中央黨史研究室著的《中國共產黨簡史》《中國共產黨新時期簡史》,加強自身的黨性修養和提高理論水平。這都是加強隊伍建設的有效途徑和方法。
在黨史教育中,我們不僅要認真收集和掌握已有的黨史研究成果,作為黨史教育的主要內容,更要吸收黨史研究專門機構不斷發布的研究成果。改革開放以來,一批黨和國家領導人的重要著作被相繼出版,近年來由中共中央黨史研究室編的《中國共產黨簡史》《中國共產黨新時期簡史》相繼出版?!吨袊伯a黨歷史》第二卷的出版恰逢黨建90周年之際,他全面科學地反映了黨在新中國成立后帶領全國各族人民進行的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的偉大歷程,是一部科學總結歷史經驗的權威性黨史著作,逢先知在《求是》中高度評價《中國共產黨歷史》第二卷,“用概括而準確的語言講述歷史,翔實而不煩瑣,用盡可能小的篇幅表達了最大容量的內容,又有典型事例和代表人物的形象描述。特別是一些點睛之筆、提神之筆,讀后令人感奮?!睂τ诟呗殞W生正確認識黨的歷史,進一步統一思想認識、提高修養有重要作用。
實踐表明,講授式教學在以往的黨史教育中發揮了重要作用,所以在今后的黨史教育中我們應當繼續堅持,但由于講授式教學的局限性和當今大學生更需要主動探求歷史規律和真相的學習方式和方法的特點決定了講授的教學模式必須被控制在一定的范圍之內,從而需要新的教育方式和方法。數字媒體具有傳播速度快,形式靈活多樣的特點。在互聯網觸手可及的時代,黨史教育首先要充分重視和利用數字媒體的特點,積極探索新媒體的特點,充分利用現代網絡媒體的優勢,將抽象的黨史具體化、形象化,通過學生喜聞樂見的形式讓學生接受,讓學生快樂地學習黨史,達到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第二要積極開展黨史教育實踐工作,通過組織學生參觀革命圣地、革命故居、觀看黨史教育專題影片、舉辦黨史教育主題活動等途徑,親身感悟黨的歷史,增加黨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第三要強力打造黨史教育品牌項目,以重大歷史事件紀念日等節日為契機,集中開展黨史教育活動。要拓寬教育渠道,擴大黨史教育的覆蓋面,營造濃厚的黨史學習氛圍,以此來培養學生愛黨、愛社會主義的感情。
攻克高職院校大學生黨史教育的難題,不僅需要全體教師和同學的共同努力,也需要教育主管部門的高度重視和政策扶持以及資金保障,更需要黨史研究專家的指導和社會團體的鼎力支持,相信在全社會的關心和幫助下,這個難題必將被攻克,高職院校黨史教育工作將取得顯著的成效,高職大學生能夠更好地成長成才,為黨和黨的事業培養更多的合格建設者和接班人。
[1]衛紅.認真學習貫徹全國黨史工作會議精神加強和改進學校黨史教學研究工作[J].中共黨史研究,2010(8).
[2]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綜合研究組.老一代革命家論黨史與黨史研究[M].西安:陜西人民出版社,1993:1.
[3]胡錦濤.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9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N].人民日報,2011-07-02(2).
[4]鄧小平.鄧小平文選(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110.
[5]曾慶紅.關于黨的建設工作[M].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黨建讀物出版社,2010.
[6]逢先知.一部重要的黨史著作——讀《中國共產黨歷史》(第二卷)[J].求是,2011(2).
[7]王占仁,黃偉.大學生黨史教育的三對關系論析 [J].思想理論教育導刊,2012(2).
[8]齊先樸.當前年輕干部黨史教育面臨的突出問題及對策[J].中國井岡山干部學院學報,2012(7).
[9]田克勤.加強和改進高校中共黨史教育的幾點思考[J].專題研討,2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