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 雪
(南京交通職業技術學院,江蘇 南京 211188)
朋輩心理咨詢指由受過半專業訓練并受督導的學生運用語言或非語言的交流,對需要幫助的同輩提供傾聽、支持或咨詢的服務。它起源于20世紀六七十年代的美國,20世紀80年代逐漸轉入我國臺灣、香港地區,21世紀初,我國內地各高校開始對此項工作進行研究和實踐。
據調查,我國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正呈逐年提高的趨勢,大學生的心理狀態總體狀態良好,學生的大多數心理問題屬于成長過程中所不可避免的發展性問題,如人際困惑、人格完善、潛能開發等。因此,心理健康教育不應局限于對精神疾病的防治,應對大多數學生開展發展性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三級網絡體系是發展性心理健康教育的支持和保障系統,朋輩心理咨詢屬于第三級網絡,能夠發揮其獨特的優勢,幫助大學生增強自我調適能力,優化個性,促進自我心理成長。因此,朋輩心理咨詢可以有效地解決大學生發展性心理問題。
高職生所面臨的心理問題多與該年齡段的一般心理發展任務有關。實踐證明,大學生在遇到心理困擾時,往往喜歡向同齡人打開心扉,更加愿意尋求朋輩的幫助。因此,如果有一個年齡相仿且具備心理學專業背景的朋輩咨詢員的傾聽和積極關注,并能與之建立信任的咨訪關系,為之提供支持性的目標明確的咨詢服務,高職生的很多心理問題就能迎刃而解。基于此假設,我院心理健康教育中心于2012年設立了朋輩心理工作站(以下簡稱“工作站”)。
工作站以社會學習理論、人本主義、積極心理學、埃里克森的人格發展階段等理論為指導,借鑒教育學、社會學、管理學等學科知識,以教育部《普通高等學校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基本建設標準(試行)》(教思政廳[2011]1號)、江蘇省教育廳《關于印發<關于進一步加強江蘇省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若干意見>的通知》(蘇教學[2011]8號)等促進心理健康教育相關政策為依據,以高校心理健康第三級網絡工作為邏輯起點,探索高職生朋輩心理咨詢工作模式的路徑方法和工作機制,在此基礎上對高職生開展發展性心理健康教育。通過多重路徑分析朋輩心理咨詢在大學生發展性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作用和價值。
工作站以“助人自助,共同成長”為目標,以“我們是朋友,我們沒有輩分”為工作宗旨,為在校大學生提供準專業的心理支持。工作站工作模式為個體咨詢和團體咨詢,以面談為主。
工作站下設站長、秘書處、微信“朋輩·心晴部落”編輯部、各團體咨詢小組。
1.站長負責工作站組織和文化建設,統籌管理個體咨詢人員安排工作,團體咨詢主題和設置工作,工作站走廊文化宣傳工作。
2.秘書處負責文案保管、日常考勤、網絡管理等工作。
3.“朋輩·心晴部落”編輯人員負責微信的圖文采集、創作和編輯。
4.團體咨詢各小組包括:“常春藤心理劇場”(心理劇小組)、“My Love探險小組”(戀愛小組)、“人際對對碰”(人際成長小組)、“3D沙畫工作室”(團體沙盤游戲)、“心理委員論壇”(班級心理危機預警小組)等,主要解決因心理沖突引起的心理感冒(焦慮)、自卑、學業困惑、失戀、人際敏感、適應不良、憂傷等問題。
1.朋輩咨詢員基本要求
(1)擁護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具有強烈的自立自強意識和社會責任感;
(2)心理健康,熱情、真誠,悅納自己、寬以待人;
(3)在校期間至少獲得院級及以上榮譽一次,或獲得三等以上獎學金,或獲得素質拓展獎學金;心理委員、心理協會會員優先;
(4)熱愛心理學,追求高品質和健康的生活。
2.朋輩咨詢員選拔方法
首先,進行心理健康、人格特質和人際關系等方面的心理測量,剔除心理不健康或人格不適合從事心理咨詢的學生。
其次,按照國家心理咨詢師職業道德對測量合格學生進行面試。
為保證培訓質量,每期培訓班學員人數控制在25人以內。
3.朋輩咨詢員培訓內容與安排
朋輩心理咨詢員培訓均按照國家心理咨詢師(三級)考試標準設置課程,內容涵蓋普通心理學、發展心理學、社會心理學、變態心理學、咨詢心理學(包括個體咨詢、團體咨詢、咨詢倫理)等內容。
4.朋輩咨詢員的考核
朋輩心理咨詢員考核成績采用百分制,由三個部分構成。其中,心理咨詢基礎理論知識占30%;心理咨詢技能占60%;咨詢倫理與職業道德占10%。成績合格者準予聘用。
5.志愿服務
經考核合格者,被聘為朋輩心理咨詢員,聘期一年。聘期內,咨詢員需完成32小時的志愿服務。朋輩心理咨詢員的工作時間為周一至周五的下午和晚上,以及周六、周日全天。主要負責咨詢預約、電話及網絡咨詢、個體咨詢、團體咨詢及心理危機預警。
6.朋輩心理咨詢員綜合素質評價指標體系
參照南京交通職業技術學院學生手冊《學生綜合素質評價指標體系》制定朋輩咨詢員綜合素質評價指標:
(1)心理素質:修滿朋輩心理咨詢員規定課程并考核合格者,加1分;參加團體心理輔導活動并有總結者加1分。
(2)大學生實踐創新:團體心理輔導設計新穎而效果明顯,可在院內進行相關項目申報。項目負責人本學期內加3分,成員加2分。
(3)志愿者服務:聘期內每學期完成16小時值班者,本學期加3分。
(4)組織管理:工作站站長加5分;秘書長加4分;團體心理咨詢開展4次以上活動的,組長加4分,副組長加3分;團體活動開展不足4次的,由心理中心根據活動開展情況酌情加分;未開展團體活動的,不加分。
(5)以上加分證明材料由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審核,學生工作處出具加分證明,所加分值不得超過綜合素質評價指標的最高值。
通過三年的理論探索和實踐,工作站品牌效應已經初步形成。在校學生們能夠以理解、包容、友好的態度接受朋輩心理咨詢,2012年僅有57人報名,2014年報名人數已突破百人。從接待來訪情況來看,三年內接受個體朋輩心理咨詢和接待的學生共計25人次,心理困擾涵蓋學習、人際、適應、人格、自我認知、戀愛問題、強迫、情緒、睡眠、焦慮、就業及個人發展等十二個方面。其中,人際關系、自我認知、就業方面的困擾所占比例最大,分別為12.99%、19.48%、18.18%。這些困擾在大學階段是普遍存在的問題,相比專業心理咨詢師來說,同齡人在解決這些問題時更具有發言權和話語權,因此,實踐結果與朋輩幫扶的特性剛好吻合。三年內相繼開展六期以“個人成長”為主題的發展性朋輩團體心理咨詢,每期有四到六次團體咨詢,每周一次,人數在10-15人。由于助人效果顯著,2013年工作站被學院評選為“優秀志愿者服務隊”,并成功申請立項江蘇省大學生實踐創新項目。
在開展實踐活動同時,工作站也積極參與科學研究,目前已立項的校級和省級科研項目各一項共計兩項。朋輩心理工作站以科研引航和實踐探索相結合的模式,雙管齊下,全面開展高職生發展性朋輩心理咨詢工作。
1.推動高校發展性心理咨詢理論的發展與創新。朋輩心理咨詢是對高校專業心理咨詢的補充與創新,促使高校心理咨詢模式由障礙性咨詢轉變為發展性咨詢,有利于全面提升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2.推動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第三級網絡體系理論豐富和發展,進而豐富和完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理論。
1.以工作站為平臺,朋輩心理咨詢員的自身素養與專業技能得以有效發展和提高。
2.工作站為高校心理危機干預的第三級網絡提供具體操作平臺,有利于增強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三級網絡工作的連貫性與時效性。
3.工作站主要以常態化和更加積極的方式進行發展性心理健康教育活動,容易被高職大學生接受和認可。
心理咨詢行業流行這樣一句話:心理咨詢偶爾是治愈,常常是幫助,總是在安慰。朋輩心理咨詢是一項長期而又不容易見成效的工作,咨詢員工作任務繁重,成就感較低,容易產生職業倦怠。因此,如何訓練咨詢員專業技能,促進其自我人格成長,提升其職業滿意度和幸福感是決定朋輩心理咨詢長期有效開展的重要因素。朋輩心理工作站工作機制的創建為朋輩咨詢員搭建了綻放自己的舞臺,同時也為在校大學生提供一處能夠結交朋友、聽濤踏浪的心靈港灣。
[1]Sussman M B.The development and effects of a model for training peer group counselors in amulti-ethic junior high school[J].Dissertation Abstracts International,1973(34):626.
[2]陳順森,陳春玉.近20年大學生心理健康狀況的變遷[J].漳州師范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1(2).
[3]張冬梅,趙曉川.大學新生心理健康狀況調查與發展性工作模式建構 [J].江蘇技術師范學院學報,2009(2):81-83.
[4]向光富,向靖.讓同輩輔導在大學推行[J].中國心理衛生雜志,2004(12):858-860.
[5]張淑敏.朋輩輔導在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應用性研究[J].社會心理科學,2006(1):101.